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等13市+雄安新區重點任務公布!涉及石鋼搬遷等

近日,河北省發佈《河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方案確定了行動目標、各市攻堅方向、重點任務。打贏“藍天保衛戰”,河北要這麼做↓↓↓

石家莊等13市+雄安新區重點任務公佈!涉及石鋼搬遷等

行動目標

到2020年,全省主要大氣汙染物排放量大幅減少;PM2.5平均濃度明顯降低,重汙染天數明顯減少,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全面完成“十三五”環境空氣質量約束性目標。

各市要立足退出“後十”,努力實現達標。石家莊、邯鄲、邢臺市力爭退出全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後10位,唐山、保定市力爭退出後20位,衡水、廊坊、滄州市確保持續向好、位次提升。

2018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較2017年下降6%以上,達到61微克/立方米;平均優良天數比率達到57.5%以上;PM2.5未達標城市平均濃度較2017年下降6%以上,達到64微克/立方米以下。

2019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較2018年下降5%左右,達到58微克/立方米;平均優良天數比率達到60%以上;PM2.5未達標城市平均濃度較2018年下降5%以上,達到61微克/立方米以下。保定市力爭退出全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後20位,唐山市力爭退出後10位。

2020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較2019年下降6%左右,達到55微克/立方米;平均優良天數比率達到63%以上;平均重汙染天數較2015年減少25%;PM2.5未達標城市平均濃度較2019年下降5%以上,達到58微克/立方米以下。石家莊、邯鄲、邢臺市力爭退出全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後10位,唐山市力爭退出後20位。

石家莊等13市+雄安新區重點任務公佈!涉及石鋼搬遷等

攻堅方向

冀中南太行山沿線通道方向

包括:石家莊、保定、邢臺、邯鄲市和定州、辛集市,屬空氣質量重點改善區。

該方向城市工業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化石燃料、交通運輸結構偏公路的問題嚴重,結構性汙染特徵明顯,區域汙染物排放總量較高,遠超過該區域環境容量,同時受太行山前地理區位及氣象條件影響,總體擴散條件不利,特別是秋冬季容易出現較大範圍重汙染天氣。該方向城市要立足於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深度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優化產業空間佈局作為主攻方向,結合大氣汙染源解析,緊盯汙染源頭,把加快推進清潔取暖、散煤治理、鋼鐵建材等重點行業去產能、工業企業退城搬遷和汙染治理、交通幹線繞城運輸及重型柴油車排放管控作為主戰場,嚴格管控揚塵和垃圾秸稈露天焚燒,綜合施策,集中攻堅,大幅削減汙染物排放。特別是要緊緊咬住採暖季重點時段,全力打好秋冬季大氣汙染治理攻堅戰,適當擴大錯峰生產範圍,嚴格落實強化減排措施,積極做好重汙染天氣應對,確保汙染物排放強度大幅降低。

石家莊等13市+雄安新區重點任務公佈!涉及石鋼搬遷等

中東部平原地區通道方向

包括:唐山、廊坊、滄州、衡水四城市群和雄安新區,屬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區。

四市產業結構、能源消費結構等略有不同,應結合實際分別明確攻堅方向。

唐山市工業汙染特徵顯著,SO2、NO2、CO年均濃度均高於全省其他城市,特別是CO、NO2兩項汙染物對綜合指數貢獻率高,屬典型的工業和機動車汙染排放,也是制約唐山市退出“後十”的關鍵因素。要把大幅壓減產能、優化產業佈局和調整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加強散煤治理作為主攻方向,強力推進鋼鐵、焦化、建材等行業退城搬遷和超低排放升級改造,大幅降低工業生產和運輸汙染排放,優化機動車過境線路,京唐港、曹妃甸港禁止接受集疏港汽運煤炭。

廊坊市產業結構總體偏輕,要在已有治理成果基礎上,把鞏固提升、深挖潛力作為主攻方向,鋼鐵產能全部退出,全域實現清潔取暖,嚴格揚塵管控,徹底整治“散亂汙”企業,把機動車汙染治理特別是過境重型柴油車管控作為重點。

滄州市石化、化工行業集中,特別是沿海地區成為汙染物排放集中區域,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顯著,要把清潔取暖、工業結構調整和空間佈局優化作為主攻方向,加快交通幹線繞城工程,重點開展散煤治理、涉VOCs排放工業企業汙染整治和交通運輸汙染綜合整治,堅決整治“散亂汙”企業,嚴格管控揚塵和垃圾秸稈露天焚燒。

衡水市要加大散煤治理力度,加強化工、醫藥等行業工業汙染綜合治理,減少二次氣溶膠前體物形成,加大“散亂汙”企業和中小產業集群集中整治;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大幅減少揚塵汙染。

雄安新區要進一步清理整治“散亂汙”企業,推動工業企業達標排放,積極推進清潔取暖,嚴控施工和道路揚塵,實現全域高質量、精細化管理。

石家莊等13市+雄安新區重點任務公佈!涉及石鋼搬遷等

北部燕山沿線方向

包括:張家口、承德、秦皇島市,屬空氣質量穩定改善區。

該區域汙染物排放總量相對較低,擴散條件較好,主要大氣汙染物濃度低於全省其他地區。

三市要立足於不同的城市功能定位要求,實現空氣質量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或更高要求。

張家口、承德市重點減少煤炭消費總量,加快清潔能源替代,按計劃有序退出鋼鐵產能,加大礦山關停整治力度,加強揚塵綜合整治。

秦皇島市要把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空間佈局和加強散煤治理作為主攻方向,重點加快重汙染企業搬遷,大幅削減鋼鐵、建材行業產能,調整優化港口功能佈局,實現轉型發展。

石家莊等13市+雄安新區重點任務公佈!涉及石鋼搬遷等

重點任務

《方案》確定了六方面,36條重點任務工作,保障“藍天保衛戰”,快來了解!

1、嚴禁新增鋼鐵、焦化、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產能,嚴防封停設備死灰復燃。

2、對排查出的“散亂汙”企業及集群,按照“先停後治”原則,實施分類處置。2018年,全面完成“散亂汙”企業及集群整治工作。2019年,進一步鞏固整治成果,開展排查整治追責問責專項行動,實現“散亂汙”企業“清零”。

3、2018年,力爭完成河北縱橫豐南鋼鐵退城搬遷;到2020年,完成首鋼京唐二期一步、石鋼環保搬遷、冀南鋼鐵退城進園、太行鋼鐵整體搬遷等項目。鼓勵焦化企業退出主城區;推進焦炭產能向五大集團(河鋼、首鋼、旭陽、冀中能源、開灤五大集團)、煤化工基地和鋼焦一體企業聚集。

環首都圈、環省會圈、張家口市等特殊環境敏感區、生態脆弱區域、主城區的水泥行業熟料和粉磨站企業,鼓勵企業通過兼併重組、減量置換等方式加速退出或異地搬遷改造,形成“燕山—太行山”一帶點式集聚。加快推進沙河玻璃企業退城進園,打造沙河、冀東玻璃產業聚集區;到2020年,沙河市主城區平板玻璃生產線全部退出,對退城進園實施搬遷的玻璃企業實行產能減量置換。

2018-2020年,完成省定40家重點汙染工業企業退城搬遷或關停。其中,2018年至少實施14家,2019年實施7家,2020年實施19家。

4、引導鋼鐵企業整合重組,重點支持河鋼集團首鋼集團2家建成特大型鋼鐵集團,推進唐山豐南遷安和邯鄲武安

地方鋼鐵企業實質性整合,力促形成3傢俱有較強實力和明顯競爭優勢的地方鋼鐵企業集團,做優做強10家左右特色鋼鐵企業,到2020年底,基本形成“2310”產業格局。

5、積極支持培育一批大型節能環保龍頭企業,培育一批高水平、專業化節能環保服務公司。

6、堅定不移推進“氣代煤”“電代煤”,“氣代煤”堅持“以氣定改”,確保安全施工、安全使用、安全管理,燃氣壁掛爐能效不得低於2級水平;加快農村地區“電代煤”電網升級改造。

7、深入實施燃煤鍋爐治理,全省基本淘汰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茶爐大灶以及經營性小煤爐。

8、完成散煤清潔替代的區域劃定為“禁煤區”,除電煤、集中供熱和原料用煤外燃煤“清零”。

9、2018年,壓減煤炭消費500萬噸。到2020年,煤炭消費總量較2015年下降10%;天然氣氣源幹線對我省分輸能力達到300億立方米以上。

10、2018年底前,唐山港黃驊港全面實行集疏港煤炭鐵路運輸。2020年採暖季前,唐山港、黃驊港的礦石、焦炭等大宗貨物原則上主要改由鐵路運輸。

11、發展清潔貨運,按照國家相關制度規定,對環保排放不達標的重型貨運車輛不予辦理道路運輸證;加大對重型貨車超載超限的執法檢查力度,嚴格落實“一超四罰”。

12、自2019年7月1日起,全省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

13、張家口、承德、秦皇島市完成國六標準車用汽柴油置換,全省供應符合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油和車用柴油。自2019年1月1日起,停止銷售低於國六標準的汽油柴油,實現車用柴油、普通柴油和部分船舶用油“三油並軌”。

14、

2018年,對環保不達標的有證露天礦山持續實施停產整治,不達標一律不得生產;對171處責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進行綜合治理。到2019年底,合法生產的露天礦山全部實現環保措施落實、汙染物達標排放,規範開採。

15、各設區城市全部建設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各市、縣至少建設一座符合要求的建築垃圾處理設施。

16、自2018年8月起,每月對各縣縣城建成區進行降塵監測,實行考核排名。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及雄安新區平均降塵量不高於9噸/月·平方公里。

17、加強城市和縣城建成區餐飲企業、經營商戶油煙排放監督管理,建成區禁止露天燒烤。

18、到2019年,全省各縣基本具備發佈3天空氣質量預報信息的能力。

19、細化應急響應措施,落實到企業各工藝、環節,按照“一業一策”“一廠一策”實施清單化管理,嚴禁“一刀切”式停限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