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賀:保持本心,在培訓中成爲更好的自己


第一次見到孟慶賀,是在法國天芮的會議上。開始,僅通過淺層的網友關係已經在微信上感受到孟老師的專業。而作為聚美麗金牌講師,受到了法國天芮的會議的邀請,成為會議的演講嘉賓,孟老師再次讓人印象深刻——筆挺的西裝,筆直挺拔的站姿,條例清晰的演講,生動有趣的案例……都二十多年的經驗沉澱都顯示在一言一行上。

自1997年3月入行以來,孟老師逐漸成為中國美妝行業綜合能力、專業性最強的精英講師之一。20多年的美妝護膚從業管理經驗的沉澱,合作了數十家國際知名化妝品品牌,其中包括蘭芝、珀萊雅、保潔等,被譽為美妝護膚界專業能力最全面的創辦人之一。

此次,聚美麗零售學院的記者也採訪了孟慶賀,與大家分享他的故事。

孟慶賀:保持本心,在培訓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圖為孟慶賀老師

從技術者到思想上的領導者

1998年,孟慶賀進入了美妝行業。見識到化妝對人改變的神奇力量,孟慶賀毫不猶豫得踏入到美妝行業中,擔任一名化妝師。在那個男性化妝師少之又少的時代,孟慶賀顯得特立獨行。

而後經過行業內幾年的摸爬滾打,與多個品牌進行了合作,自然而然接觸到了很多產品以及培訓。孟慶賀對培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認為,他骨子裡並不是屬於那種鑽研技術,“一條道走到黑”的人。在他看來,培訓師才是他想要的——通過自己的思想牽動著萬千崇拜者,成為他們思想上的領導者。

而轉型並非易事,當時的孟慶賀並沒有選擇放棄,而是不斷學習。學習做好培訓課程,學習編寫資料,學習專業術語……而這個學習的過程,是通過幾百上千場實踐的慢慢累積。這無疑是一段痛苦的過程,不過這也成了孟慶賀最寶貴的經驗。

孟慶賀:保持本心,在培訓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孟老師在培訓現場

杜絕網上資料 親身經歷悟出真道理

對於培訓師來說,課程就是他們手上最強有力的武器。在採訪過程中,孟老師表示課程的創作,必須是親身經歷過的事情才會有感染力。

““現在的很多培訓師的課程,很多都是通過網上資料的簡單拼湊就呈現出來。毫無落地性,甚至誤人子弟。”而孟老師的課程一直堅持實地走訪和身邊問題的反饋,課程打磨的每個環節都要親力親為。

相比花時間查找各類資料拼湊出一個課程方案,孟老師更喜歡花時間思考,直到自己產生課程創作的靈感。孟老師也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在打磨針對cs渠道的課程時,他先是通過實地調查,分析出這些店面的問題核心。其主要問題在於管理和交流方面,然後去設計課程。在培訓中針對這方面闡述更多落地性的內容。孟老師總結道:實踐中總結出的道理給到正在實踐中的人,才是最有效的。

孟慶賀:保持本心,在培訓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孟老師參加節目錄制

而在多年的經驗之後,孟慶賀對培訓師這個職業也有了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培訓師不是“賣課程”的 更不是“工具”

在聊到與學員們平時上課的模式時,孟老師說道:“我並沒有想過我的學員會喜歡我,我與學員的理想關係,就是剛好我碰到過你這個問題。我們將問題拋出,探討解決。在討論的時候,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而不是你主動來找我解決問題,為我的‘課程’買單,那我就成了學員們的‘工具’。”

其實在孟老師剛開始做培訓的時候,講的一些東西難免出於自己的認知,即使它是正確的,也不代表是大家所需求的。通過在幾百場的培訓實踐後,孟老師漸漸明白了:聽者能夠跟上自己的內容、邏輯,然後兩者進行有效的互動、探討,在興趣點上達到同頻,這樣才算是一次好的培訓。

孟慶賀:保持本心,在培訓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孟老師在培訓現場

迅猛發展的培訓市場 “催生”出的培訓師

培訓業的迅猛發展,在為個人和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幫助外,也形成了現在培訓行業專業素質參差不齊的現象。

對此,孟老師認為,以前的培訓師都是經過行業的錘鍊一步步成長出來的,而現在的培訓師卻是短時間內“催生”的。“催生”培訓師的知識和經驗都非常的有限,學員聽起來就會覺得過於商業化,而且太激進字裡行間充滿目的性。

這種按著固定的套路稱自己為優秀培訓師的人,在孟老師看來只是用了一些小伎倆。在記者看來,除了培訓行業,還有一些化妝品品牌,無疑也是短時間內“催生”的產物。像這類沒有根基,沒有成長痕跡的“產物”,在市場的發展勢必坎坷艱難。

孟慶賀:保持本心,在培訓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左為孟老師

從98年到現在,整整20個年頭。回望這一路,孟老師最大的感觸,就是對自身的重新認知。

這一路,孟老師覺得很滿足,也很享受這個過程。用他的話來講,不奢求桃李滿天下,只希望能夠在做完一件件事情之後,能夠清晰到自己的不足。其中不僅僅是課程的不足,還有待人接物、思想格局、對問題的認知方面。最後通過不斷的改變,讓學員們看到更加優秀的自己,得到更好的幫助。

他將自己的經歷分為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無數次的碰壁,不斷的實踐積累和學習。第二階段,按照學員們的真正需求去擬定課程,取得良好的反響。再到最後的第三階段,認識到這個職業不是說有了問題去解決問題,而是學會如何去避開新的問題。這三個階段,也是孟老師踏入到培訓行業的一個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