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陶瓷遇到唐卡

當陶瓷遇到唐卡

唐卡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工筆畫,其繪製之精度、構圖之繁複、品相之細膩、用時之長久都註定了它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當陶瓷遇到唐卡,依託千年濃厚的陶瓷文化和豐富的陶瓷技藝,將唐卡的內容用陶瓷來表現,這是一種創新。

近日,由北京天壇藝術館組織的“結緣⋅唐卡”陶瓷唐卡全國巡展-西藏站在犛牛博物館展出。北京天壇藝術館副館長董光介紹,陶瓷唐卡並不等同於簡單地把布面唐卡移植到瓷板或瓷瓶上,它是融合了喜馬拉雅藝術和東方陶瓷技藝的一種新型藝術形式。陶瓷唐卡的立體感要比傳統唐卡更具有視覺衝擊力,運用青花、鬥彩、粉彩、琺琅彩等各種陶瓷工藝,瓷瓶、瓷盤、瓷板、雕塑、雕刻等不同表現類型,都可以在陶瓷唐卡的創造中煥發無窮的生命力。

“我們所有的陶瓷唐卡都是在景德鎮燒製,景德鎮成百上千的工藝技術,我們挑選幾種用在唐卡上了。首先,我們得找畫工,按照傳統唐卡的內容,在絕對尊重宗教文化的基礎上,將其繪製到瓷板上,然後進行燒製,燒製一塊陶瓷唐卡得好幾個月的時間。”董光說。

讓董光和他們團隊慶幸的是,根據目前科技的發展,燒製過程的每一個步驟都是可以控制的,這就大大提高了燒製的成功率。(來源: 西藏商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