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我放了枚銅錢,李淳風:我插了根針,武則天:我就埋這了

​說起中國古代的能人異士,就不得不提唐朝時候的袁天罡與李淳風。他們二人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風水、相術大師。他們不僅能從一個人的面相上推斷出這個人一生的運程和吉凶禍福,還能推算出朝代更迭、王朝興衰的大事。在當時他們是被視為神仙一樣的存在。

袁天罡:我放了枚銅錢,李淳風:我插了根針,武則天:我就埋這了

袁天罡與李淳風不僅是同行,還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們二人的傳世之作就是被譽為中華第一預言書籍之稱的《推背圖》。在這本書中,兩人推算出了唐朝之後歷史上可能會發生的所有大事,而且好多都一一應驗了,《推背圖》也因為預測準確而被後世傳得神乎其神。

袁天罡:我放了枚銅錢,李淳風:我插了根針,武則天:我就埋這了

袁天罡和李淳風不僅能預測未來,同時還對於陰陽五行,風水八卦也有很深得造詣。除了合作寫出《推背圖》這一傳世之作之外,兩人為唐高宗李治和中國唯一女帝武則天選址乾陵的事也被後人津津樂道。

據野史記載,當時的唐高宗李治已經病入膏肓,恐怕將不久於人世,而帝陵卻還沒有選好。於是武則天就將袁天罡和李淳風請來,讓他們外出為帝陵選址,並約定一個月後回京覆命。

袁天罡:我放了枚銅錢,李淳風:我插了根針,武則天:我就埋這了

袁天罡和李淳風兩人受命後,不敢怠慢,星夜兼程出發外出為帝陵選址。兩人出宮後就此分別,各自從不同的方向出發。

袁天罡翻越無數崇山峻嶺,走了很多方,但是都沒有看到可堪建造帝陵之地。

直到一天晚上,他夜觀星象,突然看見一座山巒上紫氣沖天,與紫微星相交,景象蔚為壯觀。而“紫”在道教中十分尊貴,紫氣是帝王之氣的象徵。而紫微星更是被視為“帝星”,那絕對是一處風水寶地。

袁天罡:我放了枚銅錢,李淳風:我插了根針,武則天:我就埋這了

於是第二天袁天罡就來到那座山上一看,只見遠處山形如飛鳳,而自己所在的主峰好似鳳頭,左右的山行如同展開的鳳凰雙翼,真的是塊風水寶地。如果以自己所站的鳳頭為朝山,左脈青龍,右脈白虎,艮山坤向,遠處還有溪水自北向南,環繞而過,山環水繞,這實在是帝陵的不二之選。

於是他經過一番勘測,確定了帝陵選址之處,並掏出一枚銅錢,把它作為標誌,用土掩蓋起來,然後悠悠回宮覆命去了。

袁天罡:我放了枚銅錢,李淳風:我插了根針,武則天:我就埋這了

而李淳風在遍訪名山大川之後,最終還是沒有找到稱心如意之地。有一天,他走累了於是就上了一間茶館,準備喝杯茶解解渴再繼續尋找。當他坐下抬起桌上的茶準備邊喝邊看窗外的景色時,突然被窗外遠處的一座山給震住了。因為那座山山形獨特,在藍天白雲之下,宛如一位少婦躺臥著,不僅五官清晰,甚至連胸部、肚臍這些都清晰無比。

袁天罡:我放了枚銅錢,李淳風:我插了根針,武則天:我就埋這了

李淳風也顧不上喝茶了,匆匆下了樓就往那座山奔去。到哪裡一看,固然是塊風水寶地,於是就經過勘測,最終確定好方位後,他拿出一根針扎進土裡並掩埋了起來作為帝陵選址的標記,然後回京覆命去了。

袁天罡:我放了枚銅錢,李淳風:我插了根針,武則天:我就埋這了

當規定的日子到了的時候,武則天將二人召來。他們都說自己已經選好了帝陵的建造之地,武則天問他們是哪裡時,袁天剛說:我在那裡埋了一枚銅錢。李淳風說:我在那裡插了一根針。

於是武則天就讓他們二人帶自己去看看,沒想到他們選的居然是同一塊地方。當武則天命人扒開土時。只見土扒開後,讓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現了,只見李淳風插的那根針正好插在袁天罡擺的那枚銅錢錢眼的正中心。

袁天罡:我放了枚銅錢,李淳風:我插了根針,武則天:我就埋這了

如此兩個風水大師居然都選擇了同一個地方,而且不差毫釐,著絕對是塊風水寶地。於是武則天不再猶豫,說道:我和高宗以後就葬在這裡了。於是她就命人在那裡修築皇陵。而袁天罡李淳風選的那塊地,就是後來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

袁天罡:我放了枚銅錢,李淳風:我插了根針,武則天:我就埋這了

或許袁天罡和李淳風真的是有本事,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們選址的乾陵竟然成為唐朝歷代帝王陵寢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墓賊侵盜的陵墓。不管是黃巢動用40萬大軍盜陵也好,還是民國初年的孫連仲率軍以槍炮轟炸也罷,乾陵始終一直保存完好,無數盜墓賊束手無策。唐高宗和武則天至今還一直安靜地躺在乾陵的地宮之中,安然無恙。

袁天罡:我放了枚銅錢,李淳風:我插了根針,武則天:我就埋這了

這讓人不由得對袁天罡和李淳風更加敬佩了,各位覺得呢?歡迎大家積極在評論區說出自己的看法,喜歡請點關注,往期內容更精彩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