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孩子受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無所謂!

一個好朋友說起了一件事。她的兒子隨著開學時間的臨近,越來越焦慮了,總是啃手指揪頭髮,還常常坐立不安,甚至懇求她。

“媽媽,我不去學校行不行?我不想上學了!”

她起初以為兒子暑假作業沒做完,才不想去上學的。後來跟兒子好好溝通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兒子,從上學期開始就被幾個同學孤立、欺負和打壓。

比孩子受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無所謂!

他們要麼往他喝水的杯子裡放蟲子,要麼把他的書本藏起來讓他找不到,要麼趁他走路的時候故意絆倒他,要麼把他圍堵在廁所裡不讓他走……

隔著電話,都能感受到朋友的擔心和後怕。

這不能怪一個當媽媽的小題大做,這幾年有關校園霸凌的事還少嗎?出事的孩子還少嗎?

01.“我想自殺,都沒人信”

今年4月,廣西的一個女孩,從一座高樓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14歲的生命。

女孩生前拿獎無數,是三好學生,是年級第一,是校合唱隊指揮,是校體育領操員……然而,這些看上去耀眼的光環,並沒有給她在人際上帶來任何加分。

相反的,在同學中間,她更像是個異類,滿嘴方言,打扮不入時,這些都成了她被嘲笑,被侮辱,被欺打的理由。

在她的課本上,寫滿了自己被霸凌的控訴:

想哭卻哭不出來

我是欠你錢了,還是吃你家大米了,針對我?!

何必呢,活得這麼累?都是一個宿舍,真當我不知麼,在背後說我壞話!可笑!

離開這個宿舍!!

比孩子受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無所謂!

最後,在同學們一場又一場惡意的狂歡中,女孩選擇帶著最大的恨意離開這個世界,來擺脫這無處不在的折磨。

在給朋友的遺書裡,她說,“我想死了,我很累了”。

其實,她很早以前就想死了,可最悲哀的是,她連自殺的想法都說出來了,卻沒人信。

比孩子受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無所謂!

02.比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無所謂

我記得小學的時候,同桌那個男生捉了一條毛毛蟲來嚇唬我。我越害怕,他越興奮,我邊跑邊哭,他邊追邊笑。

回到家以後,我告訴爸爸媽媽,可他們卻說,同學之間開玩笑而已,如果我開不起玩笑,就很難交到朋友。

年幼的我,只覺得這話有問題,卻半個字都反駁不出來。

比孩子受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無所謂!

到了初中,我看到一個女生,翻倒另一個女同學的書包,還在那個女同學系鞋帶時騎到她背上,直到她支撐不住摔倒在地。

女同學哭了,那個欺負人的女生說:“我跟你開玩笑呢,你怎麼那麼開不起玩笑!”

那一瞬間,我突然明白了,開玩笑要當事人覺得好笑,才是玩笑,當事人覺得痛苦,那就是欺辱。

可是,這個我明白的道理,很多大人始終參不透。

比孩子受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無所謂!

有個網友說過,他也曾傻里傻氣地跟他的老師告過狀,可老師卻反過來問他,“你怎麼不想想,為什麼是你不是別人,為什麼他們偏偏跟你不對付?”

是啊,畢竟老師一個人管那麼多孩子,根本不會注意到這些細枝末節,老師跟家長一樣,都認為,孩子罷了,怎麼可能相處不來呢!

末了,老師還語重心長地勸他:“你要反省反省自己,要學會做人,才能跟同學好好相處。”

可是,有誰真正教過孩子怎麼做人,甚至在他還沒來得及學習怎麼與人相處之前,就有同學搶先鄙視他,他連重新來過的機會都沒有。

大人的不當回事,是對校園霸凌的默許和縱容。

而他們的不理解,是對被霸凌孩子的二次傷害,徹底斷絕了受害學生求救的信念,切斷了孩子與大人之間的信任。

知乎日報有篇文章提到,美國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指出,64%的孩子被霸凌後,並沒有告訴別人。

一旦受傷的孩子得不到理解,他們就再也不願意把自己的委屈,說出來了。

比孩子受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無所謂!

03.不用承擔後果的作惡,將會闖下大禍

而那個問題“為什麼是你,不是別人”,每個被霸凌的孩子,也都反反覆覆地問過自己:“為什麼是我?”

比孩子受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無所謂!

可是他們哪裡找得到答案。

校園霸凌來勢洶洶,卻又來歷不明,任何一個原因,都能成為孩子欺壓孩子的藉口。

因為胖,因為醜,因為體臭,因為滿臉痘,因為衣服老土,因為父母離異,因為口音奇怪,因為成績太好,因為成績太差……

比孩子受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無所謂!

有時候,孩子的惡比成年人的惡,更加可怕。

大人們還有諸多顧慮,可孩子們卻是僅憑喜好,便將自己的惡意施加於人,不加修飾,不計後果。

作家張佳瑋講過一件令他記憶深刻的事。

小學時,班上一個男生,經常欺壓另一個同學。很多年之後,張佳瑋問那個欺負人的男生為什麼那麼做。

男生說,因為那個同學的母親精神狀態不好,再加上他成績差,沒人喜歡他,他沒有後援,沒有靠山,欺負起來也沒什麼後果。

這才是校園霸凌真正令人膽寒的地方。

那些實施惡行的孩子,知道會造成什麼後果,可他們也知道自己不用承擔什麼後果,所以他們的行為往往更加肆無忌憚,乃至闖下大禍。

比孩子受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無所謂!

校園霸凌,就在這種邏輯下,就在大人有意無意地忽視中,愈演愈烈。

只留下那些受傷的孩子,默默舔舐自己的傷口,期待有朝一日“時間能沖淡一切”。

04.孩子不擅長表達,卻能感受到傷害

可有些傷害,並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就不復存在,它反而會跟著時間一起發酵,變成揮之不去的噩夢。

在很多人印象中,美國明星Lady Gaga就是個造型誇張風格怪異的女歌手。

比孩子受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無所謂!

然而,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Lady Gaga一直生活在校園暴力的陰影中。

即便她已經站在了人生的巔峰時刻,但她依舊覺得自己是校園裡那個任人宰割的失敗者,就連演唱會臨開場前幾分鐘,她也會因為想起那段經歷,而默默流淚。

比孩子受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無所謂!

《三聯生活週刊》曾做過一期專題,討論“校園霸凌對孩子有哪些長期影響”。

裡面提到了英國國家兒童發展研究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那些童年時期曾被欺凌過的孩子,人生中會遇到更多的問題:

  • 無論是偶爾被人欺負,還是經常被人打壓,這些孩子們在23歲和50歲時都會遇到更大的心理困擾。
  • 童年時經常被欺負的孩子在45歲時會有更大的抑鬱、焦慮和自殺風險,50歲時認知功能也會表現較差。
  • 霸凌所造成的心理和認知影響在40年後之後,仍然持續影響他們的生活。

去年10月,溫州的一名女性,將學生時代欺凌她的校友告上了法庭。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已是2個孩子媽媽的她,說道,高中三年的校園暴力,今天討回來一些,“不過我的人生也不能重來了”。

比孩子受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無所謂!

校園霸凌帶來的心理創傷是無形的,它是自卑是恐懼是恨意,早早地教會了孩子殘酷才是世界的真相。

小說《小牲口》是關於一個女孩被霸凌的故事,作者丁丁說,她寫作的初衷是因為“校園暴力會有人去關注,但他們的關注點只在那些幹壞事的孩子身上,關注他們如何步入歧途,是誰造成他們那顆冰冷的心。他們的壞是可追溯的,他們的所作所為是有根據的,他們似乎更需要保護,他們應該再受教育,受改造,再次得到機會,他們只是孩子而已。不管他們幹了什麼,傷害了誰,他們總是可以得到重新開始的機會。”

“而另一些孩子,作為被忽略的受害者,卻再也沒有機會了。不管他長得多麼老,那傷痕始終在他身上,一輩子提醒他是一個被損害過的人,一個不完整的人。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只要他想起來,那種恥辱就像新的一樣。”

那些在霸凌中艱難度日的孩子,等不來英雄,等不到希望,等不到一絲回暖的餘地。

比孩子受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無所謂!

孩子的事無小事,今天我們給了孩子怎樣的當下,若干年後,孩子將還給我們怎樣的未來。

所以,當孩子開始變得沉默寡言,變得抗拒學校,請每個大人留心觀察一下,可能你的敏感將阻止一場霸凌向更惡的方向滋長。

別讓孩子本該用來奔跑跳躍的雙腿,用來跪在地上向另一群孩子乞求饒命。

別讓孩子本該追逐希望盛載美好的心靈,積壓委屈,盛滿仇恨。

別讓孩子本該洋溢著笑容的臉上,掛滿淚水,傷痕累累。

比孩子受霸凌更可怕的,是大人的無所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