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自己,我們不需要做完人

接納自己,我們不需要做完人

對一些不能改變的事情,與其像堂·吉訶德大戰風車一樣去糾結、一次又一次地去襲擊它,不如認識它們,理解它們為何存在,然後再談改變。

如果我們樹立了改變的信心,是不是意味著我們要將自己的過去全盤否定,而重新做人呢?是不是要完全拋棄過去那些多疑、敏感、神經質的特點,才能實現改變呢?

有這樣一個女孩,她剛剛參加工作沒有多久,就開始感到焦慮。她渴望做得非常好,但是事與願違。由於越是期望高,越是失望多,她自已將自己逼上了“絕境”.最後提出要辭職。

後來,她覺得自己沒有必要這樣緊張,應該放鬆自己。她想要自信地生活,於是給自己列下了五項軍規。

不允許自己懷疑自己的能力;

不允許一件事情沒有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就放棄;

不允許自己在他人面前情緒失控;

不允許自己對別人的作品有嫉妒、輕視的心理;

不允許自己晚上在日記中記錄自己敏感的心理。

接納自己,我們不需要做完人

這些對她而言,都是“徹底的改變”所必需的。問題是第一天可以做到,第二天就有點難以忍受這些軍規了,到了之後,她陷入更大的崩潰和新一輪的自我懷疑之中!

這個女孩想要改變的願望是好的,但問題是如果這樣全盤將自己否定掉,無疑增加了改變的難度,而這等於是給自己加固城門,如何才能突圍!

對此.沙哈爾老師說明:很多負面的情緒跟低重力一樣,它們都是人性的一部分,需要我們接受。如果我們能夠接受不良情緒,我們就可以從那些負面的情緒中得到一些東西;如果我們總是像上面的那個女孩一樣,不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那我們將要付出很高的代價。

這裡,沙哈爾老師說出了“積極地接受”這一原則。對一些不能改變的事情,與其像堂·吉訶德大戰風車一樣去糾結、一次又一次地去襲擊它.不如認識它們,理解它們為何存在,然後再談改變。

比如嫉妒這種情緒,幾乎每個人都有體會。儘管我們經常體驗這種情緒,但我們內心又不承認它。因為我們覺得嫉妒他人是一種不光彩的行為,我們抑制自己的嫉妒心,它卻會越燒越旺。其實,嫉妒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對待這種情緒。有這樣一個故事:

接納自己,我們不需要做完人

一群魔鬼和上帝爭奪人類的靈魂,於是到處引詩人。有一個修道士,對上帝十分誠實,進行很深。魔鬼們都下了賭注,看看誰能把他從上帝手中奪過來。於是魔鬼們輪番上陣,分別用名利、情慾、恐俱和死亡等來引誘、威脅這位修道士,但全都沒有得逞,個個無功而返。

魔王聽說了這件事,想顯一顯身手,就對這群魔鬼說:“仍們這些方法都大笨了,只能對付那些道行淺薄的人。遲到一邊去,看我怎樣對付他!”於是魔王走到那位修道士身邊,修道土正在進行禱告,魔王在他子邊輕輕地說:“你的同門師弟已經當上主教,你聽說了沒有?”

“呼”的一聲,修道士手中的聖經掉到了地上,他那原本莊嚴肅穆的面容剎那間變了顏色,早上了一屋陰影,魔王的詭計成功了。

魔王利用了人們普遍的一種心理——即使道行很深的修道士也不例外。但是修道士能否將自己的靈魂交給魔鬼,還是堅持信仰自己的上帝,這就要看他如何對待這種嫉妒心理了。如果他被嫉妒心驅使而做出謀害同門的事情,那麼魔鬼就成功了;如果他能馬上冷靜地意識到自己的修行無關別人的寵辱,看談魔鬼的話,那麼他就還是自己靈魂的主人。

對美好東西的嚮往和對壞東西的厭惡是我們自己的本能,在後面的課程中.沙哈爾老師還講到對熟悉的事物產生的厭倦、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也是我們人性中的一部分,我們要改變自己,就先要允許自己是一個普通的人,以及有各種各樣的情感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