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臨沂崛起全國第一「板材之鄉」

臨沂是全國四大板材基地之一,義堂鎮是臨沂板材的發源地。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人造板生產基地,是全國聞名的“板材之鄉”,2011年臨沂市獲“中國板材之都”稱號。

蘭山區義堂鎮地處臨沂城西城鄉結合部,是全國重點鎮、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國家級建制鎮示範鎮、山東省重點鎮示範鎮、山東省發展改革試點鎮、山東省百鎮建設示範鎮、中國板材之鄉。2017年地方財政收入5.324億元,突破5億元大關,今年1-6月份,累計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237.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4.39億元。

改革開放40年,臨沂崛起全國第一“板材之鄉”

目前,全鎮共有各類木業加工企業4300餘家,年加工木材3000萬立方,生產膠合板、貼面板、科技木等9大系列200多個品種,在全國板材市場份額中佔1/4以上,形成了集鏇皮、壓板、制膠、設備製造、化工、物流等配套比較完善的產業集群。2018年上半年全鎮木業類企業完成產值376億元,佔全鎮工業總產值的81.3%。全鎮已有320家企業成功註冊了562個商標,通過各種認證368家,創建中國馳名商標1個(新港木業),山東名牌產品2個(千山木業、福達木業)和山東著名商標11個,擁有“千山”、“歡樂熊”、“藍B”等一批木業行業名牌產品。

改革開放40年,臨沂崛起全國第一“板材之鄉”

義堂鎮板材業發展到今天,主要得益於義堂黨委政府放手發展,積極扶持,實施了“放水養魚”的政策。同時通過招商引資,招優扶強,以外促內,促進了板材業的優化升級。但是板材產業發展仍存在產品層次較低、總體規模不大、創新能力水平偏低等短板。

今年以來,著力拆除散亂汙企業、破解工業圍城問題,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進木業產業轉型升級,努力把板材產業建設成為科技引領性強、產業集聚度高、市場輻射面廣,國內外有重大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加速出清”,釋放產業發展新空間。按照土地、環保、安全、質監等硬性指標要求,以土地徵收為手段,加大“散亂汙”企業治理力度,破解“工業圍城”困境,做好“騰籠換鳥”“退散進園”文章,倒逼落後產能淘汰、低效企業轉型轉產,將發展空間的開拓與產業結構的優化、經濟素質的提升緊緊連接起來。2018年,全鎮計劃拆除1200家散亂汙企業,徵收300萬平方米,騰出4500畝發展空間。先後啟動了國際商貿城片區、中央公園北片區、新港二期、總部經濟區等9大片區的拆遷清障工作,1-6月份累計完成徵收企業516家、民房1419戶,面積120萬平方米。

改革開放40年,臨沂崛起全國第一“板材之鄉”

“園區帶動”,領跑木業企業發展。規劃建設板材提升區和木業產業升級示範區,發揮示範園區“率先、帶動、輻射、示範”四個作用,實現“領跑木業企業發展,帶動全鎮木業整體轉型”的目標,加速實現產業集聚化。目前,福貓板式傢俱項目和新港木業已入駐板材提升區。格瑞恩新材料、美屹諾傢俱等項目擬入駐木業產業升級示範區,各項手續正加快辦理。

改革開放40年,臨沂崛起全國第一“板材之鄉”

“有中出新”,傳統動能煥發生機。加速突破傳統發展模式和產業結構的“路徑依賴”,支持企業加大投入、技術革新、流程再造、品牌塑造、設備升級,實行更加嚴格的環保、能耗、質量標準體系,促進企業揚棄納新,提升產業競爭力,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努力實現“老樹發新枝”,讓老企業煥發出新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