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2年研究跟蹤了40多種貓科動物,卻發現鮮爲人知的祕密……

前不久,貓哥在基友的介紹下看了一部英國廣播公司BBC拍攝的貓片——《大貓Big Cats》,這部貓片是今年BBC的開年新作,拍攝了一些大型貓科動物令人著迷的新行為。

耗時2年研究跟蹤了40多種貓科動物,卻發現鮮為人知的秘密……

這部豆瓣評分高達9.5分的影片,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一方面,影片裡的貓絕對不是你擼得起的貓,而且,你也不敢擼!一不小心,那都有可能掉塊肉的。

耗時2年研究跟蹤了40多種貓科動物,卻發現鮮為人知的秘密……

裡面幾乎拍遍了所有的野生貓科動物,非洲獅、虎、美洲豹、金錢豹、獵豹、雲豹、雪豹、美洲獅、猞猁、豹貓、虎貓、漁貓、黑足貓、兔猻、藪貓、沙漠貓…等等數量將近40種。

耗時2年研究跟蹤了40多種貓科動物,卻發現鮮為人知的秘密……

另一方面,雖是你不敢擼的貓,但也有讓你把持不住,欲罷不能的瞬間,讓我們一起隔著屏幕感受一下。

耗時2年研究跟蹤了40多種貓科動物,卻發現鮮為人知的秘密……

耗時2年研究跟蹤了40多種貓科動物,卻發現鮮為人知的秘密……

耗時2年研究跟蹤了40多種貓科動物,卻發現鮮為人知的秘密……

耗時2年研究跟蹤了40多種貓科動物,卻發現鮮為人知的秘密……

看完這部貓片,感受著它們的一舉一動,被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帶入,你會發現,你對貓科動物瞭解的越多,就越被它們帶來的驚喜所吸引,不禁感嘆這種生物的神奇。

耗時2年研究跟蹤了40多種貓科動物,卻發現鮮為人知的秘密……

它們具有出類拔萃的反應速度。據資料顯示,蛇平均每次進攻時間在44到70毫秒之間,而貓的反應速度則是蛇的7倍。

其中,視覺是貓最為靈敏的五官感知。它們的視野廣度高達285度,脖子可自由轉動,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能採取各種攻擊和防禦的架勢。

耗時2年研究跟蹤了40多種貓科動物,卻發現鮮為人知的秘密……

貓科動物的敏捷,還表現在奔跑速度上。隨便列舉幾個,都算得上動物界的佼佼者。

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金錢豹”,也就是花豹,同屬貓科動物,時速也有70公里。

耗時2年研究跟蹤了40多種貓科動物,卻發現鮮為人知的秘密……

而最為著名的,當然是陸地上跑得最快的動物——獵豹。它們腿比較長、身體瘦,脊椎骨十分柔軟,容易彎曲,像一根大彈簧一樣。正是這樣的身體優勢,使它們自帶“起跑器”,在奔跑中,前肢、後肢都在用力,身體一起一伏,靈活性十足,平均時速高達115公里。

耗時2年研究跟蹤了40多種貓科動物,卻發現鮮為人知的秘密……

大型貓科動物如老虎、獅子,都有王者的驕傲。如果你背對它們,等同於自尋死路。就好像公牛對紅布的反應一樣,這種背對姿勢會讓貓科動物誤以為你在“挑釁”,從而誘發捕獵天性。

耗時2年研究跟蹤了40多種貓科動物,卻發現鮮為人知的秘密……

論敏捷的反應、高速的奔跑速度以及王者之姿,貓科動物的這些屬性,和“亞洲飛人”蘇炳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蘇炳添在2018年世界田徑室內巡迴賽德國卡爾斯魯厄站男子60米決賽中,以6秒47奪冠。而那次的起跑反應,僅用了0.134秒。

8月25日至26日的亞運會男子100米比賽期間,蘇炳添一直給自己“起跑感覺不是很好”的心理暗示下,從預賽的0.154秒升到決賽現場的0.143秒。

耗時2年研究跟蹤了40多種貓科動物,卻發現鮮為人知的秘密……

論奔跑速度,在亞洲黃種人中,舍蘇炳添還有誰?從2015年,蘇炳添在美國尤金跑出9秒99的成績,到今年的狀態正佳,兩次跑出9秒91,追平男子100米的亞洲紀錄,他用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來代言亞洲速度。

耗時2年研究跟蹤了40多種貓科動物,卻發現鮮為人知的秘密……

論王者風範,更是當仁不讓!在8月26日的雅加達,蘇炳添在亞運會男子100米項目上,以9秒92的成績,為我國拿下了百米賽跑的亞運冠軍。

耗時2年研究跟蹤了40多種貓科動物,卻發現鮮為人知的秘密……

這一次打破亞運紀錄,直逼亞洲紀錄9秒91,是實力所在,更彰顯了亞洲100米賽跑的王者之姿!

過線的精彩時刻,既寫下了新的個人奇蹟,又向全亞洲展示了中國體育健兒的矯健身姿和巔峰狀態!

耗時2年研究跟蹤了40多種貓科動物,卻發現鮮為人知的秘密……

此次斯柯達與蘇炳添的合作,不僅是速度的體現,也是品質的契合。在賽道上,蘇炳添始終把每一次比賽當作全新的戰鬥,不斷超越自己,給觀眾帶來驚喜,這種不斷突破,積極進取的精神也充分詮釋了斯柯達為用戶創造驚喜的品牌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