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寶:中美能源的客觀比較

张国宝:中美能源的客观比较

8.14

TODAY

「能源

最近一篇“中國全面超越美國了嗎?從能源數據看中美真實差距”在網上流傳。這篇文章的基本觀點是各方面中國的能源遠落後於美國。毫無疑問,一、單位GDP能耗美國低於中國,因為產業結構美國的高附加值高科技產業優於中國,中國還處於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中國的經營比美國粗放,能源浪費大。二、人均能源消費美國高於中國,因為人均能耗反映了平均生活水平。美國的生活水平高於中國,家庭中電器普及,不僅有電視、冰箱、洗衣機,還有洗碗機、烘乾機等,家用汽車也比中國普及,人均能源消費高是必然的。三、美國的能源結構中油、氣、核電等低碳能源比例高,煤只佔14%。而中國以煤為主,煤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還高於60%,在發電量中煤發電量高達72%。四、美國的能源自給率,自我保障率由於頁岩油氣革命成功而大大提高,並且可以出口。而中國是能源進口國,原油對外依存度超過了60%。這是一個大問題。

以上四個方面其實不全是能源工作的問題,平均能耗高,人均消費低是整個經濟結構的問題,發展階段問題,有的是自然秉賦問題,但也說明了我們能源工作任重道遠,今後能源工作的重點要從過去以增加供給為主轉變為以調整結構和技術進步為主。

张国宝:中美能源的客观比较

但是由以上四點得出結論,中國與美國能源差距之大,僅僅這樣看也並不全面,也應該看到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國能源的技術進步,有些方面優於了美國。我與美國的官方和民間有長期交往,與能源企業和研究教育機構經常交流,更重要的是我參觀考察過許多美國的能源基礎設施,包括核電、火電、風電、太陽能、油氣管網、電網、煤礦、煤層氣頁岩氣開採,有不帶偏見的客觀比較。

一是中國有後發優勢,由於中國比美國發展要晚,現在中國總體能源裝備和技術要新於美國。美國核電發展高峰期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採用的是當時的技術,和現在的安全性相比差得很多。以日本發生核事故的福島核電站為例,正是美國GE公司當時的產品,甚至連廠房的氫回收裝置都沒有。美國有104個反應堆,許多是在那個年代建的類似技術裝備,需要退役和改造。而中國的核電站大部分是2000年後開建的,AP1000和EPR都是引進當代最先進的技術,並吸取日本福島的教訓,在安全措施上又做了很多加強,可以說現在中國的核電站先進性安全性要優於美國。美國已經很多年沒有建造新的核電站,所以中國設備製造能力、建造能力在許多方面也強於美國。

二是火力發電廠技術和裝備也落後於中國,美國服役的火電站有的還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產品,每千瓦時煤耗高於400克的還不少。我參觀過的印第安納州的燃煤電廠,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七臺機組40多萬千瓦,平均每臺機組容量6千瓦,在中國這都屬於該淘汰的機組。而中國這些年建成了一批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是這種高參數大容量的百萬千瓦機組應用最多的國家。以上海外高橋三號機組為代表的先進機組每千瓦時煤耗達到創紀錄的275克世界最先進水平,遠優於美國。我國還建成了世界僅有的6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機組,可以燒劣質煤。還有大容量風冷機組等。可以說中國的燃煤火電技術走在世界前列。

三是美國多年前水電開發就已經飽和,很多年已經沒有新的水電站建設,水電設備製造和水電建設基本已經萎縮,人才和教育斷檔。而中國以三峽水電站建設為契機,掌握了單機70萬千瓦水電機組製造,在金沙江烏東德採用了世界上僅有的單機85萬千瓦機組,而白鶴灘則採用了更大的100萬千瓦水輪機組。可以說中國現在擁有世界最強的水電技術能力,在世界水電市場建設中具有最強的競爭力。

四是風電、光伏發電設備生產能力中國發揮後發優勢,處於世界先進水平,遠超美國。光伏電池板產量佔世界的80%。

张国宝:中美能源的客观比较

五是電網的建設和完善遠早於中國,但是因此技術和設備陳舊,輸電線路佈局混亂,改造也很困難,甚至頻率也有60赫茲和50赫茲兩種,發生過美東大停電這樣的大事故。而中國近年逐漸建成了覆蓋全國的互聯互通大電網,技術設備新,佈局清晰,至今沒有發生過像美東停電這樣的大事故。並擁有世界電壓等級最高的正負1100千伏直流輸電和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輸電。輸變電設備製造能力處於世界先進水平,而美國基本已經退出輸變電設備製造。GE公司謀求與中國企業合作。

六是長輸管道和鑽採技術裝備及LNG運輸船生產中國近年有了長足進步,並且擁有相當的國際市場等等。

現在在發電設備領域,我們在燃氣輪機與美國還有不少差距,而在其他發電設備領域中國已經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列舉這些並不是要貶低美國的能力和技術,美國在創新方面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例如成功地進行了頁岩氣開採。但是我國有後發優勢,可以採用世界最新的技術進步成果。所以對中美能源比較不能偏頗,既要看到我們的不足和差距,也要看到我們的優勢。這才是客觀的。

(本文作者為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

· END ·

张国宝:中美能源的客观比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