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圈」文化下,誰掌握著消費核心?

飯圈”文化下,誰掌握著消費核心?

你pick了誰 C 位出道?

最近幾個月來,“pick誰”、“C位出道”、“村花”等詞語一下子就在網絡上火了起來,成為熱門話題。

從《偶像練習生》到《創造101》,偶像養成類真人秀異軍突起,就連不追星、不看綜藝的吃辣條群眾,也從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中知道了“村花”、“山支大哥”等,“飯圈”文化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這些節目裡的小鮮肉、小花們,節目開始前基本寂寂無名,但是兩個月時間就能火遍全國,讓粉絲們為之瘋狂打call。

不久前也傳出范冰冰的弟弟範丞丞,頭天晚上在微博上發了個付費照片,結果有8萬粉絲願意付款,一覺醒來就入賬了480萬,是為“明星躺賺”的開端。連見慣了大風大浪的輿論界都驚歎:這錢賺的真是太容易了!

還有現在日漸形成的“帶貨女王”現象,流量明星們一張街拍(當然那不可能是真的街拍,通通都是“專業擺拍”,無一倖免!)就能讓一款單品賣到脫銷,甚至還能養活無數電商平臺的仿品賣家,這也是一種新時代的消費現象了。

“帶貨明星”們的戰績一窺:

飯圈”文化下,誰掌握著消費核心?

偶像3.0的粉絲經濟時代!

現在打開電視劇集,基本已是新生代偶像們霸屏的天下了。雖然我們一邊看一邊在吐槽現在的流量撲克臉沒有演技,但絲毫不影響偶像們利用自身流量,吸引大量片商、廣告主蜂擁簽約。

偶像,在粉絲圈裡,更多被叫做“愛豆”(idol)。明知偶像明星們輕輕鬆鬆甚至一夜之間能夠獲得普通人一輩子也掙不到的報酬,但粉絲們仍然願意為他們的愛豆買單。

有媒體總結說,當下,我們正處於偶像3.0時代!從熒幕上追隨愛豆身影的偶像1.0時代,到愛豆通過社交媒體分享日常的偶像2.0時代,到當下視頻、直播充斥,粉絲喜歡窺視愛豆、而愛豆也喜歡因被窺視而走紅的偶像3.0時代!

這個時代,宣告著粉絲經濟的蓬勃升級!

以前追星,粉絲們只是單純充當著觀眾/聽眾角色,為偶像的作品捧場;而當下的偶像3.0時代,是粉絲為偶像的一切買單的時代。

他們不單看演唱會、看影視劇、還包場偶像的電影、買周邊、接機、追行程、打榜……全方位立體助力偶像的成長,又稱為“養成式追星”。不為愛豆花錢的粉絲被稱為“白嫖”,是處於粉絲群體中鄙視鏈底端的,沒花出去上千上萬塊錢,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混“飯圈”的。

飯圈”文化下,誰掌握著消費核心?

《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是這個時代養成類偶像節目的典型,粉絲們刷錢投票的狂熱程度已經比當年鼎盛時期的超女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年超女的短信投票,拉開了粉絲經濟的時代帷幕,如今,飯圈的應援已經發展出一套成熟且龐大的機制。有人甚至形容,當下的粉絲們都是愛豆手中粗壯的韭菜,但這樣說是不妥當的,因為粉絲並不是無意識被收割,他們更樂於主動地用錢包來表達自己對愛豆的愛。

粉絲,儼然已成泛娛樂時代中最重要的資源,也最能槓起資本的資源。

新生代們的消費觀:為興趣買單

每個世代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消費。70後忙著養生或是為孩子投資,80後忙著買房或是創業,而90、00後這些新生代,則有著更為前衛和直率的消費衝動:“賺錢就是為了自由而隨心所欲地花啊”,粉絲經濟現象不過是新生代消費觀的其中一個典型。

此外他們還喜歡這樣:

這雙椰子鞋,整社交圈都在穿,我也要買買買;

這隻口紅顏色很特別,不管家裡的幾十只口紅已經沒地方放了,還是要買買買;

這家新開的網紅店,暗黑料理很奇怪,我也要去吃吃吃……

新生代的90後、95後的成長是與互聯網相伴相成,他們在對互聯網信息依賴的同時,獲取信息也更加熟練、高效,加之對新鮮信息的開放心態,讓他們成為流行話語體系的發明者和發酵者,同樣也是潮流信息的追隨者。

據一份《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顯示,隨著AB站、彈幕、鬼畜越來越多地進入大眾視野,二次元消費已從小眾消費逐步成為了主流,漫畫、紙書這種曾經風靡的讀物已經被90後淘汰,Cosplay和手辦(收藏性人物模型)成為了新生代們的最愛。

此外,報告還顯示,新生代們對運動裝備的需求,已從基本的運動鞋“升級”到了健身器材和智能手環;而蘋果iTunes的消費數據也顯現出這一群體的消費習慣,呈明顯的消費數量多、金額少,也就是“求潮不求貴”的特點。

飯圈”文化下,誰掌握著消費核心?

曾經紅極一時的可口可樂“定製暱稱瓶”就一舉成功地抓住了年輕人的市場,印著自己名字還能獨一無二地表白的專屬可樂,能不心動麼?

當下的年輕人更講求個性,獨特,並不會盲目追求高消費,感興趣的和能體現個性的才是關鍵。他們不再為了填飽肚子隨意走進一家餐廳,也不再為了應季衣服而隨便買一個大眾牌子,他們不再為了實用而做出妥協,他們兼顧吃喝玩樂與精神食糧,心理上的“滿足”,消費之後的愉悅體驗,都成為促使他們買單的原動力。我們也可以說,“為興趣買單”正是新生代們追求個性心理的外化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