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籤率不到3%的紅盤驚現「更名房」

首套三成、二套六成,127四房兩廳兩衛,開發商精裝交付,不用搖號,直接簽約……

幾天前,記者刷朋友圈,無意中看到了這樣一條消息。定睛一看,這不是未來科技城的“當紅炸子雞”H樓盤嗎?這個樓盤上次開盤的中籤率還不到3%啊,怎麼不用搖號了?

本著一探究竟的心理,記者和這條信息的釋放者中介小A聊了一會……

中籤率不到3%的紅盤驚現“更名房”

 Part1

記者:為什麼這批房源不用搖號?

小A:多花錢就不用搖號

記者:多花錢?是有什麼其他費用嗎?

小A:嗯,要補個差價

記者:額外費用是多少?

小A:這個要問開發商,大約幾十萬吧

記者:127方的話350萬夠不夠?

小A:不太夠,要400多萬

(過了會,可能是去問了價格)

小A:單價3.7萬的考不考慮,是相對便宜的了

記者:是和開發商籤合同,還是和你們籤?

小A:和開發商籤

Part 2

我們先來總結下這段對話中的幾個信息點:

信息點一:和開發商直接簽約。

說明這是貨真價實的一手房,考慮到搖號後的新房源都是要公示的,避開搖號的可能性很小,因而這批房源大概率是在搖號前領出預售證的。

信息點二:單價3.7萬是相對便宜的。

H樓盤上一次開盤的均價不過2.6萬/平米,而這批不用搖號的房源,單價3.7萬都是相對便宜的,說明每平米的價格至少漲了1萬多元。

中籤率不到3%的紅盤驚現“更名房”

中籤率不到3%的紅盤驚現“更名房”

隨後的對話也證實了記者的這些猜測。

據小A透露,這批不用搖號的127方房源全部集中在29幢,分別為1單元的601和602、2單元的102和 201、3單元的401和502。

記者在透明售房網上看到,這批房源是2017年1月領出預售證的,目前還剩3套可售,分別是2單元的201和3單元的401和501。

從備案價看,除了2單元的102室略貴外,其餘的價格都沒有超過2.4萬元/平米,也就是說,漲了得有1.3萬元/平米!

(注:29幢1單元的601、602和2單元的102室均已在今天下午完成簽約)

Part 3

小A說的這種情況是否真實存在呢?

為了證實這點,記者親自去了H樓盤的現場。

走進H樓盤的售樓處,銷售二話沒說,直接就給了記者一疊樓盤資料頁,稱目前並沒有任何可售房源,要買得等下次開盤。

當記者問起還沒簽約的這幾套房子時,銷售給出的回覆是:你說的這幾套房子早就賣掉了,之所以網上顯示是未簽約,可能是還沒來得及網籤。

從H樓盤出來後,記者走訪了未來科技城的幾家中介。根據走訪的情況看,小A所說的這批房源確實有在通過中介層面銷售,價格和記者瞭解到的情況幾乎一樣,不過在這批房源的所剩數量上,各家中介的說法並不一致,有的說已經賣完了,有的則說還可以買。

中籤率不到3%的紅盤驚現“更名房”

按開發商的說法,這些房子早已名花有主,但中介又說還可以買,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針對這個問題,高教路一家中介是這麼解釋的:其實就是更名房,前面的購房者把該籤的合同都簽了,就差網籤備案了,而在備案之前房子是可以更名的,他倒手賣給你賺差價。

記者還從這家中介處瞭解到,不只是H樓盤,同板塊的W樓盤也有“更名房”,然而當記者詢問這批房源的具體信息時,該中介表示:“剛和對方通了電話,說暫時不賣了。”

Part 4

據知情人士介紹,市場上確實存在著一批“更名房”,該類房源表面看起來,商品房售價與備案價無異,但是再倒手走“更名”流程時,則會單獨收取差價費用,即“更名費”。

理論上來說,普通購房者存在販賣“更名房”的可能,但實際操作卻很難。

一方面出於落袋為安的考慮,購房者肯定是先網簽下來會比較安心,而不是先想著賺差價;另一方面,在沒有網籤之前,房子名義上還是屬於開發商的,因而即便更名也還是要開發商配合。

中籤率不到3%的紅盤驚現“更名房”

儘管價格不菲,但對於搖號遲遲不中的客戶來說,“更名房”仍不失為是一條捷徑。早在H樓盤之前,“更名房”的情況就已經很多了,甚至於奧體的一些紅盤都存在“更名房”。

在記者的整個調查過程中,沒有一家中介的銷售是直接承認自己在賣“更名房”的,多數只是表示有這方面的渠道和資源,可以幫忙聯繫。

無論是開發商的行為也好,購房者的行為也罷,說到底,更名房還是一種違規的手段,存在著巨大的風險(更名房詐騙的案例很多)。由於杭州的限價政策還沒有放鬆的跡象,因而這種“鑽空子”的現象可能還會發生,購房者和政府部門一定要高度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