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爺巔峯從未離去,不是他變了,而是我們變了

從1988年周星馳拍攝李修賢提拔的《霹靂先鋒》成名,到如今2018年,已經過了整整30年。在這30年中,我們見證了星爺從年輕到滿頭白髮,從星仔成了星爺,從毛頭小子變成了一位大導演,從一個跑龍套都被罵的無名之輩變成了享譽國際的大明星。對於我們來說,周星馳是偶像,陪伴了我們的青春。在那個娛樂方式很匱乏的年代,周星馳的每一部電影,都足以讓我們回味無窮。

星爺巔峰從未離去,不是他變了,而是我們變了

但是,隨著周星馳近幾年《美人魚》和《西遊》系列電影的上映,遭到很多人批評說周星馳江郎才盡,只是在吃自己的老本,在賣情懷了。有的時候我會想,我們在看周星馳的電影的時候,到底在看什麼?周星馳的很多電影都不具有時效性。他和劉鎮偉合作的《大話西遊》當年上映時票房慘淡,多年後才有人開始解構大話。《功夫》被普遍認為是周星馳集大成的作品,當時卻被罵爛片。不知道從某種程度上這是否說明周星馳的超前與獨樹一幟?所以我想,當我們在評價電影,尤其是周星馳的電影時,是不是可以多一些下定義的角度,而不僅僅被大眾情緒左右。

星爺巔峰從未離去,不是他變了,而是我們變了

他在《喜劇之王》裡每天對著大海高喊:“努力!奮鬥!”;他在《功夫》裡說:“為了維護世界和平”;他在《長江七號》裡告訴自己的兒子,我們雖然窮,但是我們不做壞事;而這一次,他問我們如果世上只剩下一滴水,賺那麼多錢又有什麼意義?回憶一下,這些道理我們聽過嗎?當然聽過,什麼時候聽到過?幼兒園?小學?初中?從小父母對我們說,要聽話,別做壞事;老師在課堂上告訴我們,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我們要好好愛護環境。成年人自私麻木的世界觀註定他們會對這些所謂“簡單”的道理表示不屑。因為能聽進去這些話且認真對待的人,只有小孩子呀,就像當年的我們。

星爺巔峰從未離去,不是他變了,而是我們變了

至於電影中的梗,的確有老梗,但以此得出結論說,周星馳在炒冷飯,炒情懷,我要想一想你是否真的瞭解過周星馳。如果說,周星馳是一個討好觀眾的導演,他根本犯不著花三五年甚至七八年時間去打磨一部全新的電影,在這個全民炒情懷的時代,周星馳三個字就是一塊金字招牌。他不會買水軍,不會炒熱度,也不知道加點“情懷”的猛料。他只知道一味埋頭於自己創建的電影世界中,傾注熱情,傾注滿腔心血。周星馳的電影,一直在拍他自己想拍的東西。他讓我們去解構,讓自己被後現代主義,讓大家去感慨“好像一條狗啊”,而他只是在做一件事:表達自己。

星爺巔峰從未離去,不是他變了,而是我們變了

你看,周星馳就在那裡,繼續述說著他的電影故事。他的喜劇王國已經建立了快三十年,他從當年的星仔,到今天的星爺,他從一頭黑髮到銀絲,我心中的周星馳始終如一,就像他始終亮閃閃的一雙眼。他沒變,只是我們長大了。

星爺巔峰從未離去,不是他變了,而是我們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