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驚嘆中國侗布之美,「非遺」傳承創新 盡顯生活美學


貴州省黔東南州侗族服飾於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侗族是一個愛美、善於創造美,富有浪漫詩情的民族。侗布製作工藝十分繁瑣複雜,一匹布的完成要經歷播種、耕耘、揀棉、夾籽、紡紗、染布等十幾道工序,前後需歷經3個月之久。

侗族的生產生活方式是“詩意的生存”。侗族有史以來就喜歡聚集在一起,以歌唱舞蹈的生方式憧憬未來,以精美的民族服飾打扮人生。 圖為貴州從江銀潭下寨,穿著侗布製成侗衣的四位侗族老漢。

他們自紡自染的"侗布"是侗家男女最喜愛的衣料。侗族織的布有粗、細紗之分,用粗紗織成斜紋狀的布多用做棉衣裡子。用細紗織成的平布分兩種,織成套格方形圖案的叫"雙堂布",織成網紋的布叫"棉給"。

"侗布"就是用織好的這兩種布經藍靛、白酒、牛皮汁、雞蛋清等混合成的染液反覆浸染、蒸曬、槌打而成。由於其製作工藝複雜,"侗布"非常珍貴,侗族人民除了自己用外,還作為贈送客人的最佳禮品。

在黔東南,侗族保存了千年的不僅是生活習慣,還包括文化和服飾。其中,侗族大歌和服裝更是令人歎為觀止。 圖為貴州從江銀潭下寨,穿著侗布製成侗衣的三位侗族老漢。

做侗族服裝的侗布,是用織布機手工製成,侗族老阿媽每天不停的用織布機手工製作侗布。

用靛藍浸染三、四次,每次染後清洗曬乾,布才變成深藍色;然後再將布用柿子皮、猴粟皮、硃砂根塊等搗爛擠汁染成青色後,又用靛藍繼續加染多次,使布透青而帶紅的顏色。

將布晾乾後疊在一起,塗抹蛋清並用木槌反覆捶打半個多月,直至侗布被捶打得閃閃發亮,最後用牛皮熬膠漿染一遍,使布質硬挺不退色。

捶打之後再拿到外面晾曬,現在我們走進侗寨裡看到曬在陽光下的一些侗布大多是老一點的婦女做的,也不難發現曬侗布都是老人.這種場面是越來越值得珍惜了。

當您走進美麗的侗寨時看到曬著一種布,請您不要驚奇,在以前侗寨裡每家每戶穿的戴的都是用這一種布做成的,她就是侗族人們傳統全手工織的侗布,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很多的侗族女孩都不願意去織布,也不會織布做侗衣.所以想看到寨子裡到處曬侗布的場景就比較難了。

最後,為了保證侗布質硬不褪色,需要在牛皮熬膠漿中染一遍。根據手藝和捶打時間的不同,侗布的亮度也不同,表面越亮的侗布就越貴,因為凝聚了侗族婦女千錘百煉的精華。

侗族老人們手裡被做成一件一件的侗衣。尤其費功夫的是女孩子穿的侗裙。侗裙是由手工疊成數百個細細的褶,在長時間的擠壓下定型後,成為短小的百褶侗裙。一件侗裙,從製作布料開始到完成,需要差不多3個月的時間和數十道工序。

侗族獨特的民族服飾的製造別具一格。侗錦用木棉線染成五色,做工精細,採用對比強烈的色彩,配上絢麗多姿的圖案,具有濃豔粗獷的藝術風格。 圖為貴州從江銀潭下寨,穿著侗布製成侗衣的四位侗族老漢。

黔東南是我國聞名的原生態民族風情地區,侗族服飾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交相呼應的“多彩形態”,共同組合成了這個區域獨特的民族風情和文化特質。發展黔東南民族侗族服飾文化產業,必將對民族地區的文化產業發展、旅遊業發展和經濟社會全面繁榮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 已開啟全網版權保護,盜版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