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暴露了諸多問題,是否又需要經歷一次變革了?

2011年有一部電影,叫做《飯局也瘋狂》。以搞笑的劇情,諷刺了目前的這個社會。

1.幸福是內心的感受

範偉在裡面飾演譚大師,譚大師有一句經典的話,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幸福與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

市場經濟暴露了諸多問題,是否又需要經歷一次變革了?


不管工作多累,壓力多大,生活多麼拮据,回家看到自家小寶寶的時候,有沒有一種喜悅湧上來?

看過電視劇《天道》的,對丁元英這個人物很瞭解。他資金被封,三年過著與世無爭生活,其心態又有幾人能做到?

2.人的心理活動,仍然脫離不了社會風潮的影響

人生在世,有所為有所不為,並非錢財是唯一爭取的東西。

然而市場規則下,金錢成為普天之下必爭的資源。

所以,有人為此鋌而走險,大量銀行壞賬、企業一家家暴雷、三聚氰胺奶粉、不合格疫苗、豆腐渣工程。。。

市場經濟暴露了諸多問題,是否又需要經歷一次變革了?


這種景象,正是應了電影裡“大老總”的一句話:這世道,還有幾樣東西是真的!這是這個社會相當不光彩的一面。

現實世界的風潮就是這樣,人們都習慣跟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做對比,煩惱自然不斷。誰家開的豪車、住的豪宅、名牌寶寶、蘋果手機。。。

3.社會風潮,需要有引導的教化

不管再有錢也好,再沒錢也罷,“一日兩三餐一張床足矣”。有這個富足心態,也算得到一份財富。

生活無限好,車子房子,都是升級的物質財富,不必因為這些而鬱鬱寡歡。

想想落後的年代,缺衣少食,也沒有阻礙廣大勞動人民的奮鬥熱情,勤勞誠實、樂於助人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市場經濟暴露了諸多問題,是否又需要經歷一次變革了?


法律,並不能引導人們向善,只能儘可能避免大惡的發生幾率。所以,只能寄希望於一場“教化運動”。

歷史上,曾經有過一次思想變革的教化運動,儘管被少數派利用而失敗了,也算是一種教化方式吧!

畢竟,如果變革不能形成潮流,是很難影響一個社會的。

現在,我們是不是有必要進行一場思想大變革呢?

這裡是「鬼穀神課」,解讀萬象,解碼智慧。歡迎評價與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