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亞運會上馬拉松男子組上演的腥風血雨,才知這枚銅牌來之不易

從結果來看,榮獲銅牌的中國選手多布傑看起來只是比冠軍慢了26秒,但縱觀整個42.195公里來看,

這可謂是一場中日兩國馬拉松,從教練到選手,從戰術到實力之間的一場全面戰爭!

比起平時的全球各項馬拉松比賽而言,奧運會、亞運會這等代表國家的大賽,其競爭激烈程度反而更甚,可以說完全不顧成績,只爭名次。

回顧亞運會上馬拉松男子組上演的腥風血雨,才知這枚銅牌來之不易

從比賽一開始,我國選手董國建與多布傑一直很好的貫徹賽前教練佈置的戰術,跟好領跑的日本選手園田隼人。

回顧亞運會上馬拉松男子組上演的腥風血雨,才知這枚銅牌來之不易

一直到半程為止,第一集團互相之間都咬的很緊,包括了日本選手井上大仁、園田隼人,36歲蒙古老將巴特奧奇爾,埃塞俄比亞裔巴林選手Abdi Abdo以及中國選手董國建、多布傑。期間,井上大仁曾嘗試過加速甩掉眾人,但均告失敗。

回顧亞運會上馬拉松男子組上演的腥風血雨,才知這枚銅牌來之不易

半程用時:1小時10分41秒

從這裡細節可以看出,比賽時狀態更好的是井上大仁,也為後半程的突發狀況埋下了伏筆。

30公里過後,園田隼人主動“放棄”追求成績,採取削弱對手的戰術,故意進行變速跑來擾亂其他選手節奏,這樣突然加速的變化讓中國選手董國建措手不及,掉出了第一集團。此時多布傑仍緊跟日本選手,而短暫調整後的Abdi Abdo再次跟上並超過日本選手,處於領先地位。

回顧亞運會上馬拉松男子組上演的腥風血雨,才知這枚銅牌來之不易

兩小時剛過,埃爾哈桑猛地加速,第一集團的選手中只有井上大仁跟了上去,二人幾乎以百米衝刺的速度開始了對冠軍的爭奪。中國選手多布傑與日本選手園田隼展開第三名的爭奪。

回顧亞運會上馬拉松男子組上演的腥風血雨,才知這枚銅牌來之不易

最終中國選手多布傑在最後1公里頂住了壓力,以2小時18分48秒的成績奪得季軍,捧得一枚銅牌,成績僅比冠軍慢了26秒。

回顧亞運會上馬拉松男子組上演的腥風血雨,才知這枚銅牌來之不易

回顧整個比賽,選手們的“勾心鬥角”發生在30公里後半程,而多布傑正是看準了這一點,當天始終跟在隊伍後方儘量保存實力,最終利用後程衝刺能力強的優勢,超越園田隼人獲得銅牌,並創造了中國男子馬拉松選手首次登上亞運會領獎臺的壯舉。

這種馬拉松戰術在國際大賽中很常見,因為冠軍只有一個,而且關乎國家利益,所以很多同一國家的運動員會幫忙“打掩護”,犧牲成績,力保獎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