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夏文成散文:我只愛昭通大蘋果

今日頭條|夏文成散文:我只愛昭通大蘋果


有北京和上海的朋友在微信裡對我說,吃了昭通蘋果,就不想吃其他地方的蘋果了!這位朋友說的話並非虛言。不信你可以同時買幾個地方的蘋果對比著吃了試試看。

昭通的一些水果店裡面也擺著不少省外,甚至國外進口的水果,那些水果看上去光鮮亮麗,但吃起來卻不是那麼回事,要麼寡甜,要麼淡而無味,要麼果肉老而木。下面我想說的是,中國最好吃的蘋果在昭通,昭通最好吃的蘋果在大村。確切地說,在昭陽區舊圃鎮大村村的夏家灣子。其實這話不是我說的。我說的不具權威性,沒有說服力。這是一位朋友向我多次轉述的昭通農業部門一位領導的原話。農業部門領導說那裡的農產品如何,不是信口開河,更不是空穴來風。管理和指導農業生產,是他們的本職工作,哪裡的農產品好與不好,他們應該是瞭如指掌,心裡最清楚的。因為他們要對蘋果的含糖量、微量元素等指標進行檢測。朋友說他找機會把相關數據要來,就更有說服力。

在昭陽區灑漁鎮三臺村有棵蘋果樹王,種植於20世紀40年代,迄今已有70餘年樹齡。與此對應的是,夏家灣子種植蘋果的歷史與灑漁鎮三臺村、白鶴村同步。也就是說,夏家灣子是昭通引種蘋果最早的地方之一。在我剛記事時,村西就有大片的蘋果樹林,當時較大的蘋果樹直徑就大約有20餘釐米,我們可以隨意攀爬而沒有絲毫晃動。遺憾的是這些果樹由於樹體老化或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一棵棵相繼死去。如今取而代之的是遍地的紅富士,而非當年的金帥蘋果、紅星蘋果。言歸正傳。夏家灣子的蘋果汁多、脆嫩,甜蜜而不膩,讓人百吃不厭。而不是那種會讓人吃膩,或吃厭的寡甜,或寡酸,或者淡而無味。擺放在屋子裡,要不了兩天就滿屋生香。

蘋果大量上市的日子,走進夏家灣子,整個村子都是蘋果的甜香,真可謂走進了一個甜蜜的村莊。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水果以及其他土特產也是如此。要說明昭通大村為什麼好吃,得從大村的土壤和氣候說起。先說昭通的“大氣候”。昭通地處烏蒙山區,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屬中溫帶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署,年溫差較小,晝夜差較大,光照充足,雨量適中,光、熱、水資源豐富,有利於果品固型物和糖分的形成。大氣環境較為清潔,工業汙染較小,土壤多是黃壤、黃棕壤、紫色土、水稻土、呈酸性,是蘋果生長的優良沃土。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和生態優勢,造就了昭通蘋果肉質細脆、甜酸適度,汁液豐富,風味濃郁,清香怡人的優良品質。為此,中國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在《全國蘋果區劃意見》中,把昭通定為全國蘋果生長最適宜區。據媒體報道,經過多年積極探索、培育和發展,昭通蘋果產業已逐步走上規模化、優質化、特色化產業發展之路,並初步形成了品種優良化、種植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集約化、經營產業化、營銷品牌化、服務系列化的蘋果產業發展新格局。

昭通蘋果先後榮獲中國南方優質蘋果生產基地、中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銀質獎、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參展農產品金獎、農業部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國家工商總局授予地理標識證明商標等諸多榮譽。在山東煙臺舉辦的2016中國蘋果品牌大會上,昭通蘋果又榮獲 “2016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蘋果區域公用品牌”,成為我國南方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蘋果區域品牌。

作為昭通蘋果大家庭成員之一的大村蘋果,更是擁有更加獨特的地理和氣候優勢。大村村隸屬於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舊圃鎮,地處舊圃鎮南邊,距舊圃鎮政府所在地13公里,昭通城西南約15公里的山灣裡。屬於城郊丘陵山地地帶,土壤大多為風化土和黃土,富含有機質和鈣磷鉀等微量元素。環形丘陵溝谷的地理條件,形成了冬無嚴寒,夏無酷署,年溫差較小,晝夜差較大,光照充足,通風好,雨量適中的十分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所以,大村村出產的蘋果就顯得格外甜脆可口、汁水甘美,咬一口滿口生津,營養物質異常豐富。尤其到了中秋節以後,蘋果熟透,蘋果核附近聚集了大量糖分,昭通人稱之為糖心蘋果,更是甜蜜非常,誘人食慾。

大村蘋果具有優良的品質,豐富的內涵、甘美的味道,因此,大村蘋果贏得了人們的廣泛歡迎,遠銷香港、東南亞及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大村蘋果有早熟蘋果,中熟蘋果和晚熟蘋果。早熟蘋果有神沙、201等,六七月就上市;中熟蘋果有金帥等,八九月份上市;晚熟蘋果有紅富士等,十月份以後上市。不論早、中、晚熟蘋果,共同的特點都一個字——甜。改革開放及土地承包到戶以後,蘋果樹也分配到各家各戶。農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和熱情得到空前的釋放,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紀初,夏家灣子蘋果(原來大村蘋果主城區在夏家灣子,現在全村都種蘋果,遍地都是蘋果)進入產銷兩旺的黃金時期。記得每到蘋果豐收的季節,夏家灣全村男女老少齊上陣,青壯年男女在果園摘蘋果,老弱病殘則負責在村裡打穀場包裝蘋果。

小山似的蘋果堆周圍坐滿了人,有的用量果器按等級分揀蘋果,有的用手帕大小的白紙將蘋果逐一包好,再放進專用蘋果箱的硬紙板格子裡。一個格子一個蘋果,極為講究。那時,村子裡,果園裡到處沸騰一片。買蘋果的、摘蘋果的、運蘋果的人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村頭的場院裡大小車輛堵得水洩不通。蘋果販子,經紀人四處亂竄,找農戶成片成園的訂蘋果,交定錢,生怕晚一步就沒自己的份兒。

受蘋果市場利好的刺激,村民們種植蘋果樹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家家戶戶都紛紛上山開荒種植蘋果樹,村邊的口糧地、自留地也全種上了蘋果樹。蘋果的旺銷,也帶動了其他行業的發展。有的果農放下鋤頭當起了蘋果經紀人;有的當起了蘋果商人,自己收購蘋果運到省外,甚至東南亞銷售;有的擺起了小吃攤,有的開起了飯館;有的當起了蘋果樹苗培育專家等等。當時,與我家不到100米之隔的地方就設置有個蘋果管理站,管理站常駐著一個從山東煙臺聘請來的身材高大的姜師傅,專門負責研究蘋果病蟲害防治及指導蘋果種植和管理。記得管理站門口設置有一個誘捕害蟲的裝置,一到晚上,姜師傅就把燈光打開,吸引成千上萬的蟲子飛撲而來,紛紛落入下面鍋中的水裡,起到無公害誘殺害蟲的目的。

每天晚飯後,到蘋果管理站看“飛蛾撲火”,與姜師傅聊天,成了村裡大人小孩樂此不疲的必修課。當年夏家灣蘋果的火爆由此可見一斑。由於晝夜溫差大,導致昭通蘋果外表略顯粗糙,大村蘋果也是如此,所以大家都把昭通蘋果稱之為“醜蘋果”。就像質樸憨厚的大村人。但這“醜”也是相對的,並非難看到你無法忍受的程度,而是沒有像其他地方的蘋果要套袋,要多打幾次農藥,以保證蘋果光潔粉嫩的外表。

而大村蘋果出於環保和健康的考慮,沒有給蘋果套袋(套袋的蘋果外表粉嫩,好看,果肉卻淡而無味)、儘可能少打或不打農藥,因此其外表就像飽經滄桑的大村人,面孔顯得有些粗糙。就像有的人喜歡塗脂抹粉,有的人喜歡素面朝天。塗脂抹粉的人,洗淨鉛華,可能會嚇你一跳;素面朝天的人,則可能有十足的內涵和底氣,不需要刻意粉飾。外表樸實無華的大村蘋果,只要你咬下第一口,絕對會忍不住咬第二口、第三口……吃了幾個,依然意猶未盡,讚不絕口!我喜歡吃蘋果,喜歡吃老家夏家灣子的蘋果。實在是因為大村蘋果總是讓你食之不厭,天天都想吃。

女兒上大學後,除了想家,就是想吃昭通蘋果和昭通洋芋,想得不行,沒法,我只好給她快遞一些過去。她說外地蘋果貴,卻不好吃。人們很早就發現,多吃蘋果有增進記憶、提高智能的效果。資料顯示,蘋果有“智慧果”、“記憶果”的美稱。蘋果不僅含有豐富的糖、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大腦必需的營養素,具有降低膽固醇含量,通便和止瀉,降低血壓等等的功效和作用。當然,我喜歡昭通吃蘋果的主要原因還在於蘋果甜美可口,可以充飢、解渴。

每次外出,我的行囊裡都要裝上幾個蘋果。在異鄉能夠吃上一個故鄉的蘋果,更是舒心爽氣,解饞至極。吃著蘋果,每每就會想起故鄉的許多人和事,吃出別樣的鄉愁。曾經應“微昭通”之約,我寫下的這首詩《昭通蘋果甜透了南高原》,其實很大程度就是寫大村蘋果,茲附錄於下,作為本文的結尾。有朋友說,她嚐遍天下蘋果\唯有昭通最甜。而我只吃昭通甜心蘋果每天早上吃一個,晚上再吃一個讓愛情一樣的滋味從舌尖,慢慢爬到舌根一股甜蜜的溪流流過喉嚨,流進胃的深處進入身體的每一個部分讓你的每一個細胞都是甜的每一個微笑都是甜的,每一個眼神都是甜的,每一句話都是甜的你走過的每一個足跡也是甜的。

因此,在昭通你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甜的,每一縷空氣都是甜的每一粒土都是甜的整個烏蒙山都是甜的,整個南高原都浸透了蘋果的甜昭通甜心蘋果的甜讓你無法拒絕,讓你一生只愛昭通蘋果,只吃昭通蘋果咬一口昭通蘋果滿口都是甜蜜的鄉情吃一口昭通甜心蘋果,你才知道原來人生,居然可以這麼甜。

作者簡介:夏文成,男,雲南昭通人,雲南省作協會員、昭通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有詩文800餘首(篇)刊於《詩刊》《中國藝術報》《星星詩刊》《北京文學》等近百家家各級報刊雜誌。有作品入選《2014—2015中國年度詩人作品精選》《當代傳世詩歌300首》《中國新詩精選三百首》《中國當代短詩選》《華語詩歌年鑑》等各種詩歌選本,曾獲昭通市文學創作獎,《人民文學》徵文獎、孫犁散文獎等全國性獎項。已出版詩集《秋風不會將大地搬空》《我是我唯一的行李》。業餘兼習山水畫,其畫作及其畫作評論文章被中國國家藝術網專題刊載,作品被雲南、山東、江蘇、福建、甘肅、廣東、北京、上海、寧夏等地的朋友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