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雙子星對決!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山大學vs華南理工大學

羊城雙子星對決!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山大學vs華南理工大學

學科評估是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佈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進行整體水平的評估。學科評估是學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開展的非行政性、服務性評估項目,2002年首次開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輪。

第四輪學科評估於2016年4月啟動,按照“自願申請、免費參評”原則,採用“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估體系在前三輪的基礎上進行諸多創新;評估數據以“公共數據和單位填報相結合”的方式獲取;評估結果按“分檔”方式呈現,具體方法是按“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前70%的學科分9檔公佈:前2%(或前2名)為A+,2%~5%為A(不含2%,下同),5%~10%為A-,10%~20%為B+,20%~30%為B,30%~40%為B-,40%~50%為C+,50%~60%為C,60%~70%為C-

羊城雙子星對決!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山大學vs華南理工大學

比歷史

羊城雙子星對決!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山大學vs華南理工大學

中山大學(Sun Yat-sen University, SYSU),簡稱“中大”,由孫中山先生創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是中國南方科學研究、文化學術與人才培養的重鎮。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後,原中山大學文理院系與嶺南大學文理院系合併,組成新的中山大學,中山大學入主原嶺南大學校址康樂園。 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中山大學。

羊城雙子星對決!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山大學vs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的辦學歷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至20世紀30年代乃至清末時期。作為組建基礎的中山大學工學院源於1931年成立的中山大學理工學院,1934年8月建立,9月隨中山大學整體遷入廣州石牌現華南理工大學校址辦學;華南聯合大學理工學院由1930年成立的廣東國民大學工學院和1940年成立的廣州大學理工學院合併而成。

1952年,華南理工大學(前華南工學院)正式組建,由當時的中山大學工學院、華南聯合大學理工學院、嶺南大學工程方面的系科、廣東工業專科學校4院校為基礎,會同湖南大學、廣西大學、南昌大學、武漢交通學院(後併入武漢大學)、武昌中華大學(現武漢大學)、武漢大學等六個院校中與工科相關的專業組建而成,彙集了當時中南地區所有最為優秀的工科院系,奠定了華南理工大學深厚的工學學基礎;1988年,華南工學院更名為華南理工大學;

比師資

中山大學截至2017年5月,中山大學有專任教師356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841人,具有正高級職稱1451人,具有副高職稱1211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4人(含雙聘8人)、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含雙聘2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96人,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3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39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6人,“973”首席科學家(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20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2人,人社部“百千萬人才工程” 國家級人選36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19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92人,全國高校教學名師獲得者9名,衛生部突出貢獻專家24人。

華南理工大學截止2016年5月,有教職工4503人,其中專任教師2421人,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雙聘院士28人,千人計劃獲得者(含青年千人)19人,國家教學名師4人,長江學者2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2人。研究生導師193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80人)。國家優青人數17人。2016年,華南理工大學在第二批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人選名單中共入選8人,位居全國13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