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植黃瓜,有哪些品種、病害、症狀、防治方法


黃瓜是我國的傳統蔬菜,早年品種比較單一,近年我國研製、培育了一些新品種,如京研迷你1-5號系列、豫黃瓜2號、寧運3號、南水2號、申綠06、中農大系列等等。像京研迷你1-5號系列黃瓜,具有瓜形短小、表面光滑無刺、瓜條流暢、果皮薄、心室數少、瓜碼密、產量高肉質較脆、口味較甜等特點。

在黃瓜的習性和田間管理方面,應注意以下黃瓜的特點:黃瓜喜溫暖不耐寒冷,生育適溫為10-32度,一般白天25-32度,夜間15-18度生長最好,最適宜地溫為20-25度,最低為15度左右,最適宜晝夜溫差10-15度。黃瓜高溫35度時光合作用不良,45度時會出現高溫障礙,低於零下2度會被凍死,如果低溫煉苗可承受3度的低溫。多數品種一般光照時間為8-11小時為最好。

黃瓜產量較高,需水量大,適宜土壤溼度為60-90%,幼苗期水分不宜過多,土壤溼度為60-70%,結果期必須供給充足水分,土壤溼度為80-90%,黃瓜適宜的空氣相對溼度為60-90為最好,空氣相對溼度過大很容易發病,造成減產。黃瓜喜溼但不耐澇、喜肥但不耐肥,宜選擇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土壤,一般喜歡ph值5.5-7.2之間的土壤,但以ph值6.5的最好。


種植好黃瓜單靠經驗是不夠的,您要首先了解透徹,黃瓜生長的這些特點,對照管理,才有可能種植出質優、量高的黃瓜來。黃瓜的病害相對較多,比較常見的有:黃瓜漚根病、黃瓜無頭病、黃瓜閃苗病、黃瓜蔓枯病、黃瓜霜黴病等。具體病害的症狀和防治方法如下:

黃瓜漚根病,症狀,漚根是黃瓜育苗是常見的病害,發生漚根時,根部不發新根或不定根,根皮發鏽後腐爛,致地上部分萎蔫,且容易拔起,地上部分葉緣枯焦,嚴重時成片乾枯,似缺素症。防治,嚴防大水漫灌,避免溫度過低,及時通風,及時鬆土,提高地溫,噴灑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促發新根,噴灑甲殼素或植物動力營養液。

黃瓜無頭病,症狀,種下去的黃瓜苗無頭是黃瓜育苗時常見的一種生理病害,表現在幼苗出土或分苗後,子葉張開沒有生長點,有的生長點很小不生長,或生長點隨幼苗未完全長出時,就逐漸萎蔫枯死,形成禿頂,但子葉肥大,濃綠色。防治,應瞭解黃瓜品種特性,創造適宜溫度溼度條件,防治苗期溫度、溼度忽高忽低,遇寒流應提前噴灑復硝酚鈉水劑或赤吲乙芸可溼性粉劑。


黃瓜閃苗病,症狀,黃瓜苗產生閃苗,是苗床溫度過高時,突然遇到冷空氣襲擊,幼苗較嫩的葉片突然受寒害,葉片失水過多,而受到傷害,受傷害輕的恢復後葉片產生白乾斑塊,重著葉片不能復原,造成葉片乾枯而死。防治,嚴控苗床溫度,及時調整通風情況,不要產生溫度過高或過低。

黃瓜蔓枯病,症狀,又稱黑腐病,侵染葉片、莖蔓和果實,葉片上病斑近圓形,有的自葉片緣向內呈“v”字形,淡褐色至黃褐色,後期病斑易破碎,病斑輪紋不明顯,上生許多黑色小點,蔓上病斑橢圓形至梭形,白色,有時溢出琥珀色的樹脂膠狀物,後期病莖幹縮,縱裂呈亂麻狀,嚴重時導致蔓爛。防治,實行輪作,使用腐熟的有機肥,選用抗病品種,幹種子用咯菌清懸浮種衣劑包衣,噴灑苯甲嘧菌酯懸浮劑、鹼式硫酸銅或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

黃瓜霜黴病,症狀,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病,主要危害葉片,子葉被害初呈褪綠色黃斑,擴大後變黃褐色。真葉染病,葉緣或葉背面出現水浸狀病斑,早晨尤為明顯,病斑逐漸擴大,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黃褐色斑塊,溼度大時葉背面或葉面長出灰黑色黴層。防治,選用抗病品種,栽培無病苗,施有機腐熟肥,不要種植過密,使用臭氧防治,使用代森錳鋅、丙森新、氫氧化銅等保護劑預防發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