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龍成第五版吳邪,《盜墓筆記》混亂的IP開發還能玩兒多久?

朱一龙成第五版吴邪,《盗墓笔记》混乱的IP开发还能玩儿多久?

作者|少女N

《沙海》尚未播完,《盜墓筆記》又有新動作。

8月16號《盜墓筆記重啟》正式官宣,朱一龍將在劇中飾演吳邪。該劇由優酷出品,南派三叔總監製和總編劇,張起靈、胖子等尚未公佈選角,但相信又會是一輪大換血。

如果不算《愛情公寓》大電影“亂入”的袁弘版,朱一龍已經是繼李易峰、鹿晗、秦昊、侯明昊後第五版吳邪了。此前他剛剛憑藉網劇《鎮魂》成為“流量”新貴,此時官宣,也再次印證了《盜墓筆記》誰紅選誰的傳統。

朱一龙成第五版吴邪,《盗墓笔记》混乱的IP开发还能玩儿多久?

鐵打的“盜筆”,流水的演員

《盜墓筆記重啟》根據南派三叔的小說《重啟之極海聽雷》改編,講述的是吳邪、張起靈、胖子“鐵三角”在十年之約結束、退隱雨村之後,重新為親情、友情,踏上冒險之旅的故事,是《盜墓筆記》的後傳故事。

2015年6月由歡瑞世紀、愛奇藝聯合出品《盜墓筆記》季播劇開播。次年8月,李仁港執導、鹿晗、井柏然主演的電影版《盜墓筆記》上映。同年7月電視劇《老九門》登陸東方衛視周播劇場。沉寂一段時間後,2018年《盜墓筆記》季播劇第二季宣佈啟動,《沙海》7月於騰訊視頻獨播。

直至本月《盜墓筆記重啟》官宣演員,《盜墓筆記》影視化開發之路已經走過3年多,“優愛騰”三大視頻網站均分得一杯羹。

朱一龙成第五版吴邪,《盗墓笔记》混乱的IP开发还能玩儿多久?

《盜墓筆記》影視劇數量雖不少,但派系龐多。目前來看,除《老九門》和《沙海》彼此間在演員和劇情上可關聯外,其餘幾部都屬於重起爐灶,自立山頭。演員陣容、製作班底全部推倒重來,各自劇中原創的角色和設定也不再延續。

《盜墓筆記》季播劇李易峰版吳邪不僅呆萌青澀,還是動不動就“上交國”的耿直青年。到了《沙海》吳邪變成了滄桑精明的中年秦昊。這之間的轉變尚且可以用時間流轉、世事變遷來解釋。

然而從故事發生的前後順序上看,《重啟》的故事在《沙海》之後,演員的選擇上朱一龍卻比秦昊小了10歲,這波操作就比較清奇了。

《盜墓筆記》原著小說每部作品既能獨立,又靠主線相互牽連,但影視劇之間卻無法達成一條統一的主線,內容完全割裂,後果就是重蹈原著“挖坑埋不上”的覆轍。

朱一龙成第五版吴邪,《盗墓笔记》混乱的IP开发还能玩儿多久?

版權分銷混亂 《盜墓筆記》最終會被玩兒壞嗎?

《盜墓筆記》混亂的影視開發,傷害的是粉絲的感情,直接損害的是《盜墓筆記》IP的價值。

《沙海》開播前幾集,彈幕裡刷滿了“李易峰、楊洋去哪兒了”。秦昊好不容易憑藉精湛的演技逆轉了口碑,成為粉絲心中滿意度最高的吳邪,馬上又要受到號稱“演技派流量”朱一龍的威脅。官宣之日熱情轉發的粉絲有之,拒不接受的粉絲亦有之。

不僅演員頻繁更換,《盜墓筆記》影視劇的質量更是參差不齊。《盜墓筆記》季播劇劇情注水嚴重,特效也一言難盡。影版強行賣腐和蒼白幼稚的劇情最終豆瓣評分僅4.7。《老九門》前緊後松,不幸爛尾。《沙海》痛定思痛,在選角和製作上下了苦心,但此時的粉絲已被傷透了心,加上後期劇情疲軟,評分勉強維持在6.9分左右。

朱一龙成第五版吴邪,《盗墓笔记》混乱的IP开发还能玩儿多久?

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歸根結底是IP版權的分銷混亂。原本自成一體的原著,被拆分給不同的幾家公司:2013年《盜墓筆記》1—9部六年的電視改編權被歡瑞世紀買斷,季播劇播出後卻惡評不斷,遭到全網聲討。《沙海》選擇與騰訊合作,《盜墓筆記重啟》又投入優酷的懷抱……

不同公司對演員的選擇有自己的考量,製作水平和水準也不盡相同。頻繁更換陣容,對觀眾的耐心是一種考驗。而《重啟》官宣後,有粉絲在網上聲討故事的“情節、人設、文風與前幾部嚴重斷層”,影視化的條件並不成熟。《沙海》原著尚未完結也進行了拍攝,近期風波不斷的影版《愛情公寓》,竟然也被授予了《盜墓筆記》版權,種種不太負責的行為,也難怪給粉絲一種“圈錢”的感覺。

朱一龙成第五版吴邪,《盗墓笔记》混乱的IP开发还能玩儿多久?

其實,作為國內最早進行影視開發的IP之一,《盜墓筆記》的號召力確實一年不如一年了。

從今年暑假《沙海》的播出效果就能看出端倪。季播劇開播時微博段子手傾巢出動,影版十億票房也算當年暑期檔的佼佼者,《沙海》儘管在口碑上實現了突破,但熱度遠不如前。

上線34天累計播放量26.4億,在《延禧攻略》《如懿傳》等宮鬥戲的夾擊下,更是毫無還手之力,不復當年的風光,只能不溫不火的播完。

朱一龙成第五版吴邪,《盗墓笔记》混乱的IP开发还能玩儿多久?

從近些年南派三叔的種種動作不難看出其佈局“盜墓筆記宇宙”的想法,但從目前的效果來看與國外的“漫威宇宙”、“DC宇宙”相去甚遠。

國內的IP熱來的快降溫也快,在n個版本的吳邪背後,還有n版胡八一,n版方木,n版秦明,《鬼吹燈》《心理罪》《法醫秦明》等國內幾個系列大IP,都存在版權混亂,分銷開發的問題。

縱觀海內外,無論是漫威系列、《指環王》系列、《哈利·波特》系列,國外在IP影視開發上的從一而終、高度統一和精益求精都是國內IP需要加強學習的地方。

對於系列IP的開發不能只貪圖眼前利益,“短平快”的開發模式最終只能損害IP的價值。選擇優秀的製作團隊,有步驟有計劃的開發,遵循原著,尊重粉絲,才是能延長IP的生命力,實現價值的最大化。

行業觀察|趨勢分析|精彩劇評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