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起學區房的你,拿什麼拯救孩子的教育

幾年沒見老同學張良,前些天同學聚會遇上,險些沒認出來。

怎麼也不能把當年的鮮肉“小張”,和眼前這個微微佝僂、髮際線令人擔憂的“老張”聯繫起來。

不過聊起近況,他一句話就把同情的目光變成了豔羨:“前年買了套學區房。”

張良這套“老破小”房齡幾乎趕上他自己,面積不足30平,均價卻逾10萬。

夫妻倆和雙方父母拿出所有積蓄,又找親戚朋友借了點,七拼八湊了100萬首付,好歹是向東城區挺進了150米。

這還不算佔家庭總收入40%的月供。

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他女兒上的公立小學也只能算“還可以”。

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還得上各種培訓班補習班,加上這些開支,夫婦倆幾乎是月光的節奏。

可儘管如此,張良還是此志不渝,痛並快樂著。

無獨有偶,閨蜜A的兒子到了上小學的年齡。

作為一干朋友中的“成功人士”,A經過幾年打拼成為外企中層,和職位相當的老公順利躋身“中產精英”行列。

讀書工作都不甘落於人後的A,當然也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作為朋友圈有名的雞血媽媽,A從孩子上幼兒園就開始未雨綢繆。

託遍了人脈,花了一大筆“擇校費”,孩子面試家長面試,好一番折騰,總算把兒子塞進了國際學校。

被問起“擇校費”到底是多少,A伸出一個巴掌。

我倒吸一口冷氣,A嘆息:“多少人肯出錢還進不去呢!”

國際學校每年學費近30萬,不算各項額外開支,此外還得應付家委會五花八門的義務工作。

這些都還好,最難以適應的是從雞頭到鳳尾的巨大落差。

兒子的同學非富即貴,五百強高管是標配,他們為了近十萬的海外遊學費用撓破頭的時候,兒子的富二代同學和父母坐著破冰船去南極。

“你的孩子在動物園看獅子,人家的孩子在非洲大草原看獅子,”A苦笑道,“人跟人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可對於當初的決定,A仍舊無怨無悔:“層次和眼界到底不一樣。”

轉眼之間似乎每個人都在為孩子的教育而焦慮,一提起幼升小、學區房和孩子教育,為人父母的個個有一肚子辛酸,未婚的則日常恐婚恐育。除了金字塔尖的一小撮幸運兒,大概誰也不能倖免於難。

到了這時候你才明白,“中產”和“精英”只是層比紙還薄、一戳就破的遮羞布。

更多既買不起學區房,更沒錢送孩子上國際學校的偽中產、真普羅大眾,難道就註定與優質教育無緣了嗎?

事實當然不是如此,以下幾點每一位家長只要有心都可以做到,不需百萬年薪,也不需千萬學區房,卻是行之有效的“自救”良方:

1. 端正心態,別把你的同儕壓力轉嫁給孩子

學區房該不該買?國際學校要不要上?答案要根據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而定。

在作出決定前,不妨先問問自己,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否成比例?

相信每個家長都會說“為了孩子好”,然而仔細一反省,你“雞血”的原因或許來自攀比心態和同儕壓力:

同事買了學區房,我也得買,不然我就是擼瑟;

表姐的孩子上了私立學校,我的孩子也得上,不然我就是擼瑟;

鄰居家的孩子考滿分,我的孩子考70,我簡直是擼瑟中的擼瑟……

沒有哪個愛孩子的家長願意讓孩子淪為攀比和秀優越的工具,但是浮躁的社會風氣確實會讓我們迷失教育的初衷,一個不慎就會落入窠臼而不自知。

請反覆提醒自己,教育是為了培養孩子完善的人格,賦予ta適應社會的能力——除此之外的“教育”都是耍流氓。

更嚴重的是,攀比帶來焦慮,你的焦慮情緒會傳染給孩子,在他人格形成的重要階段造成嚴重不良影響。

在對孩子說出“我是為你好”之前,請先說服你自己。

2.勤于思考,拒當“含辛茹苦”的懶家長

想必沒有哪個家長肯承認自己是個懶惰的家長。

你早晨六點起來做早餐,忙了一早上把孩子送去學校,又趕去公司打卡;

晚上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沒顧上喝一口水就開始檢查孩子作業;

休息日,你早沒了休息日,陪著孩子轉戰各個培訓班、補習班;

更不用說你還為了還學區房的房貸拼死累活、當牛做馬,不感動中國簡直說不過去。

然而現實是,你只能感動自己。孩子非但不領情,還越來越不待見你。

每個成年人都知道,努力未必會有回報,努力錯方向更是南轅北轍。

可是到了教育孩子這件事上,許多家長卻忘了這一點,出了力就要求孩子用成績回報。

別再用戰術上的勤奮掩飾戰略上的懶惰,多停下來反省和思考,孩子需要的究竟是什麼,這樣你的努力才會產生價值。

3.不斷學習,把教育當成一門終身學問

你是合格的父母嗎?

90%以上的父母大約都會回答是。

如果換個問題,你學習過怎麼為人父母嗎?

能作出肯定回答的或許就所剩無幾了。

事實上,沒有人天生會當父母,在孩子的每個身心發展階段,家長都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

學習方式多種多樣,閱讀權威教育專家的著作、利用碎片時間閱讀公眾號文章都可以豐富你的理論知識,讓你更“擅長”當家長。

與孩子及時溝通和交流也是學習的一種,再多的理論也需要在實踐中總結經驗。

4.給孩子一個可以長期陪伴的學習禮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也,物也!想要給孩子優質的教育,首先要創造有利於安心健康學習的外部條件,一款優質的學習桌,可給孩子的學習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帕默學習桌可調節高度,伴隨孩子從學前到高中的學生生涯,給孩子長期陪伴。

買不起學區房的你,拿什麼拯救孩子的教育

隨著孩子近視率的高度增長,以及駝背現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會考慮給孩子購買學習桌。帕默學習桌的理念與寶爸寶媽不謀而合,就是讓孩子擁有健康生活。

但是購買了學習桌就可以保證孩子不近視、不駝背嗎?顯然不是的,學習桌只是器物,只是防止孩子近視,預防駝背的一種工具。根據孩子的成長曲線,及時調整學習桌椅的高度,也是不可忽視的!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才能利用好這個利器呢?如何平衡孩子不斷增長的身高與學習桌椅的高度呢?

方法一:嚴格按照國標指定高度調節桌椅匹配高度, 這樣調節最簡單,最方便,也是最省事的。

買不起學區房的你,拿什麼拯救孩子的教育

在這裡說明幾件事情:

1)國標《學校課桌椅功能尺寸》標準(GB/T 3976-2002)是2002年發佈,2003年實施,至今已經14年時間了;

2)國標裡面身高是一個範圍,不針對某一個確定身高;

3)每個孩子的身高比例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方法二:一些寶媽反饋的經驗之談

1)先調節學習椅高度:將學習椅降到最低高度,讓孩子以正常的坐姿坐在椅子上,臀部完全坐在椅子上,同時腿部可以自然打彎。此時根據孩子腿部情況(打彎角度、雙腳是否可踩實)調節學習椅的高度。

2)調節學習椅的靠背:根據孩子的背部與靠背的距離調整靠背(有的學習椅是通過前後移動椅座調節的),讓椅背剛好能夠頂到孩子背部,如果孩子年齡偏小則可能需要使用靠背等物品。

3)調節學習桌高度:當調整好學習椅高度之後,讓孩子坐正,雙臂自然垂直,然後抬起小臂,肘部呈90度。此時從肘部水平線加一拳頭的距離,差不多10公分左右,此高度即桌面需要調節的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