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眼看蘇南

感謝表兄和友兄的盛情相邀,醞釀許久的蘇南遊,今日終得以成行。難怪康熙祖孫倆來而復返,眷念不已。雖短短几日,內心卻早已難抑怦然。千年來,籠罩在這片富庶之地的名號已響徹遠近。今日略擬小字若許以慰瞳孔而驚起的洶湧。

(上海篇)

從虹橋火車站下車前往表兄的滴水湖家宅,飛奔的小汽車整整花了90分鐘,沿途的華燈閃爍,霓光起伏,對於我這個從未遠遊的人來說,不得不坦誠是一種新奇。表兄看出了我的驚訝,說,漂游中國這麼多城市,唯獨鍾情於此。別看高樓遍佈,這裡有著中國最潔淨的街道。雖說歷史悠久,這裡有著最公平的競爭平臺。能在此安身立業,足矣。

蛙眼看蘇南

在上海足足生活了八年的他,倒不如的士司機知道的掌故多,這個老“上海通”一路興致而侃令我耳塞洞開:上海土著人都是土豪啊,單說在這寸土寸金的上海,哪怕在郊區擁有個小三層的私房也是價值上千萬。再說陸家嘴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圈,中國當代十大建築中,上海金茂大廈、上海證大喜馬拉雅中心、上海中心大廈就昂首其中呢。這裡的房那可是寸土千金啦。上海市2017年經濟數據公佈 GDP突破3萬億元大關……

汽車終於到點了。在表兄的帶領下,拐過幾個彎,他指著前面那個霓虹通明的三層歐式建築說:“到了,這是老丈人家。老丈人在自家宅基地上新建了三層別墅,老丈人做事挺考究的,整個別墅建築時間花了一年多,整個裝修材料都從德國進口。他老人家這兒敞亮,每逢假期都會強烈要求我們一小家子過來。”

蛙眼看蘇南

“真牛!”我不禁脫口而出。

“牛啥?上海家庭都差不多這樣呢。別看我老丈人快七十了,他可是家庭經濟的支柱呢。他在外面做工程預算管理,年薪比我還多哦。老丈人弟弟更牛呢,擁有一樣大小的別墅,還經營著價值一千多萬的超市呢。他們的壓力比你們大得多,工作節奏快,不像你們時不時整個酒局、牌局啥的,早晨喝點稀飯啥的就急急忙忙趕著坐地鐵去上班,朝五晚九的生活,恐怕你都難以適應。”他指著別墅前院落寬大空地上的一白色小汽車說,“都快開車兩年了,我這座駕可從來都是我自己抽空洗車哦,能夠節省點的堅決不浪費,要留點錢為你侄兒買奶粉、玩具呢,呵呵。”

說話間,一個操著我們不大能聽懂的上海方言的身著花格短袖、中等個兒的大娘微笑著向我們走來。穿過兩扇鏤空的不鏽鋼的柵欄門,繁複的燈飾發出熠熠的亮光——典型的三層歐式建築!端著碎步,輕放在大紅的絨布上,怕驚擾了燈光交織下的深夜,畢竟晚上十點了。

“你嫂子在給兒子洗澡,老丈人還沒下班呢,我們明天再過來,你們肚子早已餓了吧,現在趕快去吃東西,要不然人家打烊了。”

放下行李,拐幾個彎步行到了附近一家正燈火通明的風味美食店,“印度飛餅”廣告牌邊上一頭上纏白色頭巾的大鬍子大叔正不緊不慢地把飄著香味的平板鍋中的麵餅翻炕,“老爸,標準的印度人!”兒子說完,走過去饒有興趣地和他展開了交流。

店面燈光櫥窗裡的美食圖片,海鮮、各地風味小吃,灼灼逼人,直接點燃了體胃內那蠢蠢欲動的溫火。邊酒邊侃,表兄告訴我:這裡快到了長江的東出口處,也就是臨近東海海濱,這裡離市中心陸家嘴七八十公里呢,明天再帶領你們爺倆好好轉轉。

吃洗罷後,躺在酒店的席夢思上,千面魔都,光怪陸離,這究竟是一座怎樣的城市?不得不思忖、遊離:陳獨秀的《新青年》在上海脫殼而出,新思想的啟蒙與傳播如雨後春筍;徐匯公學作為天主教在上海開辦的最早的教會學校,把科學思想與人文思想無聲融合,為上海工業的發展奠定了根基;浪奔浪流,這臨海之地上演了多少跌宕起伏的江湖往事、恩怨情仇?中西交匯,當年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族群的匯聚,“東方巴黎”聲名鵲起,響譽久矣;百年前革命烈火,波瀾壯闊,江滬熱血男兒勇立潮頭,我以我血薦軒轅;外寇入侵,我先輩,一寸山河一寸血,“淞滬會戰”記載:國軍派出了所有的精銳部隊,包括德裝甲部隊,警衛部隊都投入了戰場,尤其是黃埔系軍隊與小日本血拼更是感動全國,換來中國軍民空前團結。一支支衣著破爛的地方軍飢腸轆轆地奔跑著趕往淞滬前線,川軍從四川趕來了,滇軍從雲南趕來了,湘軍從湖南趕來了……而在長江水域,中國幾乎所有的戰船和民船也趕往江陰,甚至還有吱呀搖櫓的運載糧食的舢板。就連湘西土匪也響應號召投入了抗日戰場,淞滬會戰中,靠落後武器在浙江嘉善與日軍血戰7晝夜,戰死3000多人。一夜間,老家鳳凰縣家家掛白幡、戶戶戴孝帕,滿城多了幾千孤兒寡婦,悲歌漫天!江南製造總局、張蹇、榮宗敬、榮德生……這一個個符號,無不緊貼近代中國工業與實業命運的胸脯。

次日,直奔陸家嘴。果然氣宇非凡,“東方明珠”屹立於黃浦江畔,俯身笑擁著腳下來來往往的朝覲者。上海中心大廈、環球金融中心……

蛙眼看蘇南

一幢幢建築直插雲霄,藍天下靄然含笑。天橋下,車流、人流熙熙向前。漫步外灘,一邊是高入雲端的現代都市建築,一邊是古樸莊重的民國歐式建築;一邊攘攘熙熙,仰望不上,一邊是安然素面,撫摸流連;一邊高樓萬丈,睥睨群雄,一邊端坐不語,任由他說。黃浦江靜靜地淌在這相互依偎、相互交織的懷抱裡,安詳又嫵媚,宛若熟睡的美人。

中午,表兄盛情約來了他的老丈人及兄弟。一高一矮,一樣的樸素、一樣的幹練,一樣黝黑的臉上掛著那種讓人爽心的笑。看著眼前的兩位老人,才發現我的眼光欺騙了我這麼多年。

兩位老人都很健談。他們告訴我:上海人不講究飲食,但凡來客必定開懷暢飲;上海人腳步匆匆,根本沒有時間享受生活,但對房子裝修材料的選擇非常慎重,細緻到玻璃色的選擇與採光的對比度;上海人對自己很節儉,對小孩子的投入卻是毫不手軟,小到孩子的玩具、奶粉等差不多來自境外,大到孩子的教育,傾其人力物力。老人說:上海,精英薈萃,沒受過優質教育的不敢來上海啊。什麼985,211,即使海外名校博士生一旦入滬,便淹沒在浪奔浪流中,我們家復旦的、上海交大的、上海同濟醫科大的、美國西點的,都有哦。愕然間,才明白上海為啥能高高聳立上百年。

……

佇立海濱,一望無邊的海面,不見碧藍,不見洶湧,不見紛攘,只見一條宛如巨蟒的海上大橋向遠方遊動。堤岸綿延,海水悠悠,海風柔柔,海的對岸也許又是一番景象。

這裡,就有一個端口,一個流向大海深處的端口。我這樣想。

慧老師讀書:關注教育,熱愛讀書,傳承文化。邀你一起發現文化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