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垃圾」嚴苛禁令 外國企業再出奇招!先「洗乾淨」再運往中國

從2017年7月開始,中國向世界宣佈將不再接受廢棄塑料、廢紙、廢棄爐渣、廢棄紡織品、廢棄礦渣等24種進口固體廢棄物。在過去20年間,世界上約一半的可回收物品都被運往中國。

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中國為何被稱為“世界最大的垃圾進口國”。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口洋垃圾,以促進製造業的不斷增長,並發展了完整的垃圾處理和回收行業。香港《南華早報》曾報道稱,從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中國每年進口越來越多的西方垃圾,從而使美國和歐洲的超級消費者可以輸出他們無度揮霍的環境後果。這個看不見的行業的統計數字已經變得十分巨大:在1995年至2016年間,中國進口的垃圾從450萬噸猛增至超過4500萬噸。

報道稱,這些洋垃圾在經過回收處理之後,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中國對原材料的需求。中國一度願意容忍廢品的一些缺點,即對當地土壤和河流造成的汙染。但以現在中國的經濟實力使它不再需要作出這種環境犧牲。

隨著2018年1月禁令生效,這些被俗稱為“洋垃圾”的外來固體廢棄物不得不“另謀出路”。全球多國受垃圾侵害。

中國將大量美國垃圾擋在國門之外,要求出口方只能發送最乾淨的塑料垃圾和廢紙,不能有油脂和碎玻璃等汙染物!由於我國目前嚴打對於洋垃圾的進口,不僅僅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國內的洋垃圾已經堆積成山,而美國也必須要想其他的方法來處理這些洋垃圾,據參考消息網8月26日報道,美媒稱,中國對“洋垃圾”的嚴苛禁令讓以前進口“洋垃圾”的中國企業和出口“洋垃圾”的外國企業找到迂迴辦法.....

新同基及其美國出口商、亞特蘭大商人林嵩(音)有了新想法。他們正在佐治亞州梅肯以南籌備自己的回收工廠。他們將在那裡收集廢舊塑料,進行清潔,將其“制粒”,隨後運回中國。這些垃圾有別於含有油脂和碎玻璃等汙染物的垃圾,屬於可回收垃圾原料,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因此,這樣的方案並不違反中國有關禁止進口洋垃圾的法令。不過,雖然他們已經能夠正常向中國出口垃圾,但是與之相對的是極速增高的處理費用使得他們的利潤在降低,每一噸廢品的回收價值都在下降。

據數據統計,美國對華再生紙出口今年前5個月下降39%,一噸再生紙板目前在美國的價格是74美元,而一年前可以賣到170美元,由此可見,以往“豐衣足食”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

“中國的環保對策是來真的”,由日本廢紙批發商組建的“全國製紙原料商工組合聯合會”的理事長慄原正雄感到警惕。不要再懷疑中國對環保和對待洋垃圾的決心。

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制度管理改革,是中國政府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著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和人民群眾健康的一個重大舉措,這也是中國政府根據國際法所享有的權利,得到廣大中國人民的堅決支持。

■關注【匯通網】頭條號,國際經濟大事,財富與權力的故事盡在掌握。

■匯通網原創作品,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編、轉載或轉化視頻、音頻等,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