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妃嬪脖子上佩戴的白布條,到底是什麼?爲什麼延禧宮略沒有


清代滿族婦女的圍脖以白絹為之,寬為數寸,長達數尺,使用時圍繫於頸項,挽結下垂。滿洲的傳統服飾,是沒有領子的,或者說衣領分開,男女裝都是如此,但是,在穿官衣的時候,除了夏季的伏天,會另襯上一件“領衣”或是戴上一條假領子,女便服也是如此,襯衣、氅衣都沒有領子,圍在脖子上的那個條形織物,實際上就是領子的功用。

這條白色的帶子稱為:龍華。載濤等《清末貴族生活》:“不用卷領,以圍脖手絹代之。”這個“圍脖手絹”便是那條織物。

我們看老照片,到了清末民初,女便服上逐漸出現了固定的領子,這種“圍脖手絹”就不再使用了,如果仔細看那些老照片也會發現,一般情況,女便服沒有領子的都圍“圍脖手絹”,而有那種固定立領的,都不圍。

慈禧太后有時候佩戴了龍華,有時候有穿了有衣領的衣服,便沒有佩戴。

太后的龍華通常是繡花最多,顏色是金色的,象徵她地位是後宮最高的。這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位分較高的妃子通常也會佩戴有紋飾的龍華,隨著級別的增加,龍華紋飾越來越複雜,做工也越精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