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真银假币”袁大头鉴定

近两年银元价格大幅上涨,赝品也随之海量跟进。而上世纪90年代后用真银加工的“真银假币”,足以让外行一头雾水。为共同抵御假货,深圳立信专家在这里谈一些自己的辨伪体会,与大家交流。

非银质银元容易鉴别,一般颜色发灰、发暗、发青,且声音尖高或沉闷。今天我们重点分析“真银假币”。“真银假币”的纹饰、声音可做到逼真,老旧包浆几可乱真,薄厚、大小、重量与真品几乎无异。但只要我们下功夫从细处着眼,多对比、勤思考、勤总结,银元的真伪鉴定还是可以掌握的。

一眼真

一眼真就是对银元基本特征如字口、颜色、包浆等掌握后产生的亲切感,好比见到熟人,而对生人会有一种陌生抵触感。这个感觉如何培养呢? 只有一条路――多看真品,多总结。到卖真品的门市上看,到可靠的朋友处看,从正规的银元交易网站上看图片。看得多了,感觉自然就找到了。以袁像银币为例,一眼真的感觉是:字口硬,雕刻感强;银色老熟,柔白润泽;包浆为常见色,如灰、褐、黄、深绿等;制作工艺精湛,文字图案清晰有度;突起处被磨平,如边圈、颧处、耳朵等;币面在流通中产生的细微刻画明显,像毛玻璃,这就是一眼真了。

2018“真银假币”袁大头鉴定

真银元钱面

2018“真银假币”袁大头鉴定

“真银假币”钱面

二眼假

有了一眼真的感觉,下一步就要看银的成色。

分析主要参数

钱币直径39,厚度2.5mm左右,重量26.5g左右,且薄厚一致。袁像银币是银:铜按89:11制作,此混合物的比重在10.2左右,体积完整,重量也不会错了。

看银色

老银元色泽润白,柔和不刺眼。虽然银的光泽很强,对光的反射率为95%,但由于币面长期氧化和磨损,光多被散射,看上去不刺眼。假银元币面无此磨损,如婴儿的面目, 光泽反射极强、极亮,刺眼有“贼”光。打个比方, 假银元币面如无划痕的新玻璃, 老银元如毛玻璃。

听声音

真银元音色平和,清脆有转音, 音长可达3秒。须知纯银是啪嗒声,而纯铜声则尖高刺耳,银铜89:11组合后理应既有软的声音又有清脆之音才对。

假银元之音(只谈真银假币) 尖高,主要是刚加工未能膨胀,内应力未释放的结果。也有的音长能达6-7秒。但是只听音是不能鉴定银元的。

使用鉴定器

检验真假银元,鉴定器有一定辅助作用。使用时需注意:凡吸不起的一定是假银元;真银元一定可以吸起来翻身。但能翻身的可不一定都是真银元,因为先期制造的真银假币不含铁,所以吸不起来,有鉴定器后造假者掺了一点铁,所以就能吸翻了。因此, 鉴定器只能参考,不能完全靠它判断。

三眼老

老是指老包浆、老面儿、老边齿。

老包浆

老包浆是一层均匀、稀薄、稳定的氧化层加上色泽(黑、红、黄、绿等)丰富的油汗状的生物堆积物。真币包浆在放大镜下是充满诗意的,是鲜活的,而假包浆的目的是把币面盖住,怕露真容,其色调(多为深色,黑灰为主)单一,浅薄,常伴有化学味道(油、烟、酸味等)。经过酸或火的作假银元,币面死寂,字及内齿处无油汗状堆积物,如有也极薄,无立体感。且经酸经火,被烧的象一片焦土,毫无生机。这一点和真包浆区别很明显。

真包浆与币面结合十分紧密,不宜去除,假的用手一搓就掉

真包浆无论色泽还是分布一定很自然,其分布一般中心轻四周重,有自然过渡,且与文字及纹饰关系不大。如果有文字处有,无文字处无则值得怀疑。假包浆往往色泽不对,或分布不合理。

2018“真银假币”袁大头鉴定

真银元的传世包浆

“真银假币”的传世包浆

顺便说一下锈,真的生坑银元往往布满绿锈,其锈呈墨绿色,该锈从银元内生出,很结实,很硬,俗称有根,指甲抠不动。而用酸蚀伪造的假锈很疏松, 有些呈粉状,色鲜发翠,指甲用力一刮就掉。生坑绿锈是真银元的身份证明,但从品相上讲,锈也不宜太重,以罐装的生坑薄锈为上品。

2018“真银假币”袁大头鉴定

真银元的锈

2018“真银假币”袁大头鉴定

“真银假币”的锈

老边齿

鉴定银元边齿是重中之重。边齿在当初制造银元时就是防伪关键,假银元可以把面做的很好,但边齿始终不过关,这是我们鉴定的重要依据。

首先,真银元边齿要与面垂直,大致均匀,深浅一致,压的要深,一般呈梯形,不能有锉痕。边齿宽窄精度过高则假,因为当时工艺水平达不到。现在的真银假币由现代机械精密制作, 边齿宽窄精度极高,想做的差点都不好办到,这是工艺使然。其次,银元经过长期流通,边齿被磨得光滑圆润且有许多磕碰痕迹,每个齿都有很多自然磕碰。交接面与边齿的交接处磕碰痕迹也很明显,但光滑不割手,不能有加工的直斜坡或锉痕,否则必假。三是真银元的银子经过高压处理, 边齿密度很大,齿壁坚挺,高倍镜下强光亮点集中,凹齿内有雕刻痕迹(凹齿内一道或多道直线状刻痕)。假币齿上散光一片,齿壁无力, 凹齿内无雕刻痕迹。高倍镜下假币凸齿上往往有絮状突起, 凹齿内有金属碎屑,边齿不是太浅就是有错齿,凸齿边如刀裁一般的锋利或带毛刺,这是工艺粗及没有流通的结果。真银元凸齿上也有雕刻痕,只是流通中磨没了,如鉴定原光币,这是一个鉴定依据。而假币为了掩盖其边齿的毛病,往往用脏东西全部填满凹齿,看后令人作呕,极不舒服。

2018“真银假币”袁大头鉴定

真银元的边齿 “真银假币”的边齿

银元的边齿有多种,如鹰洋齿、“T”形齿、宣三齿、橄榄齿、直齿、齿中齿等,不同品种往往配不同边齿,有相对固定的搭配。实践中应慎重鉴别。

“真银假币”的特征我总结了8点: 一是边齿浅,不呈梯形,多为直齿,齿宽精度极高。二是声音尖高。也有的经过校音达到低沉,但较长。三是没有流通痕迹或作了但太少不自然。四是币面上无机铸纹。五是凹齿内无雕刻痕。六是重量一般达标,但直径常稍大,约大0.5mm,也常稍厚。七是无包浆的亮度高,有包浆全包,深暗色为多。八是压力小,清晰度不够,细节不到位,致使银元人物面部平,凹凸感差,内齿软,根部不净,字口也软等。

四眼版

要熟悉各种版别特征。银元版别一般人不精通,专业人员也有疏忽的时候,收藏时更应仔细区别。我们在有一定的收藏经验后会发现,真银元存在小毛病是在所难免的,如美玉之微瑕,遇到时不可轻率地以假论处。如边圈弱打、地张上有流银点(流银点决不能在字与地张的交界处)、个别内齿不正、字重压(出现双道)、币面有细线状(模具裂痕造成)突起等。一个模具大概可以加工两万个银元, 模具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银元有不美观之处,这是模具(细线状)和冲压工艺(流银点)所致。银元不能有人工痕迹,如明显锉痕,同向拉丝等,这就可能是假的了。

最后强调一下,对新手而言,鉴定银元的唯一办法是多看真钱,熟记真钱基本特征,仔细甄别,切忌捡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