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心出精彩,刀刀現神韻

隨心出精彩,刀刀現神韻

小時候曾經有個夢想,渴望長大以後步入藝術的殿堂,人在世間最大的財富是精神生活的充實感,平時一個人做雕塑還是高研班跟老師同學一起做,都感覺特別愜意,一個人做作品時,我是完整的,和別人在一起做,只能是相對的完整,或多或少會受到別人的影響,我即孤僻又愛交際,但歸根結底,一個人做東西更好,可能一個人時我與藝術的靈魂更一些,可以與之共舞。

一件雕塑作品在靜默中,或在瘋狂的想象中醞釀,為自己而誕生,似乎有一種幻想意志,骨子裡不屈不撓,不願苟同。孫偉老師說我是外表看著溫順,內心狂野。我並且對於那種高度合乎理性的作品嗤之以鼻,認為那是一種庸俗的產物,我不喜言談,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我喜歡憑感覺活著,即“我喜歡”,“憑興趣”。

我認為做一個獨創性的人很重要,通過個人對於事物的理解來做雕塑,並有一個正確的尺度來衡量進入眼中的一切事物,它應該是健康的,真實的,鮮活的,不是被重新安排和被別人咀嚼過的,誰都知曉的藝術語言。同時更需要深入到自然界的內部去了解,瞭解各種形態所蘊含的造型想象和創意。藝術的本真是對其本質精煉的結果,自然界以其自身的偉大隱藏了其本質含義,需要對其探索,追尋“自然”的觀點並不是單純寫實,模仿照搬難免失之於對雕塑作品內在規律的把握能力。

有了有價值的思想,做的雕塑也就有了價值,這需要努力去探求,從傳統文化,從世界知識的寶庫中汲取,從自然界中的一花一木,一點一滴去感悟。

隨心出精彩,刀刀現神韻

做雕塑也二十多年了,從最初的石膏像臨摹到寫生,再到創作作品,漸漸體會到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前些年做西方雕塑較多,主要根據圖片臨摹,一直是考慮解決形的問題,做的好多人物也不知道姓字名誰,只是做個七七八八,西方傳統雕塑總體是一種模仿性的再現,以尊重模特寫實的情況下創作。正像朱尚熹老師說的要看到“形兒”,看到形體的空間縱深關係,“從曲陽做到新疆”,一路風光無限。

我們傳統的雕塑大體是寫意性的,是感性的“線”在流動,這可能是源於我們的祖先的思維方式,先人同樣是用我們這雙眼睛,卻在用和我們不一樣的意識來感知世界。他們可能覺得身邊的事物是神秘的,他們看到的太陽,月亮,山川,樹木等是神性的,萬物有靈,從不把一件事物看做是單一的,而是形象與內在的同一體,這些造型在巖畫和一些出土的器物得以呈現,發現的大量動物巖畫從表面看是一隻虎,一腔羊,一匹馬,其實先人在巖壁上雕鑿時,並非只是雕畫動物的本身形象,是在刻畫他們心中蘊含的寓意,或是圖騰崇拜,或者是祈求牲畜興旺。山西華縣出土的鷹尊,傳達的是一種權利的象徵。戰國時期出土的牛虎祭盤,則是體現出母愛的偉大,西漢石刻‘馬踏匈奴’,象徵著霍去病的戰功和所向無敵的英雄氣概等等。這些都以寫意的形式,包含著創作者的思想與感情,這些雕塑作品完成後呈現於觀賞者面前形成一個無形的“氣場”,有的似小橋流水,有的如大漠孤煙,有的讓人激情澎湃,有的令人寧靜致遠,也就是產生了意境之美。“意”是想法,“境”是境界,其相互融合,產生一個“情感場”。

“意境”一詞百度百科解釋是令人感受領悟,意味無窮,難以用語言闡明的意蘊和境界,形神情理的同一,虛實有無的協調,即生於意外,又蘊於象內。

王國維在<>談到“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我們創作時注意對物象內在特徵的把握,追求藝術的味道,也就是“神味”表達真摯的情感,劉勰說是“神與物遊”。

記得趙守詮老師在非遺班授課講到,真正的大廚不只是做飯烹菜,而是大廚品味,是在於掌握一道菜核心的東西,雕塑亦然,是對生活和自然萬物有一個深刻了解和認知,把自己的真感情與境界融合,傳萬物之靈。另外莊子的物化說,主張天人合一,應該是雕塑創作時的一種體驗境界,一種出神入化的境界,自然天成,無跡無痕。

雕塑者應該打開一面意象的世界,不是現實的純客觀的物理世界,而是一種客觀性與主觀性的高度統一,我們看到的象是主觀映象,象是有意之象,意是相中之意,存在於觀者內心的觀念形象,是有感而發,西方美學有“移情論”學說,解釋如----石頭從山上滾下來,是在敘述事物的狀態,石頭從山上迫不及待的滾下來,則是注入了人的情感。

隨心出精彩,刀刀現神韻

宗炳《畫山水序》曰“聖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象”也是在說創作時的不同境界,體現創作者的仁者之樂,與作品神遊,意境雖然不能說的很準確,但可以用心去揣摩,正如夏和興老師在高研班上創作課時講的“創作不可教也”。

雕塑的意境也可以天馬行空,潘毅群老師的頭像創作課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在潘老師的啟發下同學們腦洞大開,做出來各具韻味的自塑像,先是對自己的形象深入瞭解,而後毀我塑我,創造一個似我非我的自己。

最後我認為中國當代雕塑必須做到對傳統文化藝術的理解,正本清源,要有我們華夏民族的清澈脈絡,而不是進行模仿照搬別人的東西,更不應該是迎合市場,要尊重自己的內心感受,同時也不迷失在單純自我表現和技巧的賣弄中。

‘尚意’是我們的文化傳統,也是我的藝術主張,吸取傳統民族文化精神,抒發主觀情趣。隨心出精彩,刀刀現神韻。

(本文由王勇老師本人撰寫並提供,匠人百科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