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利潤高、進項少,怎樣通過合理的稅收籌劃減輕稅負?

在我國,企業越來越多,但不管是在商海幾經沉浮的商業鉅艦還是初入社會的創業小白,都對我國高稅率稅收頭疼不已,於是很多企業為了避稅都走起了歪門邪道,如隱瞞收入、購買發票和關聯交易避稅等等,但這明顯不是長久之計。

企業利潤高、進項少,怎樣通過合理的稅收籌劃減輕稅負?

國家目前對於這些偷稅漏稅的手段,建立了強有力的應對措施:

1、大數據聯網實時監控:在納稅人開具發票的短短2秒時間內,稅務系統會對所有開票信息進行追蹤分析,一旦發現任何環節存在異常,就會將其提交給人工核查。

2、信息互通交流:工商、稅務、社保等多個行政機關強強聯手,通過大數據互相驗證比對企業相關信息,打破地域限制全方位實時監控,使企業真實經營情況立體呈現。

3、全面風險模型: 對企業預收賬款、稅負變動、存貨與銷售收入、專票用量等10多項指標出現的異常進行深度掃描。通過以上措施徹底杜絕隱瞞收入、買賣發票等情況的發生,並對有違法偷稅漏稅現象的企業給予相應懲罰。

企業利潤高、進項少,怎樣通過合理的稅收籌劃減輕稅負?

正確的避稅方法應該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提供合法合理並具有針對性的避稅方案。

在這裡,小編針對我國企業納稅現狀,整理出以下幾種合理避稅的稅籌方案。

對於徵收率為3%的小規模納稅人企業來說,可以從企業收入著手來合理合法的避稅。根據小規模納稅人“月收入不滿3萬,季度收入不滿9萬的企業不納稅,超過者全額納稅”的政策,所以每月收入如果可以不開票,那麼就不開票。並根據自身企業需求,合理控制月度和季度收入,為企業合理避稅。

企業利潤高、進項少,怎樣通過合理的稅收籌劃減輕稅負?

其他類型企業,則可以選擇在企業所得稅稅率極低的稅收窪地,註冊個人獨資企業,並將所有業務轉移到有稅收優惠的地區;通過利益或者其他費用輸送的方式,將高利潤以收入的方式轉移到有稅收優惠的地區設立的新公司中; 通過利潤的合理轉移,將本應交較高所得稅的利潤轉移到只需交少許企業所得稅的個人獨資公司之中,這樣的避稅方式又合理合法,又能使企業利潤最大化。

企業利潤高、進項少,怎樣通過合理的稅收籌劃減輕稅負?

目前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或者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出臺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註冊到有稅收政策的低稅區,不僅最節稅而且合理合法。這裡以把企業註冊到我區工業園區為例,【Tel:156-8317-4870】園區對註冊企業增值稅以地方留存的40%~50%扶持;企業所得稅以地方留存的40%~50%給予扶持;通過入駐園區,企業節稅比例可達50%以上。個人獨資企業(營改增)小規模的可以申請核定徵收,核定個稅稅率為2%;總稅負最高5.2%。

企業利潤高、進項少,怎樣通過合理的稅收籌劃減輕稅負?

案例分析:

一家以軟件研發為主要業務的科技公司,500萬高額無票成本無法解決,25%的企業所得稅+20%的股息紅利所得,企業所得稅總稅負500萬*25%=125萬,個稅(500萬-125萬)*20%=75萬,合計200萬,面對如此高的稅負,通過註冊在我市個人獨資企業申請核定徵收,500萬與此企業發生業務關係,合規無票成本為軟件研發費、技術服務費、技術諮詢費等,完稅合規,綜合稅負5.2%,500萬利潤,總稅負降至26萬。

企業利潤高、進項少,怎樣通過合理的稅收籌劃減輕稅負?

合理的稅務籌劃有助於優化企業產業結構和投資方向。企業根據稅收的各項優惠政策進行投資決策、企業制度改造、產品結構調整等,儘管在主觀上是為了減輕稅收負擔,但在客觀上卻是在國家稅收經濟拉桿的作用下,逐步走上優化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合理佈局的道路。各企業經營者和公司財務人員都應該高度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