新華網專題介紹:紮根西藏的歌唱家才旦卓瑪

新華網專題介紹:紮根西藏的歌唱家才旦卓瑪

一提起西藏,我們會很自然地聯想到浩瀚的高原、澄淨的藍天、潔白的哈達,當然還有才旦卓瑪。作為新中國藏族第一代歌唱家,從農奴的女兒到人民藝術家,從18歲到耄耋之年,才旦卓瑪的歌聲婉轉動人,那股糌粑與酥油茶的味道醉人心扉。

《唱支山歌給黨聽》、《北京的金山上》、《毛主席的光輝》……沐浴在黨的陽光雨露下,才旦卓瑪一路歌唱,她將自己對黨、對西藏、對人民的愛都蘊含在歌聲中。改革開放四十年間,為了家鄉文藝事業的發展,才旦卓瑪紮根西藏,不但走遍了雪域高原上的大小村落,將歡笑帶給了家鄉人民;還踏足過三十多個國家,讓嘹亮的歌聲在五大洲迴響。在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之際,人民網獨家專訪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瑪,一起聆聽這些年來,她還有多少溫暖的歌兒想要唱給黨聽。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一定要唱這首歌,把對黨的感激之情唱出來”

人民網:提起您的名字,人們的耳邊就會響起那首家喻戶曉的《唱支山歌給黨聽》,您在歌曲中用真情感動了所有聽眾。但是也有很多人不解,因為當時您的漢語說的不是很流利,為什麼要唱一首漢語歌曲?

才旦卓瑪:《唱支山歌給黨聽》是我在1963年演唱的,那時候我還在上海音樂學院讀書。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心裡就充滿了感情。這首歌的歌詞就像是在說我家鄉人民的經歷,我親眼目睹了家鄉農奴的辛酸過去,又見證了大家翻身做主人後的幸福生活,親身感受到了黨的溫暖。所以我覺得如果能夠通過這首歌來表達我對黨的感恩之情該有多好。

我就向老師懇求,說希望能唱這首歌。由於當時我的漢語還說得不太好,老師就詢問我為什麼這麼堅持。我回答道,這首歌的歌詞就是我想要對黨講的話,特別是“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有了黨的號召、帶領,我們才能翻身得解放。所以我覺得我一定要唱這首歌,向大家表達我對黨的感情。

後來,這首歌的作曲家朱踐爾老師也被我的演唱感動了。他告訴我,要將一首歌唱好,首先要感動自己,然後才能感動觀眾。這更加堅定了我的決心,我一定要把這首歌唱好,把心裡對黨的感激之情唱出來。

才旦卓瑪和她的老師王品素

人民網:在這首歌問世的40多年後,您又演唱了一首《再唱山歌給黨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創作?

才旦卓瑪:當時中央電視臺在準備春節的歌舞晚會,我們年輕的歌唱家索朗旺姆提出,想演唱由她自己創作的《再唱山歌給黨聽》。導演聽過這首歌之後,向她提議邀請我一起演唱。我聽過《再唱山歌給黨聽》之後,看到歌詞裡面表達出了民族的大團結,以及各民族對黨的感情,我覺得寫得很好。而且,作為前輩,我也應該帶著這一批新一代的歌唱家一起將這種精神傳承下去,歌頌黨、歌頌祖國是我們永遠的主題。所以我就決定和索朗旺姆一起演唱這首歌。

人民網:我們知道您在1994年設立了才旦卓瑪藝術基金,鼓勵藏族新人進行藝術創作。您當時設立這個基金的初衷是什麼?這二十多年發展得如何?

才旦卓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和香港、澳門之間的聯繫也不斷加深。我當時是西藏文聯主席,在澳門迴歸前,澳門的美術協會和我們西藏文聯一直有溝通和交流。在《澳門基本法》表決通過一週年之際,澳門方面邀請我們到澳門演出。演出結束之後,很多澳門人士都被我們感動,希望給予我們西藏的文藝團體一些幫助,對西藏文藝事業的發展做一些貢獻。所以,我們在兩家澳門企業的幫助下,設立了才旦卓瑪藝術基金。藝術基金除了歌舞之外,還涉及繪畫等方面,都是澳門同胞對西藏人民的感情和心意。

在藝術基金成立之後,我們舉辦過若干活動和比賽,其中有表彰個人的獎項,也有對優秀作品的獎勵。希望年輕的藏族文藝工作者能夠保護、傳承好本民族的藝術,為西藏和全國人民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