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談網易二十一年 文化是根基

 網易CEO丁磊鮮少接受外界採訪,2003年至2004年,他蟬聯福布斯首富,卻藉口出國休假,拒絕了所有采訪。近日受吳曉波邀請,參加《十年二十人》節目錄制,詳談了一下創辦網易二十一年的一些感悟。

“網易出品,必屬精品”,成為這十年外界為網易打上的一個重要標籤。不追風口”則是外界對網易另一個印象,丁磊甚至因此獲得了“掃地僧”的稱號。這場在吳曉波看來“比較坦率”,“沒有什麼包裝”的採訪中,丁磊暢聊了他對網易旗下網易考拉、網易嚴選、網易公開課、網易雲音樂等眾多產品的看法。

丁磊談網易二十一年 文化是根基

在此次採訪中,丁磊也提及這個問題,答案的核心就是兩個字:“文化”。丁磊認為,網易的根基就是企業文化。對於網易企業文化,丁磊用“穩紮穩打、專注、鍥而不捨”這三個詞總結。“我們更願意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裡面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熟悉的領域,我們一律不碰”。

當談及網易雲音樂這一口碑產品時,丁磊強調了創新和品質的重要性,他認為網易雲音樂是一個很大的創新,通過功能創新和對音樂品質的追求,擴大了用戶收聽音樂的廣度和泛度;提高了千千萬萬中國人的音樂品味。吳曉波也對網易的產品能力表示讚賞:“我現在都還在用你的163郵箱,用你的音樂,用你的嚴選”。

據瞭解,丁磊一直是個資深的音樂愛好者。網易雲音樂的誕生,與丁磊的音樂愛好分不開。他所強調的擴大了消費者收聽的廣度和泛度,也說出了網易雲音樂的重要特色:發現和分享。

丁磊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某次去巴西出差,買了不少唱片,發現其中一首歌特別好聽,回來後他對高管們說:“我找的這個歌特別好,但沒辦法分享給你們,實在是太苦惱了。”沒多久,丁磊決定要做音樂。而這款後來被命名為網易雲音樂的產品,也從一開始就直接放棄了傳統音樂平臺的“播放器”思路,而是主打“發現”和“分享”。

此後,網易雲音樂上的評論、歌單、個性化推薦等基於發現分享而做出來的功能,也成為行業創新的典範。

數據顯示,網易雲音樂的曲庫利用率高達80%,遠超業內平均不到40%的水平;超過50%的用戶邊聽歌邊看評論,而行業平均水平同樣不到10%,網易雲音樂上聽歌超過萬首的用戶有數十萬之多,曲風更是不盡相同、各式各樣。產品確實為用戶的聽歌廣度和泛度帶來了不小的改變。

丁磊談網易二十一年 文化是根基

​ 據瞭解,網易雲音樂是國內最活躍的音樂社區和中國最大的音樂UGC平臺;也是國內最大的獨立音樂人平臺,截至2017年底其擁有超4億用戶,入駐原創音樂人超5萬,上傳原創音樂作品超百萬首。而在產品發展過程中,丁磊也經常和網易雲音樂團隊反覆打磨,光是歌曲播放界面黑膠唱片的轉速,就反覆調試了20多遍。認真打磨的產品功能和豐富的音樂作品,讓網易雲音樂確實為用戶提供了不少“好音樂”,其產品品質和音樂品味也獲得用戶和音樂人的認可。

當被問及這十年裡最重要的事情時,丁磊沒有太多提及遊戲、電商等網易“掙錢大戶”業務,反倒是最先想到了“做公開課”。眾所周知,網易公開課推出的過程很“丁磊”。一位他根本不認識的員工,走進他的辦公室說:“老闆,我看到國外有很好的公開課,你給我投10萬塊,我來做。”丁磊一聽,也就答應做了。

到今天,丁磊仍堅持認為公開課是互聯網創新、分享、公平的核心思想的體現,“能有機會傳播國外名校的優質課程內容,是讓我自己很自豪的一件事情”。我肯定想的是,自己的創新和努力舉動怎麼去影響和改變目前這個社會,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立足點。

此外,過去十年,對丁磊而言很重要的另一件事,是從PC端轉型移動互聯網。也是“2010年開始iPhone4出來了, iPhone加聯通3G網絡,這個一個好的終端加一個好的網絡,其實對整個全球的IT的影響挺大的。那時候我們就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考慮怎麼把傳統的互聯網從PC端移到那個互聯網端上去,所以網易第一個是做了新聞客戶端,包括後來做了很多手機遊戲,都在那個環境下發生的。”

從30分鐘的對談中,倒也不難窺到這位中國非典型企業家,如何管理一家企業20年的秘籍:守住專注、穩紮穩打的企業文化,再加上一點點個性中的“敢做”與好奇心。或許,這就是丁磊的“佛系”生意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