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快遞員:貓頭鷹夜晚精準捕獵「送貨」回家


意大利蒂羅爾,一隻灰林鴞急衝直下,迅速捕捉到一隻田鼠,並精確將晚餐送到了鳥巢家人的口中。

灰林鴞是一種中等身形的貓頭鷹,在歐亞大陸的林地普遍分佈。面龐之上有一偏白的"V"形。下身淡色,有深色的條紋,上身褐色或灰色,已知11個亞種。

灰林鴞為橙棕色或黑褐色,上體暗灰色,呈棕色與褐色斑雜狀,外側翅上覆羽外翈棕白色,在翅上形成顯著的棕白色翅斑。下體白色或皮黃白色。胸具細密條紋和蟲蠹狀斑。

灰林鴞主要棲息于山地闊葉林和混交林中,尤其喜歡河岸和溝谷森林地帶,夜行性,主要以齧齒類為食,也吃小鳥、蛙、小型獸類和昆蟲,偶爾在水中捕食魚類,在夜間是以視覺及聽覺來捕捉獵物,飛行時保持寂靜。

灰林鴞一般在樹孔中築巢,並會保護鳥蛋及雛鳥。灰林鴞不遷徙,有高度的區域性。灰林鴞是夜間活動的猛禽,主要獵食齧齒目。

灰林鴞會從高處俯衝來捕捉獵物並將整個吞下。夜間以視覺及聽覺來捕捉獵物,飛行時幾乎沒有聲音。灰林鴞能夠捕捉較細小的貓頭鷹,但年輕的灰林鴞有可能反被雕鴞、蒼鷹或狐狸等獵殺。

灰林鴞由於它的夜間習性及怪異的叫聲,人們往往將它與死亡及不幸相聯繫。

多數貓頭鷹一樣,由於灰林鴞的羽毛表面較軟,因此飛行時幾乎沒有聲音。它與同區域其他貓頭鷹在身長大小、外觀及翼展上有差異。烏林鴞、雕鴞及長尾林鴞有著相似的外觀,其中雕鴞的體型最大。

一隻灰林鴞叼著田鼠回家。灰林鴞的聽覺比人類的強10倍,可以只憑聽覺就能在夜間獵食。不過滂沱大雨卻會影響它們的聽覺,雨季時往往令它們難於獵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