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江與海形成「T」字發展,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智慧!

讓江與海形成“T”字發展,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智慧!

壯闊母親河長江

我國東部是黃海,渤海和東海,這是豎一字,而中國的母親河長江由西向東,流經諸省匯入大海,是一個橫一字。這樣看上去,就是一個T字。

海和江,一個象徵著開放經濟海洋經濟,一個代表著是內陸經濟內需經濟!

長江是一條黃金水道,幹線航道2838公里,規劃的干支流高等級航道1.2萬公里,佔全國的63%。作為一條東西交通大動脈,長期以來,凸顯的是交通功能,能否發展成為一條聚集更多產業和人口的經濟帶,實現上中下游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是各界關注並不斷呼籲的問題。

隨著廣東率先改革開放繁榮,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等區域發展戰略的先後實施,長江流域在國家區域發展中一度被忽視。

“依託長江黃金水道,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支撐帶”的提法讓,長江經濟帶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

長江經濟帶是一個區域概念,不是一個流域概念,並非靠近長江就屬於長江經濟帶,不靠近長江就不屬於長江經濟帶。出於這個高度和理念,2014年,長江經濟帶的範圍從“7+2”擴大到“9+2”。即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以及上海、重慶。這充分體現了長江一盤棋,以及長江經濟帶中的發展加入了環保共同治理,共享成果的元理念,這也充分體現了區域協同發展的智慧。

讓江與海形成“T”字發展,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智慧!

長江經濟帶

“9+2”區域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陸地面積20%多一點,2014年總人口5.84億人,佔全國的42.9%;地區生產總值28.47萬億元,佔全國的41.6%。總體來看,長江經濟帶以21%的土地面積,集聚了40%以上的人口和經濟規模,人口與經濟密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

代替經濟發展第一的傳統戰略,長江經濟帶把環保放在了核心位置!

宏觀策略方面,《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長江岸線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關於加強長江經濟帶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等紛紛出臺。

微觀合作方面,長江中游鄱陽湖、洞庭湖等大型湖泊是長江整體生態的重要支點,湖北、江西、湖南三省強化對湖泊保護與生態修復上加強合作。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也先後組織“共抓大保護”專項檢查”、“長江經濟帶化工汙染整治專項行動”、“長江入河排汙口專項檢查行動”、“長江沿江飲用水水源地安全專項檢查行動”、“長江干流岸線保護和利用專項檢查行動”等專項行動。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大的發展,而是要立下生態優先的規矩,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的發展”

一帶一路經略大海和海外,而長江經濟帶則經略中國內陸!猶如兩條巨龍揮舞,為中國經濟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也體現著戰略智慧

讓江與海形成“T”字發展,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智慧!

武漢是長江經濟帶中樞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