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頭戴和田玉冠的赤炎少帥,你還好嗎?

最近《琅鋣榜2》的熱播讓人在讚歎劉昊然的演技進步飛快的同時,也讓人回想起《琅琊榜》剛上映時我們被胡歌的演技再次折服情景......

胡歌飾演的林殊,以梅長蘇之名入京城時,頭束玉冠,以一介白衣的身份在這風雲殘卷的朝堂上,為靖王謀劃著天下,為赤炎軍力在梁帝當政時期爭取一個洗刷冤屈的機會!

那個頭戴和田玉冠的赤炎少帥,你還好嗎?

劇中,梅長蘇的三頂玉冠,就像是為他的溫潤如玉增添了幾筆光彩。佰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這就是梅長蘇的寫照。

那個頭戴和田玉冠的赤炎少帥,你還好嗎?

在霓凰郡主招親時,林殊在皇宮後庭遇到了被責罵的庭生,他一眼認出了那是祁王的遺腹子,他開口為他辯護,還蹲坐在庭生身旁詢問他是否願意與他學習讀書,頭戴玉冠,用手肘支撐著身體。較矮的玉冠帶有一點菱角,就和他的性格一樣隱忍但不代表可以任人擺弄,一切都在細節中訴說著他不再是當初的赤炎少帥,現在的他只是一個玩弄權術的書生而已......

那個頭戴和田玉冠的赤炎少帥,你還好嗎?

在蘇府,梅長蘇在為靖王謀劃著未來,作為一個可以左右朝局的謀士,他冷靜、睿智,穩重,事情的發展彷彿像是在他腦中演練過無數遍一樣,他可以掌握一切。略高、帶有波浪花紋的玉冠表明了他的內心依舊是當初那個為國家出征,在梅嶺廝殺的赤焰少帥,現在不過是捨棄武力,改用智慧來達到目的而已.....

那個頭戴和田玉冠的赤炎少帥,你還好嗎?

在他和譽王、太子爭鬥時,他是不平靜的,祁王的事是他心中的痛,他接受不了現在的朝堂只有這兩個只懂得互相爭鬥的皇子,接受不了梁帝寧願自己的皇位被這樣的皇子接替,也不願相信祁王,可能這就是帝皇多疑吧......所以他的玉冠換成了這樣偏凌厲型的,他不能把他的劍鋒露出來,但他想告訴世人,世上還是有人願意為祁王辯白的......

那個頭戴和田玉冠的赤炎少帥,你還好嗎?

這三款玉冠的原材料都是和田玉,這在古代可是製作玉璽的材料,看來我們的江左盟宗主還是很有錢的!

那個頭戴和田玉冠的赤炎少帥,你還好嗎?

這玉在秦始王統一時期就因產於崑崙山被稱為“崑山之玉”,後又因位於“于闐國”被叫做“闐玉”,直到清朝光緒九年設立了和田直隸州之後,才有了“和田玉”的美稱。

那個頭戴和田玉冠的赤炎少帥,你還好嗎?

清朝時期,和田玉可以說是風靡整個朝野,連民間也十分流行。乾隆甚至斥巨資從距京萬里之外的新疆採集重達萬斤的巨型玉材,不惜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耗時三年將其運回京城,雕刻成了“大禹治水圖玉山”。

這個中國玉器史中用料最多、器型最大、路途最遠、耗時最久、費用最昂貴的和田玉雕工品就此完成了!

那個頭戴和田玉冠的赤炎少帥,你還好嗎?

那個頭戴和田玉冠的赤炎少帥,你還好嗎?

那個頭戴和田玉冠的赤炎少帥,你還好嗎?

但是這種溫潤的玉在林殊身上卻一點都不違和,就像是和他融為一體似的。

他不是一個君子,他會為了達成目的甚至利用自己,但他的內心仍然有一團無形的火,那團火一直在燃燒。這樣的林少帥,一塊和田玉他怎麼可能駕馭不了?

那個頭戴和田玉冠的赤炎少帥,你還好嗎?

他對一件事的專注程度,那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態度,就像我之前幫襯過的一家叫儀木的原木手串批發廠,也是盡全力的打磨每一顆原木,每一串手串都是經過嚴格把工的......

記得當年一位少年為了百萬將士的冤屈,不惜改頭換面,只為安息這些亡魂,只為自己可以為父帥、祁王哥哥、赤焰軍吶喊出:我們是清白的!

那個頭戴和田玉冠的赤炎少帥,你還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