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兒童不愛看兒童片?

為什麼兒童不愛看兒童片?

文 | 郭超

暑期檔電影市場熱鬧非凡,但這份熱鬧卻不屬於國產兒童片。兒童片(非動畫電影)在電影院的排片表上依然表現慘淡。這在業內並非秘密,長久以來,兒童電影和少數民族題材電影、戲曲電影、農村題材電影一道屬於弱勢電影題材,在巨大的電影市場蛋糕中,處於陪襯地位。

為什麼兒童不愛看兒童片?

難道孩子們不愛看電影嗎?當然不是,如果國產兒童片佔領不了市場,國外的兒童片就會佔領。小學二年級的侄子對好萊塢動畫電影如數家珍,對國產兒童片卻興趣寡然。問他為什麼,答曰不真實,“離我的生活太遠了”。細究之下發現,不止他不愛看國產兒童片,他的同學好多也都是好萊塢、日本動畫的粉絲,對國產兒童片提不起多少興趣。

孔子說,禮失求諸野。拍攝兒童片的大人,或許也該聽聽作為觀眾的孩子們的意見。

為什麼兒童不愛看兒童片?

國產兒童片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不受孩子們的待見。好奇心驅使下,我查閱了兩個最權威的電影獎近十幾年的獲獎名單——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少兒童牛影片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眾所周知,這兩個獎項是中國電影兒童片的最高獎,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兒童片的最高水準,可以看作國產兒童片的風向標。

這一看,還真看出了些門道。先看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的獲獎情況。2004年以來,共有6部電影獲獎,分別是第24屆《上學路上》(2004),第26屆《寶葫蘆的秘密》(2007),第27屆《走路上學》(2009),第28屆《守護童年》(2011),第29屆《我的影子在奔跑》(2013),第31屆《烏珠穆沁的孩子》(2016)。單看名字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容我用一句話複述一下每部影片的主要內容。

為什麼兒童不愛看兒童片?

《上學路上》講述了寧夏同心縣女學生王燕為繼續上學自己想方設法籌集24.8元學雜費的故事。《寶葫蘆的秘密》講述了小學生王葆通過一隻能實現任何願望的寶葫蘆的幫助獲得成功,最終明白想要獲得成功和別人的認可,只有通過自身努力的故事。《走路上學》講述了生活在雲南怒江邊上的瓦娃和娜香姐弟倆,為了到江對面學校上學,不得不每天命懸一線、溜索過江的故事。《守護童年》講述了女警官薛子瑩與服刑人員孩子秦小亮之間超乎尋常的情感互動故事。《我的影子在奔跑》講述了單親媽媽田桂芳獨自撫養患有艾斯伯格綜合症(輕度自閉症)兒子修直的故事。《烏珠穆沁的孩子》講述了蒙古族兒童與一匹小馬駒共同成長的故事。

綜合下來,6部電影中,除了《寶葫蘆的秘密》和《烏珠穆沁的孩子》之外,其他4部電影似乎都可以歸結為苦難敘事。這不禁讓我想起最近以707分考入北大的女生寫的“感謝貧窮”的文章:“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這些影片感人、勵志,深具教育意義,值得孩子們觀看。但是是否離孩子們的生活有些距離呢?

我們再看看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少兒童牛影片獎的情況。中國電影童牛獎從2005年併入中國電影華表獎,從2007年以來的4屆華表獎,共評選出14部獲童牛獎的優秀影片。

為什麼兒童不愛看兒童片?

第12屆有3部,《網絡少年》(2005),講述了青年女教師索拉拉通過自己的愛心和網絡技術專長,引導學生擺脫網癮,重新認識網絡並回歸正常生活的故事;《隱形的翅膀》(2007),講述了不幸被高壓電擊中失去雙臂的花季少女刻苦自立,重新上學並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獲得好成績,取得進軍殘奧會資格的勵志故事;《兩個人的教室》(2007年),講述了一個退休老人和一個失去雙親的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學生的感人故事。第13屆有3部,《走路上學》(2009),參見前面;《男生賈裡新傳》(2009),講述了男生賈裡和他的同學在初二的學習生活中經歷的酸甜苦辣;《買買提的2008》(2008),講述了新疆少數民族鄉村的孩子為迎接奧運會組建足球隊,讓村民在奧運精神感召下建設家鄉的故事。第14屆有3部,《星海》講述了百年前音樂家冼星海的童年故事;《我們天上見》(2009),講述了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相互依偎的故事;《孩子那些事》(2010),講述了初出茅廬的班主任因材施教,與一群“問題學生”共同成長的故事。第15屆有4部,《我的影子在奔跑》(2013),參見前面;《有人讚美聰慧,有人則不》(2012),講述了一個離家出走的小孩如何去接觸另外一個家庭的故事。《全城高考》(2013)講述了一所百年名校的高三九班班主任帶領全班同學在高考衝刺階段發生的一系列決定學生命運的故事。《青春派》(2013)講述了男主角居然因失戀導致高考失利,回校園復讀,重新體會高考、愛情、友情的青春故事。第16屆有1部,《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講述了一對心存隔閡的裕固族少年因尋找父親和家鄉,騎著駱駝在西部奇景中穿越千里的故事。

歷數這14部影片,《全城高考》和《青春派》嚴格說來應該不算兒童片,歸為青春題材影片似乎更為合適。剩下的12部影片,我認為,其中有6部屬於前面說的苦難敘事。(《網絡少年》《隱形的翅膀》《兩個人的教室》《走路上學》《我們天上見》《我的影子在奔跑》)

為什麼兒童不愛看兒童片?

電影應該反映現實,應該直面社會問題,但是反映苦難的兒童影片所佔的比例是不是有些高了呢?這個苦難敘事的比例(2004年以來金雞獎的66%,2007年以來華表獎的50%)是不是在以成人為主的電影中也難以達到呢?如此比例的苦難類影片,能夠提起孩子們對兒童電影的興趣嗎?

前幾年,有專家指出,熒屏的親情倫理劇進入了“三破一苦”(指破碎家庭、破碎情感、破碎婚姻以及家庭苦難題材)的怪圈。我們的兒童片是不是在某種程度上也陷入了偏愛某種苦難敘事的怪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