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謹言一天三次道歉,一個「德」字再顯「飄」?

什麼叫做“入戲太深”?一般情況是說觀眾把自己完全融入到了影視劇中的某一角色上,跟著一起哭,跟著一起笑,跟著一起憤怒……然而,還有一種“入戲太深”是出在演員自己身上,把影視劇中的劇情帶到了現實生活中,這就會出現一個“耍大牌”的標籤,當然也就引申到了藝人的人品與情商。

吳謹言一天三次道歉,一個“德”字再顯“飄”?

一部大型古裝宮廷劇《延禧攻略》讓觀眾看得非常過癮,該劇講述了宮女魏瓔珞憑勇往直前的勇氣、機敏靈活的頭腦、寬廣博大的胸懷,化解宮廷上下的重重困難,最終成為襄助乾隆盛世的令貴妃。從上線到大結局,《延禧攻略》的焦點沒有停留在導演和製片人身上,更不會是那些默默付出的幕後人員,而是演員大咖的演技,魏瓔珞的扮演者吳謹言也是憑藉《延禧攻略》變得大紅大紫。然而,吳謹言也沒有逃過“人紅是非多”這一劫,大家對她的評價不一,有褒也有貶。

吳謹言一天三次道歉,一個“德”字再顯“飄”?

8月28日凌晨,《中國電影報道》的官微第一次點名批評青年演員團隊,一場“意外”讓各界人士對吳謹言更是格外關注。據悉,《中國電影報道》欄目組在8月25日下午按先期約定,將對《延禧攻略》中魏瓔珞的扮演者吳謹言進行採訪,然而面對兩次“放鴿子”,欄目組真的是“憤怒”了。首先,採訪組到了採訪地點才被告知採訪地點變動;其次,採訪組再到吳謹言團隊指定點,該團隊沒有協調好場地,要求採訪組支付採訪場地費用;接著,又改稱吳謹言下步有了其他安排,並給出的所剩採訪時間又無法滿足設備架設和採訪內容需求。對此次不愉快的體驗,《中國電影報道》發聲:“尊重別人的工作,尊重別人的時間,是一個青年演員最基本的素養。”並對吳謹言團隊勸告:“從藝路上任重道遠,德為先。”

吳謹言一天三次道歉,一個“德”字再顯“飄”?

也許這就叫做“一石激起千層浪”,“歡娛影視”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回應:“對於貴媒體所描述狀況,我們會徹查清楚、內部檢討並對相關人員進行追責。對於給此次採訪團隊所造成的損失以及精神傷害,我們誠懇道歉。”8月28日上午,《延禧攻略》中魏瓔珞的扮演者吳謹言點讚了該條微博,雖然沒有言語,但這算是第一次進行道歉了。

吳謹言一天三次道歉,一個“德”字再顯“飄”?

剛好11點的時候,“歡娛影視”正式發文了,對採訪事件進行了說明,自責在藝人的管理工作上沒有做到位,時間協調不明,外部溝通不清,最終給媒體的工作帶來困擾,產生誤解。隨後,吳謹言轉評:“我和團隊向《中國電影報道》節目組誠懇致歉,對不起!希望自己成長中的每一步都有媒體和大眾的監督。”這應該是吳謹言的第二次道歉。

吳謹言一天三次道歉,一個“德”字再顯“飄”?

一場軒然大波,紛繁複雜的娛樂圈就像一個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我們要尊重那些在演藝事業上奮力拼搏的人,但也不會縱容不良風氣等亂象的滋生。《中國電影報道》在8月28日晚間發文,接受了吳謹言團隊及其所在的“歡娛影視”公司誠意的道歉,並再次提到“從藝路上德為先”。4分鐘過後,吳謹言回應了:“我再次感受到了《中國電影報道》對我們年輕藝人的用心良苦,我和團隊一定以此為戒,牢記“從藝路上德為先”,努力成為德才兼備的好演員。再次向《中國電影報道》欄目和愛護我、關心我的人們深深地道歉:對不起!”這是吳謹言的第三次道歉。

吳謹言一天三次道歉,一個“德”字再顯“飄”?

但是,吳謹言的第三次道歉又被說她還在“飄”!一段很短的話裡出現了“徳”和“德”,這是故意寫錯,還是敷衍呢?有網友查閱資料進行反駁,“徳”古同“德”,兩個字似乎沒區別,真是大驚小怪……可是愛“找茬”的網友更不樂意了,這是態度問題,是對待問題認不認真的體現。作為公眾人物,一個小小的細節都會成為大問題,吳謹言可能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隨後重新編輯了自己的微博內容,把“徳”改為了“德”。

吳謹言一天三次道歉,一個“德”字再顯“飄”?

一個90後女孩,在娛樂圈中可以說是小輩,是年輕演員,但不能說不懂事。這次的採訪事件雖說主因在於團隊,但藝人也是團隊中的一員,這裡面不存在誰冤枉,也不存在為誰“背鍋”,“亡羊補牢”的道理都懂,如果在第一時間就誠懇道歉,那不僅僅是“自救”,也是一種“德”的表現。從《烽火佳人》引起關注,憑藉《延禧攻略》大紅大紫,無論在影視劇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獲得過多大的榮譽,在現實生活中的大舞臺上都要時刻拒絕浮躁,審視自我。

吳謹言一天三次道歉,一個“德”字再顯“飄”?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針對的是特殊劇情,而不是什麼都照搬!劇中只有一個魏瓔珞,劇外的吳謹言還有更多的角色去飾演,不能憑一個角色而“入戲太深”,魏瓔珞並不是吳謹言的擋箭牌。這一次,對吳謹言來說,是一個深深的教訓,同樣也給其他藝人敲響警鐘,接受批評,改過自新就對了,大家終會原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