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这座公园的风景,连唐宋名士都曾慕名而来!

金榜公园承载着很多老厦门的记忆。据思明区市政园林局介绍,这座公园于1991年开始建设,1996年设管理处并对外开放。

公园范围西起金榜山,东至梧村山,北近厦禾路,南至金亭山和面前山,面积91公顷,是一座以风景名胜为主题的山体公园,也是鼓浪屿-万石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

厦门这座公园的风景,连唐宋名士都曾慕名而来!

申豫玲/摄

经过20多年的积累,如今步入公园内,处处都能看到绿树成荫的景象。

从靠近厦禾路的北门进入,便是树阵广场,一棵巨大的榕树提供了绝佳的纳凉场所。树下坐着很多市民,有老人,也有刚跑完步的年轻人。

厦门这座公园的风景,连唐宋名士都曾慕名而来!

谢雨真/摄

再往山上走,能看到许多类似的场景,有的榕树下有石头做的桌椅,市民就聚在那里打牌、聊天,很是惬意。

厦门这座公园的风景,连唐宋名士都曾慕名而来!

谢雨真/摄

公园内的绿化景观丰富,除了随处可见的大榕树外,还有一些细节让人惊喜。若是有兴趣,随处能找到拍照的好背景。

比如,修剪形态各异的树桩盆景↓↓

厦门这座公园的风景,连唐宋名士都曾慕名而来!

方志秋/摄

爬藤植物形成的拱门↓↓

厦门这座公园的风景,连唐宋名士都曾慕名而来!

谢雨真/摄

被植物覆盖若隐若现的园林格栅↓↓

厦门这座公园的风景,连唐宋名士都曾慕名而来!

金榜公园以金榜山得名,这里人文景观丰富,唐、宋、明、清古迹荟萃。从唐朝开始,就有许多历史名人、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留下了众多历史典故。

约莫到了山腰的位置,有一块指示牌显示不远处有“陈黯石室”的景点。

通往石室的路上,有33个台阶,这一排台阶被夹在两块巨石中间,巨石上布满了植物。台阶的宽度仅能容纳一名成年人通过,颇有微缩版“一线天”的感觉。

厦门这座公园的风景,连唐宋名士都曾慕名而来!

谢雨真/摄

走完这33个台阶,便到了陈黯石室。据介绍,这是唐朝文人陈黯因为仕途不顺,晚年隐居金榜山教书育人的“石室”。石室旁边,立有一块牌子,介绍了陈黯的生平:从小聪慧,十岁能作诗,有不羁之才……

石室对面,有一处陈黯的雕像,端坐在石凳上,左手捋着胡子,仰望天空,若有所思。

厦门这座公园的风景,连唐宋名士都曾慕名而来!

谢雨真/摄

再往上走便是迎仙楼,也是陈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过现在这座“迎仙楼”是复刻版,1993年元月竣工。之前这里设有泡茶点,是很多老厦门常来的聚会场所。

厦门这座公园的风景,连唐宋名士都曾慕名而来!

谢雨真/摄

距离迎仙楼不远处是“金榜钓矶”景点,从清乾隆以来就是厦门名景。据传,这里曾是陈黯垂钓之处。

厦门这座公园的风景,连唐宋名士都曾慕名而来!

谢雨真/摄

陈黯的遗迹吸引了朱熹、张翥、陈献章、丁一中、刘存德等名士前来寻访,缅怀凭吊,题诗作记。

厦门这座公园的风景,连唐宋名士都曾慕名而来!

谢雨真/摄

宋朝大理学家朱熹游览金榜山时写下了《金榜山记》,现在公园内便有《金榜山记》的石刻。

厦门这座公园的风景,连唐宋名士都曾慕名而来!

谢雨真/摄

此外,还有被列入厦门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丁一中诗刻。

厦门这座公园的风景,连唐宋名士都曾慕名而来!

谢雨真/摄

金榜公园山脚下,还有清代抗英名将陈化成的陵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厦门这座公园的风景,连唐宋名士都曾慕名而来!

谢雨真/摄

通往金榜公园东门的路途中,有一座拱桥。

厦门这座公园的风景,连唐宋名士都曾慕名而来!

谢雨真/摄

拱桥人流量很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站在桥上能俯瞰到铁路。

厦门这座公园的风景,连唐宋名士都曾慕名而来!

谢雨真/摄

火车呜呜的汽笛声,非常吸引孩子们。在这里能看到许多有“火车情结”的小朋友,隔着铁丝网向下看,眼巴巴地等着火车驶来。一有火车经过,就能让他们兴奋不已。

厦门这座公园的风景,连唐宋名士都曾慕名而来!

厦门这座公园的风景,连唐宋名士都曾慕名而来!

谢雨真/摄

公交线路

乘坐1路、3路、16路、17路、19路、21路、26路、42路、52路、96路、113路、116路、127路、315路、318路、659路、857路、940路、952路、994路,到“金榜公园站”下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