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電影宇宙MCU的起源:從瀕臨破產,變賣版權到重新煥發生機?

這個故事開始在1939年,德國以入侵波蘭拉開了在歐洲戰場的序幕....(誒怎麼好像有點不對勁,我們這裡是寫動漫的不是寫歷史的,這個開頭有點扯,我們扯回正題),同時在美國本土,馬丁·古德曼建立了漫威的前身:“時代漫畫公司(Timely Pubilcations)”,隨後斯坦.李先生(漫威的靈魂人物)作為古德曼的親戚加入了公司,並擔任出版社主編一職,協同傑克·科比和喬·西蒙一同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雲變幻創作了90%的漫威經典角色,儘管對面的DC在40年代之前已經創造出了“超人”以及“蝙蝠俠”這些火爆的超級英雄角色漫畫,但是漫威仍然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迎頭趕上:“美國隊長”,“神奇四俠”“蜘蛛俠”等角色也在當時大放異彩,漫威甚至一度趕上並超越了一直壓在自己頭上的大山:DC漫畫。

漫威電影宇宙MCU的起源:從瀕臨破產,變賣版權到重新煥發生機?

創始人馬丁·古德曼拿著當時美國隊長的漫畫稿

漫威電影宇宙MCU的起源:從瀕臨破產,變賣版權到重新煥發生機?

當時的美國隊長漫畫

到這裡,我們開始慢慢進入主題!在上世紀的80年代,漫威和死對頭DC紛紛經營困難(當然是DC先陷入困境,當時的DC還準備向漫威拋售自己的一大堆漫畫角色,當然了,漫威當時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當時就拒絕了DC的這一請求)。經過長時間的艱難度日,終於,在1989年漫威被美國的華爾街之狼羅恩·佩雷曼以八千五百萬買下。然而這並不是一個美夢的開始,相反是開始了新的噩夢。91年讓漫威上市,(目的簡單粗暴!圈錢!),在漫威各個角色未像今天般讓人熟知的情況下(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IP)就開啟了一系列的卡牌,餐廳,主題樂園等商業模式,結果顯而易見,也就是慘不忍睹的失敗,1993年年底漫威股價下跌60%,跌入了瀕臨破產的田地。恰逢這又是電腦技術開始突飛猛進,好萊塢準備迎來第二春的一個年代,一向都比漫威節操少一點的DC,已經先人一步把“蝙蝠俠”等漫畫角色的電影版權賣給了時代華納,看起來收入不錯的樣子。佩雷曼兩個眼睛開始泛起貪婪的紅光,先後將綠巨人的電影發行權賣給環球影業;將鋼鐵俠和美國隊長的電影發行權賣給派拉蒙;700萬美元將蜘蛛俠的電影版權賣給了索尼影業,260萬美元將X戰警系列電影版權賣給了20世紀福克斯,並讓漫威享有該系列電影2%的全球票房分成。至此....漫威基本只剩下了半條命,該賣的賣了,自家英雄的版權在這個好萊塢90年代開始的黃金時代卻四分五裂,

漫威電影宇宙MCU的起源:從瀕臨破產,變賣版權到重新煥發生機?

《X戰警》讓福克斯在2000年全球收穫了36億的總票房成績,而漫威僅僅收穫分成一億不到,這讓漫威真正體會了苦果的滋味,接下來還有索尼的《蜘蛛俠》三部曲也讓索尼收穫25億美元,至於索尼與漫威當時的具體協議是否有分成就不得而知了。

漫威電影宇宙MCU的起源:從瀕臨破產,變賣版權到重新煥發生機?

X戰警系列為20世紀福克斯帶來36億總票房

漫威電影宇宙MCU的起源:從瀕臨破產,變賣版權到重新煥發生機?

蜘蛛俠3部曲為索尼帶來全球25億的票房

在華爾街之狼佩雷曼先生繼續找尋英雄版權購買下家的同時,悄悄地另一個人物出現了:那就是來自於來自TOY BIZ公司的阿拉德,曾高瞻遠矚說過漫威的這些角色都是能夠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美國極具創意精神的人,在漫威申請破產重組的空隙中,慢慢通過收購股份獲得了漫威公司的一些話語和主導權,使得這家公司不再是佩雷曼的漫威英雄“2元店”。也正是阿拉德創建了後來的漫威影業,開始計劃後來的漫威英雄逐漸歸位的“救贖之路”。(題外話:在後期漫威內部的一些鬥爭中,阿拉德被洗牌出局)

漫威電影宇宙MCU的起源:從瀕臨破產,變賣版權到重新煥發生機?

阿拉德對於漫威功不可沒

2005年,意識到時間緊迫的漫威決定背水一戰並且以“尼克.富瑞”等旗下 10 位漫畫人物的電影拍攝版權作為抵押,從美林銀行貸款進行拍攝漫威電影宇宙MCU的第一部電影《鋼鐵俠》,發行工作由派拉蒙影業承擔。派拉蒙則從《鋼鐵俠》票房收入中抽取8%的發行費用。最終,《鋼鐵俠》以5.8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大獲成功,從而也拉開了第一個10年漫威電影宇宙MCU的序幕。

漫威電影宇宙MCU的起源:從瀕臨破產,變賣版權到重新煥發生機?

鋼鐵俠成為漫威當年的救命稻草

然而,僅靠一部《鋼鐵俠》的成功想要啟動漫威影業高層想要的MCU是不實際的,因為《鋼鐵俠》的大賣,吸引了周圍的目光,這時候另一個美國電影業的巨人伸出了他龐大的手掌,那就是我們熟知的迪士尼,2009年,迪士尼正式以42.4億美元將漫威收購,一連串的動作賦予了漫威在新時代新的生命力。包括:將漫威影業剝離漫威總公司直屬迪士尼成為了一家獨立公司,並聘請好萊塢金牌製片人凱文·費奇作為漫威影業的首席執行官,並給與他對於在管理漫威電影宇宙的研發、製作與推廣的事宜上極大的自主權。

漫威電影宇宙MCU的起源:從瀕臨破產,變賣版權到重新煥發生機?

凱文·費奇

強大的迪士尼深諳漫畫角色IP的影響力。通過迪士尼的幫助,漫威在這10年來打造出了一條以大銀幕電影震撼為前提、進行對旗下所有漫畫和動畫角色的二次復甦、不斷地開發相關遊戲與周邊的娛樂產業鏈條。無論是那一條通路,迪士尼旗下的皮克斯,迪斯尼主題樂園,還是近期耗資800億收購的福克斯旗下的媒體鏈,正是已經商業模式極成熟的迪士尼,才讓漫威從2009年至今接上了一條從電影到周邊一條完整且快速的生產流水線!

漫威電影宇宙MCU的起源:從瀕臨破產,變賣版權到重新煥發生機?

沒錯,有錢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漫威旗下共有5000多名英雄,所以,如果要完全忠於漫畫原作進行拍攝MCU幾乎不可能,很多角色在電影中的表現和能力體現都會與漫畫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推行漫威電影宇宙的過程中,作為漫威娛樂子公司的漫威影業在電影製作方面與漫威娛樂的分歧愈發嚴重, 並最終導致漫威影業於2015年8月脫離漫威娛樂而直接向股權母公司迪士尼負責,從此漫威影業與漫威娛樂成為平起平坐的兩家公司。 由於漫威改編的電視劇系列(如《神盾局特工》、《捍衛者聯盟》《特工卡特》等)均由漫威娛樂分公司漫威電視出品,所以漫威影業的獨立也暗示著此後漫威電影與電視劇的演員相互客串的可能性降至幾乎為零。實際上,下一個MCU的10年安排,很有可能會大出我們的意料,因為現在的漫威英雄的版權已經快到了幾乎完全收回的階段。

漫威電影宇宙MCU的起源:從瀕臨破產,變賣版權到重新煥發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