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六百年:志得意滿生驕氣,無可奈何花落去

春秋末期,各諸侯國經過一撥撥紛爭,一輪輪洗牌後,列國形勢與格局都已發生了鉅變:春秋霸主齊、晉皆被家奴控制,國君被廢,國家被瓜分!秦國放棄東進,內亂不斷;楚國國君昏聵,國力衰落!九州大地相對地平靜了許多。

忽然,在江淮一帶,興起了一股新力量:他們紋身斷髮,野蠻勇猛,若說楚人,中原諸侯都感覺對方是蠻夷,愚昧落後,對於這支新勢力,大家更是很少了解,給人的感覺還不如楚人有文化。

吳國六百年:志得意滿生驕氣,無可奈何花落去


這支新力量便是地處江蘇一帶的吳國。

相較其它國家,吳國實則立國很早:它的創建者是周文王的叔爺吳太伯。本來周朝天下應由吳太伯這個嫡長子繼承,無奈周太王看中了第三個兒子季歷,太伯為了不使父王為難,更為了國家的穩定與自身的安全著想,他毅然地與二弟仲雍一同帶著自己的族人數千家,奔赴五千裡之外的江浙一帶定居,建國句吳,當地土著人紛紛歸附,吳國初具規模。

隨著西周王朝的建立、鞏固、繁盛、衰落、滅亡,東周王朝繼替,這個吳國默默地注視著中原以及西岐地區在五百年間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中原齊晉魯鄭宋衛,西岐的秦國,還是南方江漢地區的楚國,大事小情,都沒有想起來與吳國進行交流通報,這個國家對於其它諸侯來講,根本不入流。

直到春秋末年,情況發生了改變。

吳國公子光,一心想當國王,他陰結各方賢才,尋來勇士專諸充當刺客,在一次家宴當中,專諸用一把魚腸短劍將吳王僚殺死,公子光率兵將吳王僚的親信全部除掉,即位為王,是為吳王闔閭。

闔閭的終極目標就是爭霸!

捨近求遠的事兒,他才不會做,趁著楚國衰落,又有伍子胥與伯嚭兩個熟知楚國內情的叛徒相助,加上軍事奇才孫武的輔佐,闔閭開始問楚國發動軍事進攻!

開始幾年,吳國對楚的進攻基本上限於邊境部分城邑,一方面摸清對方底子,一方面鍛鍊隊伍!更重要的是,吳國在等待良機!

公元前506年,楚國昏君平王已亡,年幼的昭王即位,暫時無力有效控制朝局,令尹囊瓦弄權,大臣們離心離德。楚國霸業不在,國家漸衰。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吳王闔閭盡發大軍,攻打楚國,雙方接觸了幾仗,楚國一敗再敗,吳軍攻入楚國首都郢,焚燒楚國宮室宗廟,毀歷代王陵,搜刮一切財物,強虜婦女,抓捕壯丁送往吳國!

楚國陷入煉獄之中!

吳王闔閭本欲長期佔據楚國,但軍事家孫武認為這是螞蟻吞象,純屬白日作夢,他勸諫多次,闔閭不聽,孫武知其必敗,悄然離去!

果然,很快,秦發兵前來救楚,楚國各封邑大夫也興兵勤王,越國也趁火打劫,在吳國後面捅刀子!

吳王闔閭無奈只得退兵,與越國一戰!本來勝利在握的戰爭,卻因為勾踐使用了陰招,致使闔閭受傷而亡!

吳國公子夫差即位後第一件事便是滅越!他勵精圖治兩載,依靠吳國雄厚的實力,將越王勾踐打得抱頭鼠竄,走投無路的勾踐只得前來請降!

吳國六百年:志得意滿生驕氣,無可奈何花落去


應該說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吳王夫差只要努努嘴,下道命令,就可以要了勾踐的命!可這位仁兄望著匍匐在自己腳下,如斷脊的賴皮狗似的勾踐,一下子覺得無比暢快,他認為對方已被自己打殘,無反抗實力,原諒勾踐更能顯示出自己的胸懷!加之奸臣伯嚭極力勸說饒過勾踐,夫差竟然饒了勾踐一條命,依然保留越國,作為吳國附庸存在!

志得意滿生驕氣!

此時的吳王夫差覺得人生是如此快意:楚國早被打趴下,越國已臣服,那麼接下來該乾點啥呢?必須要乾點什麼才行!必須要讓各國都知道吳國的厲害才行!

有兩個人十分敏銳地洞察到了吳王夫差的內心,他們是越王勾踐的兩個手下——范蠡與文種!

為了自保與復興,越國早在戰敗之初便開始給吳國不斷地送美女,寶貨,以麻痺夫差。但這樣做,對削弱吳國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吳國六百年:志得意滿生驕氣,無可奈何花落去


於是范蠡與文種提出應慫恿吳國北進中原去爭霸,一則可以轉移吳國對越國監視的注意力,二則可以借他國之手消耗吳國!

越王勾踐馬上派人落實這一戰略!

無可奈何花落去

吳王夫差看到越國人居然如此“忠心”,字字句句都說到自己的心坎裡,高興的不得了!沒過多久,便親率大軍北進!這一走,前前後後長達十二年,與齊爭,與晉奪,吳國勝多敗少,似乎霸業唾手可得了,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與齊晉在黃池會盟,吳國故意顯示軍隊的實力!可是,此時的越國在吳國後方發動進攻,攻破吳國首都姑蘇城,掠物搶人,將姑蘇洗劫一空,並將吳太子殺死!吳國的信使不斷給遠在千里之外的夫差報送加急信報,可笑的是我的這位吳王喜歡掩耳盜鈴,實行駝鳥政策,明知後方起了大患,他還裝作什麼事沒發生,連斬7名信使,說他們妖言惑眾!後來再出沒人願意去送信了!

吳王夫差滿意的結束了會盟,帶著一點也不實在的強者虛名返回了吳國姑蘇城,這裡早已一片狼藉,祖宗之廟不可丟,夫差強令已經精銳盡失的軍隊協同百姓重建姑蘇城!

城建好了,吳國的百業卻已凋零,十二年的征伐爭霸,無論人員,財富,損耗都十分巨大!吳越兩國的實力發生了逆轉,吳國已無法壓制越國,只好與越國簽定和平友好條約!

條約只是約束弱者的一條緊箍咒,對強者卻沒辦法,越國可不會給吳國翻盤的機會,僅僅四年後,越國再次大舉進攻吳國,將夫差等吳國宗室死死圍困在姑蘇城!

上天無地,入地無門,外無救兵,列國都樂見吳國滅亡,皆坐壁上觀!

堅持了數年後,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派人與越王勾踐講和,乞求勾踐大發慈悲,饒過自己一命!

嘿嘿,前事不忘,後世之師!勾踐可沒有那麼蠢!“夫差必須死!”,越王的絕決,令吳王夫差萬分絕望,他更是萬分後悔!後悔不聽伍子胥的逆耳忠言,後悔自己自以為是地驕傲!後悔……

曾經的強大已成過眼雲煙,無可奈何花落去!舉起隨身佩帶的青銅寶劍,夫差用力向自己的脖頸抹去!

夕陽下,血流如注,夫差僵撲於地!

二百多年後,項羽鴻門宴上放過了劉邦,垓下之地卻兵敗自殺;六百多年後,前秦雄主苻堅真誠相待四方投降的諸侯,淝水之戰後卻被他們似狼般圍困撕咬,身死國滅!

悲壯的故事一再上演!吳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