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沙的彈鼓是不重視人性化?簡單實用而不花哨,缺點也是優點!

說起二戰時的經典名槍波波沙,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瞭解了,它要說優點在於容量大,一般能裝70-100發子彈,能提供持續的火力,減少換彈的時間,當然沒有完美的槍械,它的缺點當然也不少。

波波沙的彈鼓是不重視人性化?簡單實用而不花哨,缺點也是優點!

二戰蘇軍的標配“波波沙”

今天我們來重點說說它的供彈,波波沙衝鋒槍的優點和缺點其實都在於使用彈鼓供彈。其優點是攜彈量大,達71發,完全可以提供強火力持續能力和火力密度,在戰鬥中不容易出現火力中斷。

但是使用彈鼓供彈槍重過大,容易造成射手疲勞,同時圓形彈鼓握持很不舒適,也影響武器的攜行性能。另外,彈鼓再裝填非常麻煩,而且容易出機機械故障,影響正常供彈。

波波沙的彈鼓是不重視人性化?簡單實用而不花哨,缺點也是優點!

波波沙彈鼓

另外波波沙的71發彈鼓很重的,二戰時的蘇軍一般是用肩背的彈鼓袋來裝。與彈匣供彈相比,衝鋒槍採用彈鼓供彈缺點非常明顯,各國裝備的基本上都採用彈匣供彈作為衝鋒槍的主要供彈方式。

以美國為例,其湯姆生衝鋒槍原設計就是彈鼓供彈,而美軍列裝時,全部採用彈匣供彈。我軍仿蘇的50式衝鋒槍採用彈匣供彈,也是出於這一考慮。

波波沙的彈鼓是不重視人性化?簡單實用而不花哨,缺點也是優點!

彈鼓裝彈很耗時間

而且彈鼓那麼大,那麼重,揹著備用彈鼓也是個力氣活。波波沙的71發彈鼓很重的,一般是用肩背的彈鼓袋來裝,因此我們會經常看到二戰時的蘇軍揹著個彈鼓袋。

不僅彈鼓重,而且裝子彈也非常的耗費時間,感覺非常累,在戰爭上的緊急關頭,如果你打完了一個彈鼓,基本上是不可能讓你有時間去慢慢裝彈的,因此蘇軍一般都揹著幾個備用彈鼓,因此也就增加了單兵重量。

波波沙的彈鼓是不重視人性化?簡單實用而不花哨,缺點也是優點!

彈鼓加彈匣

雖然該槍有著彈鼓過重的缺點,但是並不是不重視槍械人性化,從大多數步兵仍願意保留這個彈鼓就可以看出來,因為它可以裝大容量子彈,火力著實讓自己踏實。許多步兵也找到了解決彈鼓重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攜彈量搞成一個彈鼓加幾個彈匣。

而且波波沙衝鋒槍雖然裝彈多,揹負重,但它的殺傷威力卻讓人覺得很值的。據二戰德國兵回憶,他們手中的MP40,100米左右如果擊中蘇軍鋼盔,很難對蘇軍士兵造成傷害,但如果他們被波波莎100擊中鋼盔,卻是能造成致命傷害。

波波沙的彈鼓是不重視人性化?簡單實用而不花哨,缺點也是優點!

美軍魔改的波波沙

可以想見,對面的德軍遇上手持波波沙的蘇軍士兵,要面臨怎樣兇狠的“槍林彈雨”,又是怎樣的無奈。事實上,這把槍不僅好用,而且生產工藝並不複雜!生產一把PPSh-41只需7.3個工時。這就是蘇聯武器的特點,簡單實用而且完全不花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