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嗎?不在;忙嗎?忙

我最怕的有三種:

  1. “在嗎?”

  2. “忙嗎?”

  3. 直接發個表情。

比這三種更可怕的是,只有以上這些,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在嗎?不在;忙嗎?忙

收到這樣的信息,我手都有點抖,摸不清對方的套路,不知道該如何回覆。

問“在嗎”究竟是要幹什麼呢?我還以為這是沒有智能手機時代的QQ標準開場白呢,畢竟那時候溝通需要先確認對方是不是在線,現在絕大多數人的微信都在線吧。那“在嗎”究竟問我是在不在哪個地方呢?

並且無論在不在,打開微信都能看到消息,有事說事就好,在或不在,都不影響發送消息不是嗎?並且不知道對方到底有什麼事,還真是不敢隨意回覆。萬一是借錢呢?

最有意思的一次,我二十分鐘後看到消息,回覆“我來了”,對方沒回音,過了半個小時又問了我“在嗎”,真遺憾我又是延時看到的,等到我再次回覆“在”之後的第二天,對方再次問我“在嗎”。中間過去了十幾個小時,然而我最後還是不知道他找我什麼事。

這是什麼遊戲?不停的確認你在嗎在嗎,但就不說實質內容,真是急煞人也。

問“忙嗎”這種,更是讓人心焦,你說該怎麼回答?平時大家都挺忙的,要是告訴你很忙,顯得不近人情,拒人千里之外。要是說不忙呢,又不切實際,如果回覆了不忙,是不是意味著接下來不好拒絕對方的請求呢?

還有二話不說,發表情包的,是不是節奏不對?對話還沒開始就表情包大戰?

以上三種開場白,真的是讓人接不住,不怕你用任何形式開始,最怕你說完開場白就保持沉默。微信畢竟只是個溝通聯繫的工具而已,真正能讓我們連通起來的是溝通的內容,只要你簡單問候,說明來意,給對方時間回覆即可,就是這麼簡單。何必把它變成讓人猜不透的謎題呢?

在嗎?不在;忙嗎?忙

或許正是因為微信等即時溝通工具太過於方便,讓我們產生了一種錯覺:當你想聯繫某人,只需點開某個手機軟件,幾秒鐘發送完消息就萬事大吉,而對方花幾秒鐘回覆不過是理所應當的事。我們能即時性的發送消息,所以也期待著對方能即時性的秒回,這種期待本身就是一種不合理的需求。

但我們常常是迫不及待的,認定了自己發送的消息就應該得到"秒回"的待遇,認定了既然我可以及時觸達你,你也應該同樣快速回應我。如果內心有這種期盼,只會加劇你的焦躁。不是對方做得不到位,因為這本就不是一種必須的要求,是我們自己在不合理的需求之下暴露了內心的不安全感、控制慾和過度的路徑依賴。

對方沒按照自己的期望快速回應,會讓我們覺得無所適從,無法確定是沒收到還是不想回,心裡惴惴不安、躁動難耐,時不時就要查看手機,如果達到了忍耐的時間極限,甚至會懷疑,是不是手機沒網了?於是你重啟軟件,咦?還是沒回應,無奈之下,你再發一條"在嗎",心裡的失落一點點蔓延。

沒收到回覆讓你無法踏實做事,左思右想對方為什麼不回覆,歸根結底是因為懸而未決的不安全感。就像天氣預報下雨卻沒帶傘,外出後卻記不清是否鎖好了門,你把跟手機另一端的聯結當成了一種必需品,稍有缺失便難以承受。

這也是我們人際交往模式的一種折射,只不過體現在社交網絡當中,不加區分的要求對方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步調來行事,一旦撲空就覺得十分洩氣,甚至有些惱怒,"他為什麼不回覆呢?明明他剛剛發了一條朋友圈,應該看到了我的消息啊"。 在嗎?不在;忙嗎?忙

遇到這種情況,也沒什麼特別的原因能解釋,只是因為對方發那條朋友圈比回覆你的消息更重要,發朋友圈就是他當時更迫切的需求。忽略總有其原因,這個原因就是你沒那麼重要而已。

如果你單方面默認對方一定要按照你期望的時間回覆,這就是一種無形的控制枷鎖,因為對方並沒有與你達成共識接受你的規則啊。

真的有急事需要聯繫,社交軟件並不是最好的選擇,電話的即時性更強、溝通更清晰,相同時間內能傳達的信息更豐富,還可以得到及時的回覆。為什麼沒有選擇電話溝通呢?

如果連對方的電話都沒有,那說明你們的關係還沒達到能交換電話號碼這種更私人的程度,所以真的沒什麼必要要求對方如何;如果有電話而不打,那是你個人對微信等社交軟件有著過度的路徑依賴,寄希望於一個社交軟件能解決你全部的溝通需求,這是一種慣性,其實也是一種惰性。

當然,我們都懷著美好的願望,希望自己重要到足以讓任何人放下手邊的事情來回應自己,但是現實中,我們不也常常是那個沒有秒回信息的人嗎?無論是哪種人際溝通途徑,無論是線上聊天還是線下見面,能給人留下回旋和冗餘,才是最基本的尊重和善意。

在嗎?不在;忙嗎?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