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物體在燈光下顏色不如日光下鮮艷?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一幅彩色的畫,在室外自然光下顯得顏色非常鮮豔,飽和度很好,但在室內燈光下看起來色彩就遠不如在自然光下面那麼鮮豔了。在類似蠟燭這樣闇弱的燈光下看固然顯得昏暗,但有時即使在很亮的燈光下看,色彩也沒有那麼豔麗。這是咋回事呢?


先說一下顏色是怎麼產生的吧。我們對顏色的感知,實際上來自對光的感知,而光是一種電磁波,不同顏色的光代表不同頻率的電磁波。人眼可以看見的光波長度從380納米到780納米左右,對應顏色從紫色到暗紅色。光裡面包含的各種不同頻率成分組合叫做光譜。

太陽是自然光的光源,太陽發出的光在整個可見光波段有較為均勻的分佈。當太陽光照射到物體上之後,物體會選擇性地吸收一部分光,沒有被吸收的光則被反射出去。由於物質分子結構的不同,物體表面對各種波長的光反射率並不相同,因此就會出現某些波長的光被反射得較多,而某些波長的光被吸收得較多。被反射得較多波長的光就會使這種物質看起來呈現某種顏色。為啥物體在燈光下顏色不如日光下鮮豔?

大多數金屬會均勻地反射整個可見光波段的光,因此看起來呈現銀白色。而銅會反色較多的紅光,因此看起來發紅;而金會反射較多的黃色光,因此看起來呈黃色。同理,葉子發綠是因為葉綠素反射了較多的綠色光,而花發紅是因為花瓣反射了較多的紅光。

說到這裡,很多人會問了:如果光譜裡面本來就沒有某種顏色的光,那照射到物體上之後會是什麼情況呢?這其實很容易推斷,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光源中缺失了某種顏色的光,那物體根本就沒有光可以反射,那肯定也沒法看到這種顏色的光了。一個極端的例子:用紅色的光去照一個綠色的物體卻看不到任何綠色的跡象,就是這個道理。如下圖所示:

為啥物體在燈光下顏色不如日光下鮮豔?

為了表示光源對物體色彩顯示準確程度的能力,科學家們發明了一個稱為“顯色指數”的指標,它表示光源能準確表現物體本來顏色的能力。這個指數的最高值為100,越接近100表明越能準確顯示物體顏色。一般將顯色指數劃分為以下幾段:

90-100 1A 優良 需要色彩精確對比的場所

80-89 1B 需要色彩正確判斷的場所

60-79 2 普通 需要中等顯色性的場所

40-59 3 對顯色性的要求較低,色差較小的場所

20-39 4 較差 對顯色性無具體要求的場所

一般的燈光裡光譜缺失不會像上面例子裡那麼極端(紅燈區除外),不過也許遠比你想象的嚴重。以下面這個LED燈的光譜為例:

為啥物體在燈光下顏色不如日光下鮮豔?

從譜線可以看出,該燈光譜中有極強的藍光成分,而在藍色到綠色中間以及波長超過600nm的紅光波段有很多缺失,最高峰和最低谷相差達七八倍,這導致這盞燈對青色和紅色的顯色性很差。測量指標也可以看出,該燈顯色指數Ra僅為73.7。

這也不奇怪,這個燈的光源為LED,而LED發光原理是利用本來發出的藍光去激發熒光粉,發出比藍光波長更長的光,因此LED普遍會有較高的藍光峰值。而熒光粉也比較難在整個波段有較均勻的光譜,因此LED普遍顯色性都比較低。熒光燈、節能燈也是類似發光原理,因此顯色指數也都高不到哪裡去。

那麼,是不是所有的LED顯色性都很差呢?當然也不是。通過不斷改進熒光粉的成分,LED的光譜也越來越接近自然光,顯色指數甚至能達到98%,幾乎是滿分了。不過這樣做的代價就是成本的提高。一些對色彩辨別性能要求極高的場合,例如畫家作畫畫或者修復古籍,以前都需要在自然光下進行,而現在很多類似場合都逐步採用高性能LED來替代。下面就是國家圖書館用來修復古籍的LED光源的光譜曲線:

為啥物體在燈光下顏色不如日光下鮮豔?

從光譜來看,這個光譜從430nm到650nm光譜幅值較為均勻,低谷和高峰相差僅為一倍左右,因此光譜幾乎沒有缺失,顯色性非常好,高達97.8%。

從實際視覺效果來看,這兩盞燈有什麼具體的差異呢?把手機調整成固定的白平衡拍下兩張照片,對比如下圖所示:

為啥物體在燈光下顏色不如日光下鮮豔?

左邊為Ra=73.7的燈光下拍攝,右邊為Ra=97.8的燈光下拍攝。從色彩來看差別還是很明顯的,右邊的明顯比左邊要鮮豔,飽和度更高。而實際眼睛觀察時感覺差異更大,顯色指數高的燈光下各種物體色彩更加賞心悅目,主觀感受更加舒適,而且眼睛不容易疲勞。這其實也就是很多理工科學霸家長在給孩子選檯燈的時候把Ra值作為首選參數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