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鴻遍野!微信突然封殺,幣圈無眠!

哀鸿遍野!微信突然封杀,币圈无眠!

企業家智庫

前沿資訊、商界動態,為一個族群而生!

哀鸿遍野!微信突然封杀,币圈无眠!

綜合:21財聞匯

資料:中國基金報(chinafundnews)、每日經濟新聞(nbdnews)

8月21日,幣圈哀鴻遍野,一夜無眠!

突如其來地,一大批幣圈知名自媒體微信公眾號被封,一時間人人自危。

有多家媒體報道,一批涉區塊鏈內容微信大號,如金色財經網、幣世界快訊服務、大炮評級、TokenClub、比特吳、火幣資訊、深鏈財經等均顯示賬號違反《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並停止使用。

哀鸿遍野!微信突然封杀,币圈无眠!
哀鸿遍野!微信突然封杀,币圈无眠!哀鸿遍野!微信突然封杀,币圈无眠!
哀鸿遍野!微信突然封杀,币圈无眠!哀鸿遍野!微信突然封杀,币圈无眠!
哀鸿遍野!微信突然封杀,币圈无眠!

在這批被封區塊鏈公眾號中,包括每日幣讀、吳解區塊鏈等均位列新榜所發佈的“區塊鏈領域公眾號影響力排行榜Top50”

哀鸿遍野!微信突然封杀,币圈无眠!

他們為什麼被封?

按照微信官方的說法是,部分公眾號涉嫌發佈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賬號被永久封停。

恐慌情緒在蔓延。封號風波後,一些“倖存”的公眾號已經開始刪除此前與炒幣相關的文章。

不過,多個被停止使用的區塊鏈自媒體微信公眾號中,其相關連的網站、APP、小程序等目前都在正常運營,也有自媒體的轉世號(即小號)出現。

哀鸿遍野!微信突然封杀,币圈无眠!

監管在路上:北京最新發話

8月22日,柒聞網從消息人士處獲悉,北京市朝陽區金融社會風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了《關於禁止承辦虛擬幣推介活動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商場、酒店、賓館、寫字樓等地不得承辦任何形式的虛擬貨幣推介宣講等活動。

柒聞網就此向北京朝陽區金融辦求證,金融辦相關工作人員確認該《通知》內容屬實。《通知》中所留電話也與北京朝陽區金融辦官網聯繫電話一致。

哀鸿遍野!微信突然封杀,币圈无眠!

柒聞網向北京朝陽區多個酒店求證得知,國貿地區的多個酒店均已在上半年接到相關通知,不能承辦虛擬貨幣相關活動。一名酒店銷售表示,其酒店超過50人的活動均需向公安部門報備活動相關信息,包括活動主題、參與人數、公司名稱等關鍵性信息,需審查後方可舉辦活動。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發佈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中要求,對於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代幣融資交易平臺,金融管理部門將提請電信主管部門依法關閉其網站平臺及移動APP,提請網信部門對移動APP在應用商店做下架處置,並提請工商管理部門依法吊銷其營業執照。此後,包括火幣、OKCoin等多個虛擬幣交易平臺宣佈停止人民幣交易業務。

不過,上述平臺改頭換面,將註冊地和服務器搬遷至境外後,仍然主要面向國內市場從事相關活動。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今年1月曾再度發佈境外ICO風險提示。互金協會指出,隨著世界各國政府都注意加強對 " 虛擬貨幣 " 領域的監管,有的境外交易平臺可能會被所在國政府強制取締,有的境外交易平臺因存在明顯的合規風險已被限制訪問。在這種背景情況下,境內投資者轉向境外平臺參與交易將面臨一定的風險。

據財新報道,從接近監管人士處獲悉,這次被封的公眾號只是一部分,下一步還會繼續有所動作,部分重點自媒體APP也會被納入整治範圍。

自媒體參與割韭菜的合謀

區塊鏈的大火,離不開區塊鏈媒體們的推動。區塊鏈技術還未真正落地,一大批區塊鏈自媒體已經冒了出來,曾有閱讀量不到200的文章叫出10萬元的天價,而後開始陸續有區塊鏈自媒體融資的消息傳來。甚至還出現了一種說法是,一篇文章就可以影響幣價的漲跌......

行業熱,有錢賺,一向鍾愛借風口起飛的企業及外行人士思考著怎麼才能也去分一杯羹。

有大佬背書,有資本追捧,還要有媒體推廣,這是多數領域內新項目不可或缺的三要素。無疑,以媒體形態入局區塊鏈,無需翻越技術高牆,門檻最低。

Boss直聘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下半年,區塊鏈相關崗位招聘需求猛增,到2018年1-2月,區塊鏈相關職位招聘需求是2017年同期的9.7倍,發佈相關招聘需求的公司數量同比增長了4.6倍。

2018年1月,約有50個區塊鏈自媒體出世。很快的,接棒Papi醬、同道大叔,區塊鏈自媒體成立之後融資潮主角。界面梳理了2018年2月1日到3月6日的融資數據,34天時間裡,8家專業區塊鏈媒體拿到了融資。

哀鸿遍野!微信突然封杀,币圈无眠!

熱鬧背後,怪象叢生。今年2月8日成立的火星財經,在次月6日完成A輪融資,估值1.5億元人民幣。另外,在《新京報》的調查中,一位傳統財經記者開始做區塊鏈公眾號僅20天后就引來6位投資人上門,可是文章閱讀量還徘徊在三位數。

一位接近某知名鏈圈自媒體的人士介紹,“這個領域違法等灰色黑色地帶太多,傳統媒體很多都不會為這些虛擬幣或者不成熟的區塊鏈項目背書,行業就是想樹立一些發聲渠道。”

圈內人X先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在幣圈,沒有獨立的研究機構和評級機構,因為獨立賺不到錢。本質上都是自媒體,做內容,獲取流量,然後找項目方要錢。在這個市場上,最懂的是交易所,其次是項目方,最後是投資人。有一些公司不斷參加各種高逼格的會,不斷地做品牌,做LOGO,目的就是喊單。在它的公眾號裡以非常專業的角度,告訴人家,這個幣好,快來買,買了就漲。”

此外,一些在行業中已經有影響力的自媒體通過為虛擬幣或者區塊鏈項目撰寫推廣文章,提升項目估值,吸引投資人參與,然後項目方、交易所、自媒體共同參與“割韭菜”的分成。這些自媒體被稱為“賣水者”。“不少鏈圈自媒體負責人收入的一部分,就是靠虛擬幣項目分成來的。”

項目在“炒作”過程中,需要進行“市值管理”,各大內容平臺上的相關文章則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數字貨幣分析人士肖磊此前接受採訪稱,所謂“市值管理”,說白了即在代幣價格下跌時,項目方通過在“媒體”平臺發佈一些看漲信息的軟文帶動市場情緒,進而帶動代幣價格上漲。

新聞媒體作為信息傳遞的通道,往往被賦予真實、公正、客觀的屬性。但在目前的區塊鏈行業中,以金色財經、幣世界為代表的“媒體”紛紛被業內人士指責有償薦幣誘導投資人、以“私募”之名變相推介。

據稱,一些區塊鏈頭部“媒體”,月收入最高能到2000萬元-3000萬元。某非頭部的頭條號、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渠道的價格則比較低,單條報價在800元左右,雖然價格差異巨大,單月收入也能達到十幾萬。

另外,更有一些“媒體”直接收一定份額的代幣,上交易所之後,有‘韭菜’接盤,等到高位時直接清盤。

有專家提醒,目前幣圈中所謂的“媒體”其實不能算媒體,它們中絕大部分“無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無網絡出版許可,無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是典型的“三無媒體”,隨時有被取締的風險。

暴跌81.7%99%都會死掉?

2017 年,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迎來了暴漲的年份,兩萬美元的高位也創造了一個個財富自由神話。到了2018年春節,以3點鐘微信群為代表的大佬振臂高呼,彷佛一夜時間把中國拽入“區塊鏈元年”,資本,項目,媒體一擁而上。

據CoinMarketCap統計數據,過去一年交易量數據,最高點在今年1月5日,24小時交易量為661億美元。但到了8月19日,24小時交易量跌至121億美元,相較最高點跌幅81.7%。

眾多的跡象顯示,人類史上最大的投機盛宴可能已經到了曲終人散時了。

從2018年開始,比特幣價格從最高點的近2萬美元跌到目前6700美元左右,市值蒸發了2000億美元。比特幣之外,以太坊、萊特幣等主力加密貨幣也損失慘重,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的總市值在今年蒸發了6000億美元。

還有大量加密貨幣的歸零潮。

據每日經濟新聞,有業內人士坦言,“

泡沫實在太大了,市場自發調整,爛項目太多,很多都是批量生產。”

“有證券屬性的大部分會歸零。”加密貨幣分析師肖磊表示,“加密貨幣市場底層的技術是區塊鏈,但使用了這個技術並不代表這個東西有價值。”

“2014年、2015年,很多加密貨幣都歸零了,除了比特幣、萊特幣這種去中心化的沒有歸零。如果有加密貨幣能夠在這一輪泡沫破裂之後,有用戶數增長,能夠發展起來,那麼未來可能會形成一個很大的估值,證券屬性的加密貨幣可能有1%存活下來,99%都會死掉。

當時數以千計的“xx財經”、“xx區塊鏈”媒體正在淡出公眾視野,有很多已經不再更新,取而代之是“降薪”等新聞。有業內人士預言:“未來的 10-11 月將是區塊鏈媒體,交易所大量關門的階段。”

哀鸿遍野!微信突然封杀,币圈无眠!
哀鸿遍野!微信突然封杀,币圈无眠!

往期精彩回顧

哀鸿遍野!微信突然封杀,币圈无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