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印度GDP會超過中國嗎?

西方媒體一直熱衷於炒作“龍象之爭”,多數情況下抑中揚印,其出發點無非是期望威脅性不大的印度成為其所謂"民主制度"的樣板點,以及對中國作為大國崛起的焦慮與恐懼心態的一種自我安慰;印度在與中國的邊境衝突以及幾次印巴戰爭後,民族熱情受到空前打擊與刺激,一直有強烈的趕超中國的夢想;而中國在過去幾十年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在印度身上往往又能看到自己過去的影子,加上歷史淵源,在地緣與歷史等方面的一些類似性,國人也喜歡和印度不自覺地進行比較,並獲得一種自豪感。種種原因,使得中印話題往往是炒作焦點,但很多人其實並不完整了解印度,同樣,很多印度人也不瞭解中國

前期有國外媒體宣稱在2050年印度GDP將超過中國。鑑於本人在印度N年的經歷,對這個國家有過一定的分析與洞察,藉此機會我分析下我的觀點。

  1. 政治管治模式。西方最喜歡忽悠印度人,將其民主列為發展的最大優勢,搞笑的是,很多印度人也真這樣認為。說實話,印度民主最大的好處就是將一幫七國八制、宗教信仰各異的幾百個土邦連在了一起,吵吵鬧鬧有個發洩口,國家形式上的統一基本得到保障,社會鬧歸鬧,但總體還算和諧,相安無大事,有點大事消起來也容易。除此之外,真的沒有看到其它對經濟發展的好處。社會貪汙腐化嚴重,其貪汙很有民主特點,賄賂也得搞定一幫人才行,搞定一兩個根本不管用,收錢還不一定辦事,屬於民主化的貪汙。此外印度的行政效率很低,因為非常看重民意,比如印度的釘子戶是很難對付的,老百姓的氣雖然出了,但對經濟發展而言不一定是好事,記得三星在印度有幾個項目的投資,結果被一幫農民因為徵地的事情鬧黃了,同時也導致交通基礎設施等的建設等週期漫長,案例不可勝數。其司法效率也極低,曾經積壓了幾百萬件案件,實在處理不過來,有的人關押時間比實際需要服刑時間還長,沒辦法,直接特赦放走一大批。加上種族宗教信仰等問題,麻煩問題一大堆,有個印度兄弟算是個有識之士,說要是印度再來個文化大革命這樣的運動就好,社會全面重新洗牌,但是,顯然不可能。因此,從經濟發展角度來說,我認為印度當前的管治模式是存在缺陷的。

  2. 語言文化。從語言文化角度來說,其實印度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會印地語的最多,會英語的只有一億多,此外還有數百種語言,不僅發音,就連拼寫都不一樣,在同一個電影院,獨有不同語言版本的電影存在。這種情況下,各個邦對國家的認同其實是有限的,在受到外力影響的情況下,土崩瓦解不是不可能,很難形成像中國這樣的強大的統一的國家意志,集中力量辦大事,其實這句話挺正確的

  3. 人口資源。西方媒體往往喜歡將之列為印度的又一大優勢,畢竟發展製造業需要大量的低成本年輕勞力。可惜的是,印度雖然人口超過13億,但是真正能夠捲入到工業化過程的恐怕要少得多。印度的平均識字率只有大概60%(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識字率最高的幾個邦居然是共產黨執政的邦),字都不識,估計富士康都進不了。路邊總是有大量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的閒人,整天啥也不幹,吃飯只要幾爪硬硬的米飯加一些湯汁,人民幣估計一塊錢也就打發了,資源消耗極少,但產出也接近0,整個一殭屍,這種人我認為至少有10%以上。同時,大量婦女並不外出,勞動力又能減少一大片。坦率地說,真正合格的勞動力,遠遠比我們看到的數字要少,恐怕至少得打個七折。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隨著數字化、自動化以及智能化社會的高速發展,素質不高的人口可能還是個很大的累贅

  4. 基礎設施。這一點大家說得最多了,對於沒有去過印度的人來說,印度的基礎設施可能比你想象的還要差,關鍵是建設效率至少比中國慢N倍,以前在一個工地上看到一幫女人在搬沙子,每人頭上頂一個鍋,搬幾回休息半天,幾年後回去一看,發現那些人還在搬沙子。我認為,印度需要花50年能趕上中國15年的速度,甚至能不能趕上,我都有很大懷疑。

  5. 礦產資源。大家很少說這個,其實這是個很大的制約,只要和幾個大國比,印度算是資源比較貧乏的,石油絕大多數進口,煤礦也不太多,銅鐵算還好。總之,光憑這一點先天條件老和中國比就不公平,沒法比,先天稟賦差異太大啊,很難支撐其作為一個大國的工業化進程。全球的礦產資源已經被中國人大肆炒作了一把,估計這個地球的資源也很難像像支撐中國一樣再來支撐一把印度了

  6. 水資源與環境。很多人不理解這一點,其實這也是很要命的,當前印度水資源根本無法支撐其大規模發展。印度的水質是很差的,燒飯都不能用自來水,這些水往往是從河裡地下抽出來的,往往沒有處理過,吃了非拉肚子拉死你不可。即便如此,水資源仍然極其缺乏,很多小區的水是水車每天晚上拉來的,甚至很多小區包括新小區其實根本就沒有地下水系統。其實,印度的汙染比中國嚴重得多,嚴重得多,關鍵是大家都對此熟視無睹,並不覺得這是個汙染,臭水溝廢水廢氣到處都是,即使在所謂印度的花園城市班加羅爾也不例外。當前如此薄弱的工業水平汙染都是這樣,一旦大規模發展製造業會怎麼樣,說實話,我不敢想像

上面說了很多問題,很多人可能就會問了,難道印度就沒有優勢麼?當然有,比如印度的IT業、製藥業、部分服務也等等,做得還是很好的,但上面提到的幾點問題是硬傷,這些問題不解決很難解決印度大規模工業化,而工業化不發展,印度的優勢也根本發揮不出來。

拿印度的IT外包業為例,全球領先。但客觀地說,仍然處於產業鏈的較低端位置,美國人吃肉,給了一點湯給印度喝,乾的活喝也就是IT業的富士康,當然,富士康其實也挺牛逼的。光一個班加羅爾就幾十萬IT工人,錢也是賺了不少,一年1000多億美金(當然,不能和中國的製造業相比,不是一個體量)。但是,覆蓋面太小,拖家帶口算上,影響的人不過就是1000萬,根本無法帶動印度整體的發展。而且,其IT核心技術能力和中國比還是差距較大滴。有個印度人討好我說,印度人管理全球第一,中國人產品全球第一,我笑笑,沒搭話。可惜,一個不幸的消息是,這兩年來IT行業變化太快,雲化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架構新技術飛速發展,加上川普兄出招限制外來人進入,歐美好多活都開始不用外包,活開始採用本國人,一些印度公司考開始裁員,日子似乎也不那麼好過了。實事求是地說,印度在國際層面的服務業還可以,但光靠服務也對一個國家的支撐與拉動是絕對不夠的。

另外,也說說印度人的特質。總體而言,印度人民勤勞善良、吃苦耐勞,很多印度人還是相當聰明的,生意場上相當精明,雖然對物質的追求慾望不如國人,但衝勁也還是很足的。忽悠能力比國人明顯高几個臺階,比中國人更加好面子以及虛榮,非常善於表現,在談判桌上印度人絕對是不顧臉面,想說啥就說啥,這個方面很多國人就搞不定,中國人在硅谷老被印度人欺負,估計這也是個很大原因。總體而言,國人比較內向以及做實,但有時做事就需要張揚,說不上那個好那個不好,人家至少在歐美就混得風生水起,比如美國以及全球500強有大量高管是印度裔,當然,有部分原因可能是中國的精英很多都回國了,印度精英畢竟在國內的機會還是比較缺失的。

總體而言,考慮到印度的體量以及綜合潛力,未來會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對手,加入TOP5國家集團問題不大,但要說趕上中國,基於我前面提到的那些硬傷,只要我們不犯特別大的錯誤,不瞎折騰,基本可以斷定,估計現在活著的中國人是看不到印度趕超中國這一天的,當然,不要混淆概念,增長率例外,畢竟印度目前仍然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