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7個月近800塊土地流拍,樓市要涼?其實現在是拿地的最好時機

今年前7个月近800块土地流拍,楼市要凉?其实现在是拿地的最好时机

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而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低買高賣,這是永恆的投資真諦。比如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正當大家都恐慌的時候,萬達卻一口氣開工七個萬達廣場,在海嘯退潮的時候,順利躋身商業地產王者的地位;恆大在2015年年初上了100多個項目,助攻其成為今日的利潤之王……

然而,不止個人購房者喜歡買漲不買跌,很多房企也是這樣的。地價高漲時往往搶得不亦樂乎;如今地價趨於合理反而不敢買了。

根據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的測算,2016年和2017年,新建房地產項目的拿地價佔銷售價的比重均超過38%,到2018年驟降至18.33%,甚至明顯低於2015年29.42%的水平。這意味著今年拿地的項目,其平均利潤空間會有所擴大。其中,二線城市的情況又明顯要好於一線城市。可以說現在是拿地的最好時機。

1

前7個月796宗土地流拍

但恆隆等已開始高價拿地

隨著調控的深入,“麵包”的價格趨於穩定,“麵粉”的價格似乎有點不太樂觀。以至於不少人認為,接下來麵包的價格也會普遍下降。

7月20日,太原市發佈拍賣公告,宣佈拿出熱點區域的8幅黃金地塊進行拍賣,起拍價130.82億元。

8月10日,太原市正式舉行拍賣,結果這場被坊間稱為“史詩級”的土拍,8幅土地全部流拍!

太原土地流拍只是冰山一角。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國土地流拍合計796宗。其中,一線城市流拍13宗,創下2012年以來的新高;二線城市流拍154宗,同比增長200%;三四線城市流拍629宗,同比增長121%!

今年1-7月,房企購置土地均價為4790元/平米,同比增長9.5%,但增速同比下降了17.4個百分點。即便一線城市,也是底價或逼近底價成交,普遍低於兩年前。

今天的土儲決定明天的規模,這麼多土地流拍,是開發商不看好後市了嗎?樓市真的要涼涼了嗎?非也!有些房企正大肆拿地。

今年5月28日,歷時7個多小時的激戰,336輪報價,恆隆地產以107.31億的價格買下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市中心的武林天水單元XC0105-05A地塊(百井坊地塊),溢價率118.51%,摺合樓板價55285元/平方米。且商業面積佔比不得低於45%,所有建築必須自持。這是杭州第三宗總價超過百億的地塊。事實上,這也是恆隆地產距上一次武漢拿下廣武商圈地塊時隔5年之後第一次在內地拿地。

過去二三十年裡,恆隆都是經濟週期的踐行者,一直秉承著“熊市買地”的策略,使得不少投資者給恆隆貼上了“撿便宜”的標籤。如此高調拿地,似乎不同於以往。

明源君倒覺得其策略還是一以貫之的。

陳啟宗在2014年度的致股東信上寫道:

“每當經濟下滑,我們負責土地購置的項目開發團隊便特別忙碌。當市政府無法售出土地致財政緊絀之際,恆隆便會翩然而至!”

今年7月30日,陳啟宗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香港和內地的“冬天”快來了,對於內地來說現在是買地的好時間。恆隆喜歡沒人買地的時候買。現在就是買方市場。

恆隆地產果斷出手,只是當下土拍市場的一個縮影。事實上,即便像萬科這樣揚言要拋棄房地產的房企,拿地的規模卻一直位列前三。

2

流拍倒逼定價更加理性

現在是拿地的最好時機

對於拿地標準,恆隆有著“鐵的原則”:以便宜的價格拿到位置較好、面積較大的土地。陳啟宗認為“這樣的地塊才是真正的‘地王’,如果僅僅是以高價拿地,誰不會做呢?”其對“地王”的定義是:恆隆拿的地都是“地王”。

此次恆隆在杭州拿地,與以往的“地王”有所不同。不少人覺得,恆隆是不是一時衝動。

明源君認為不是。因為港資房企都是吃過暴跌苦頭的。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如今,港資房企大都採取租售並舉的經營模式,且財務槓桿極低。作為港資企業的恆隆在這個時候毅然出手,必然是看到了機會的。

今年前7个月近800块土地流拍,楼市要凉?其实现在是拿地的最好时机

香港房價1995~ 2011

首先,沒那麼多人搶奪,房企拿地時可以更加的從容。

就明源君瞭解,上規模的房企,對於拿地,基本都有標準的。但之前拍到土地就像中獎,哪還有什麼底線,有標準都會被突破——畢竟生存最重要,沒有土地就沒米下鍋。

某房企投資總告訴明源君,本來標準是有的,但是老闆一看,參加土拍的房企那麼多,有的還弄十幾個馬甲,最後老闆說高價也拿,那也只好拿下,然後就掉進了坑裡面。

當前,像太原這種黃金地塊,8宗地塊竟然有6宗無人報名,就連寸土寸金的上海,也首次出現了市中心宅地流拍的情況,這有助於房企在拿地時更加冷靜、客觀地分析——投拓人員不用為了完成拿地指標連軸轉,仔細測算成本,能盈利才下手拿,不那麼著急。

其次,土地流拍倒逼地方政府拍賣土地時定價更理性。

土地流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價格太貴。

以太原8月份拍賣的8幅地塊為例,雖然該地塊所處區域絕佳,且周邊二手房售價已超過1.2萬元/平方米,但太原7月的土地成交均價為429.5萬元/畝,而此次掛拍的8宗土地均價為1053.6萬元/畝!

對於前期已經在太原拿了地的房企來說,拿這塊高價地沒必要。某房企投資總就對明源君表示,“我們在太原有很多儲備項目,本次拍賣的土地價格超出了公司預期,所以就沒有參與……”對於前期在太原沒項目的房企來說,更沒必要冒這個風險,因為很容易變成為別人抬轎子。

土地貴,是因為地方政府不願意低價賣。而流拍是市場化的邏輯對非市場化土地制度的強力回應,是土地市場迴歸理性的明顯信號。

過去已經有不少例子顯示,流拍的土地,一般會降價重新掛拍。

例如,今年3月16日北京國土局新增一塊土地招拍掛項目,項目編號京土整儲掛(延)[2018]004號。此地塊與去年京土整儲掛(延)[2017]094號一致,該地塊在2017年12月28日無人出價以流拍告終。

此後再上市,該宗地中商品住房要求銷售均價不超過32000元/平米,且最高銷售單價不得超過33600元/平米,與去年保持一致。但起拍價格由去年的37.24億元降為30.26億元,降價約7個小目標,降幅18.74%!最終,這塊地於4月接近底價成交。

事實上,2018年下半年開始,南京等一些城市土地價格已經下降了10%甚至30%,城市更好中心地段反而比其他更差地段之前的土地價格低。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嚴控下的房地產依然一枝獨秀。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6%,略低於預期值6.3%,再度觸及去年8月的最低值;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73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8%,不及前值和預期;5月份,社融增速僅有8.5%,創下15年來新低;1-7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5%,創下19年來的新低……

這些數據顯示:消費投資工業依然疲軟。但房地產仍舊一枝獨秀,而且其反彈還是全方位的!

第一,1-7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0.2%,明顯高於前6個月9.7%的同比增速。

第二,1-7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4.2%,較前6個月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4.2%,快於上半年的3.2%;商品房銷售額增長14.4%,增速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6.2%,快於上半年的14.8%。宣佈放棄放房地產的海南,其城市三亞,7月份甚至再次領漲全國。

第三,前7個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增長11.3%,增速提高4.1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增長21.9%,增速提高1.6個百分點。土地流拍的新聞不絕於耳,但是土地市場反而大幅升溫。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6941億元,同比增長43%。

目前,行業對樓市很快會下行的擔心更多。但看空市場已經持續十多年了,從來也沒有成功過。連當年的空頭謝國忠也開始看漲。

3

一二線主要靠收併購拿地

中西部土地降價可以考慮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比如,去年底今年初,北京土地流拍,而蘇州卻再出“地王”。選擇去哪裡拿地,以怎樣的方式拿地,十分重要。

過去幾年,大房企每年土儲來源的60~70%靠併購。如今地方政府的土地價格仍期待很高,而售價又受到限制,那麼房企算不過來帳,必然會對通過招拍掛方式獲得土儲有所顧忌。何況,不少一二線城市可招拍掛的土地本來就已不多。今後房企土儲來源的靠併購有可能佔比達90%以上。

此前,市場高漲之時,一二線的收併購也競爭激烈,現在容易了很多。

因為今年以來,很多房企業績並不差,但股價卻下跌了三四成,可以直接買入目標公司的股票獲得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權;

至於非上市、急於落袋為安的中小房企,也有大量的資產可以進行收購,最不濟,單一項目的併購機會還是會非常多的。

中指院的數據顯示,2018 年上半年,代表房企拿地仍以招拍掛為主,但收併購比例持續增加,併購面積佔比已超20%,非熱點二線城市及部分三四線城市收併購力度也有所加強。

對於仍追求規模快速擴張的房企來說,中西部三四線降價後也可考慮。

任澤平認為,研究房地產週期應該從2018年開始,為什麼呢?因為十九大之後是個分水嶺,我們迎來了一個能充分調動資源的政府。接下來是政策週期,做房地產拿地等漲價的開發邏輯不存在了,你跑得慢了,真有可能陷到某個城市裡面去。哪去哪裡拿地?首選是中西部省會,因為這個地方是有形的手和無形的首作用交叉的地方。市場力量讓人口迴流,產業西進,政府力量在均衡發展,扶植中西部城市。其次是東部二三線城市,但是要把握好節奏和政策。

經過高漲之後,看空三四線城市的聲音多了起來,但其依然備受矚目。

莫斌就在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仍堅持三四線是公司主戰場,但相對會均衡佈局一二三四線,所有拿地都是以不超過當地政府的限價去反推土地成本的。當然,會在投資策略上作出調整,拿地的時候會更加精準,每一塊土地更加慎重,怎麼樣做一個成一個,按照這種目標去實施。

事實上,今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大漲,主要源於三四線城市賣地行情向好。這也很好理解,對於面臨規模化轉型的房企來說,大規模購置土地是必須,可是一二線城市土地資源有限,所以向中西部擴張,並向三四線下沉就成為了必然的趨勢。何況隨著流拍的增多,價格也會下降的。

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房企半年報顯示中西部城市群成拿地“網紅”,並且重心進一步向三四線城市下沉。數據顯示,2018 年1~5 月,代表房企拿地面積同比增長40.6%,拿地熱情不減,但拿地金額同比下降2.1%,拿地成本下降30.4%。主要就是因為房企在一三四線城市拿地較多。

一向強調逆週期拿地的旭輝,2018年上半年旭輝在土地市場上相當活躍,共新增67個新項目,新進入了14個城市,新增土儲總建面約為869萬平方米,達到2017年全年新增土地儲備面積的66%。

上半年,旭輝新增土地平均樓板價約為6099元/平米,同比下降25.7%,主要是由於旭輝加大了三四線城市的拿地比例,同時縮減了一線城市的拿地比例——上半年,旭輝三四線城市新增土儲建面佔比由15%大飆升至50%,一線城市新增土儲建面佔比則從2017年的4%下降到不足2%,類似旭輝這種“減一線,穩二線,增強三線”的策略,大大降低了一二線城市限價對於公司銷售業績的影響。

今年前7个月近800块土地流拍,楼市要凉?其实现在是拿地的最好时机

明源君注意到,今年上半年旭輝90%的新增土地是通過招拍掛方式獲取的。這主要是因為它加大了在三四線城市拿地的力度。(作者:明源地產研究院執行主編 艾振強)

想立即體驗80%地產百強都在用的精裝大數據驗房神器?請點擊下方小程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