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狙擊」——本周棉花是強勢回歸?還是一蹶不振?

「期貨狙擊」——本週棉花是強勢迴歸?還是一蹶不振?

國際市場來看,

美國方面,預計9月USDA月報將會繼續上調美棉產量,美棉的期末庫存有可能同比繼續增加;

印度方面,據實地調研數據,面積好於市場預期,前段時間特倫甘邦降水暫時對棉花產量影響有限,關注降雨的持續性;

澳棉方面,當前澳大利亞的降水量小於15/16年度,18/19年度的產量或存在一定的高估。

下游印度紡紗利潤由高利潤到低利潤,甚至虧損,外紗庫存大,匯率大幅貶值,波動大,內外紗價差並未給出進口的空間,18年4-6月預定的外紗進不來,國內外棉花現貨價差需要進一步迴歸,市場最大的變數在於宏觀風險。

對於新棉收購,市場對籽棉收購價同比提高有一致預期,企業在上市前期沒有太多收購計劃,但是對於相對較小的軋花廠來說,由於其租廠和貸款成本壓力過高,加上新疆軋花廠產能過剩,形成了前期競相收購的局面,後面風險較大。

技術上看,棉花日線已形成空強多弱的走勢,1小時頂部形態已經形成,操作上以逢高做空為主,關注上方16700-16900區間壓力,可擇機進場空單。

棉花產業的影響因素

「期貨狙擊」——本週棉花是強勢迴歸?還是一蹶不振?

對於國內棉花產業而言,目前主要受到兩大政策影響。

其一,目標價格補貼。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棉花目標價格改革的通知》,明確從2017年起繼續在新疆深化棉花目標價格改革,棉花目標價格水平3年一定,2017年至2019年保持在18600元/噸。

其二,儲備棉相關政策。2015/2016年度開始供給側改革引導的棉花去庫存成為主基調,儲備棉輪出的原則由“穩定棉花生產、經營者和用棉企業市場預期,保護棉農利益,保障市場供應”轉換為“為了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引導市場平穩運行、減輕財政負擔、完善棉花儲備調控機制”,拋儲成為政策調控和市場行情影響的主力,棉花拋儲開始進入常態化和機制化。

相對來說,儲備棉相關政策對產業的影響更大一些,包括儲備棉輪入和輪出。儲備棉輪出自前年開始,每年固定從3月份一直持續到當年的8月底或者9月底,具體情況要看當年的市場供需格局,不過,近三年都延期到了9月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