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實朋友變身呆萌殺手,致病死亡數第四警醒人們重審人狗關係

忠實朋友變身呆萌殺手,致病死亡數第四警醒人們重審人狗關係

忠實朋友變身呆萌殺手,致病死亡數第四警醒人們重審人狗關係

狗是人類忠實的朋友。但正如再要好的朋友之間也可能發生齷齪一樣,對於這個骨子裡面仍難失野性的“朋友”失管和氾濫也會成為社會的安全隱患。

據甘肅省某縣疾控中心反映,截至今年4月8日,該縣因犬類咬傷注射狂犬病疫苗的人數已達到128人,而去年全年該數字已接近500人。這名工作人員說:“這還不包括那些偏遠農村,人們由於怕麻煩、怕花錢,被狗咬傷後自行處理而不前來注射疫苗的人群。”在一個城區人口8萬左右的城市,這個數字已經足夠令人警惕,且受傷者以兒童居多。同時,一些犬類咬死兒童、老人的新聞在媒體報道中也時有所見。

狗咬傷以後怕麻煩,或者因為缺乏相關知識而不注射狂犬病疫苗是什麼後果?狂犬病是一種人犬共患的烈性傳染病。據統計,2017年全國傳染病報告裡,狂犬病居各類傳染病致死數的第四位,發病516例,死亡502例,死亡率97.28%。受當前醫療技術手段的限制,狂犬病一旦發作,幾乎就無藥可救,患者面臨的只有死路一條。而且即使僥倖活下來的人,也並不是上天眷顧的幸運兒,一些因為治療而產生的後裔這將讓這些劫後餘生的人痛苦不堪。

咬傷、染病、致死,忠實朋友已悄然變身為人類的殺手。

忠實朋友變身呆萌殺手,致病死亡數第四警醒人們重審人狗關係

以前養狗的多是農村人,目的是為了看家護院。現在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條件日益改善,人們出於各種需求飼養貓狗,導致“寵物熱”在城鄉逐漸升溫。在一些居民小區,經常有犬類驚擾鄰居、製造噪音而引發的鄰里矛盾。一些公園等公共場所也深受犬類糞便的困擾,環衛人員對此很有怨言。好在這類有主犬對人的危害僅僅體現在噪音、糞便和安全威脅上,因為絕大多數的飼養者會為自己的愛犬注射狂犬病疫苗。所以即使不幸咬傷,也只是皮肉之傷,一般情況不會被感染狂犬病。雖無性命之憂,但創傷和恐懼也不是所有人所願意面對的。

忠實朋友變身的殺手裡,最讓人擔憂的就是流浪犬。由於飼養者始愛終棄或因其他原因拋棄,加之流浪動物自由繁殖,這個隊伍逐漸壯大,不時可以見到流浪犬、流浪貓三五成群、扎堆遊街,致使流浪動物成了很多城市和鄉村的一道獨特“風景線”。既然是流浪動物,那麼注射疫苗等預防性手段註定就是不可能的。同時,從形體和性情上比較,狗比貓更強悍和具攻擊性,狗終於成了“狗患”。

與之不相適應的是,我國在流浪動物管控、防疫、捕殺方面仍處於理念、立法、管理“三滯後”乃至真空狀態。部分地區雖然制定了相關管理措施,但因為執行需要農牧、疾控、公安、城管等多部門聯動,又沒有明確的責任主體和牽頭單位,所以很多“辦法”僅僅是“紙上談犬”,被網友戲稱為“聾子的耳朵”。

忠實朋友變身呆萌殺手,致病死亡數第四警醒人們重審人狗關係

狗患不可輕視。首先是公共安全。由於當前沒有犬類強制檢疫、免疫制度,無論是家養還是流浪犬,是否攜帶狂犬病毒或者是病犬,一般情況下都不明確。倘若被狗咬傷,已經不是普通皮肉之傷那麼簡單,有極高的概率被傳染狂犬病。狂犬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是所有傳染病中最兇險的病毒性疾病,潛伏期長短不一,最長可達10年。狂犬病一旦發病,患者會表現為特有的狂躁、恐懼不安、怕風怕水、流涎和嚥肌痙攣,最終發生癱瘓而危及生命,醫學界迄今尚無特效治療方法。對於幼兒、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來自犬類的威脅不僅僅是健康,而直接是生命。

其次是公共衛生。一些家養的犬類在小區、樓梯等地方隨機大小便,或者大聲吠叫,對居民造成排洩物和噪音汙染。孕婦接觸貓狗,很有可能感染弓形蟲病,造成胎兒畸形。另外,流浪犬成群結隊糾集在垃圾場、垃圾箱周邊,翻尋食物,隨處製造各種汙染和傳染病隱患。其三是生態安全。城市是一個脆弱的生態系統,犬類的泛濫、失管和食物匱乏,會對其他鳥類等生物群落的存在構成威脅,破壞生物之間微妙的平衡關係,造成城市環境惡化。其四是公共關係。惡犬傷人和犬類對人們生活造成的各類妨害,會造成人際關係緊張和由此引發的民間糾紛、司法案件的增加,狗患也是一個社會不穩定因素。

還有一種更讓人後怕的就是一些流浪狗被人捕殺之後流上了餐桌,成為被很多饕餮熱衷的狗肉宴、狗肉火鍋的主角,大快朵頤的時候,是否會導致傳染性疾病,食客們可能會因為美味而忘卻生命,但捕殺者、餐飲製作者、衛生監管者的麻木和冷血甚至比狂犬病更令人心寒。

忠實朋友變身呆萌殺手,致病死亡數第四警醒人們重審人狗關係

狗患不是小事。美國、日本等一些國家很早以前就開始有這方面的專門立法,比如加州的養狗法律開篇就指出,在這個法律之下,狗的主人對狗傷人事件負有責任。無論是發生在公共場所還是私人物業裡的狗傷人事件,養狗人都負有責任。這種責任也不單是經濟賠償方面的,嚴重的還要追究刑責。2001年在舊金山,有兩隻大狗咬死了鄰居,警方除了對狗實施安樂死,狗的主人還被判犯過失殺人罪,處四年監禁。近幾年,國內如上海、廣州、荊州等很多城市也相繼制定了犬類管理地方性法規,用來規範犬類、養犬人、非養犬人、政府管理機構之間的關係,對於流浪狗的檢疫、人道主義處置等措施也進行了歸類界定和職責分派,一方面狗患的管理開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也彰顯了當地立法機構、政府部門的人文情懷和為民精神。但如何執行?誰來執行?怎麼考核?這一簍子問題都得到妥善解決之後,“狗患”方能安息。

原則上,各種動物都有與人類平等的生存權利,人與動物之間應該力求一種和諧穩定的關係,但若不能各行其道,制定相應的規則來調節和管控,這種共生共存關係就極有可能變成鏡花水月、空中樓閣。但願有關部門能夠對狗患問題引起關注和重視,並採取有效措施,通過積極作為促進和保持包括狗在內的動物們與市民的良好關係。

忠實朋友變身呆萌殺手,致病死亡數第四警醒人們重審人狗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