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9·4周年報:半「幣」江山,一地雞毛

深度|9·4週年報:半“幣”江山,一地雞毛

2017年7月12日是李笑來45歲的生日,他把PressOne的ICO發起時間定為當天晚上的8點。PressOne,是他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

李笑來的粉絲們早早便守在電腦前,超出預料的是因為訪問量太大,眾籌平臺ico.info在第一時間就因負載不了湧入的交易而癱瘓。通往財富自由的道路太過擁擠。最終,一個連白皮書都沒有的項目在這個半癱瘓的平臺成功募集到兩萬美金。

在那段時期,有限的ICO項目份額和無限的投資需求是幣圈的主要矛盾,幾乎所有的ICO都被一搶而空,募資完成的時間甚至只需要幾分鐘。

為了遏制住這個瘋狂的勢頭,9月4日,包括工商總局和證監會在內的七部門聯合發佈了《七部門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定性代幣發行融資為非法融資行為,明確代幣融資交易平臺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

這一公告後被稱做94禁令,它是加在中國數字貨幣頭上的緊箍咒。頒佈至今整整一年的它,給區塊鏈行業帶來了哪些改變?

01

從財富自由到價值投資

94禁令和之後一系列的相關政策,關閉了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門。幣價的一輪輪暴跌和項目方、交易所的出海,讓國內的數字貨幣市場短暫地冷靜了下來。

但很快,一扇窗被打開了,這扇窗的名字叫“價值投資”。大佬們不再強調財富,轉而瞄準未來,徐小平在真格基金群裡的聊天把這一潮流推向了頂峰,他說:“區塊鏈革命已經到來。這是一場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偉大技術革命”,並呼籲大家“立即行動起來,衝到浪濤中去”。

如何衝到浪濤中去,不被未來拋下?對於焦慮的大多數人而言,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持幣“上車”。對未來的想象加上94禁令對投機泡沫的打擊,這一輪的進場,人們更專注於項目的商業實際應用,希望做價值投資。

而價值投資,最緊要的就是做出有價值的項目,以及讓投資者相信項目的價值。在這個新的形勢之下,包含區塊鏈項目、投資機構、市值管理團隊、交易所、評級機構、媒體、研究院等等在內的產業鏈開始形成。

人才的巨大缺口在這一刻凸顯出來。某移動招聘平臺發佈的《2018 旺季人才趨勢報告》顯示,區塊鏈相關招聘需求已經達到2017年同期的9.7倍,而區塊鏈行業人才的平均薪酬也相對較高,達到2.58萬元。有人說,2018年是區塊鏈元年。

交易所無疑在元年裡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擁有最多權利、收穫最多利益的它,把自己的力量滲透進了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在一個去中心化的世界裡,穩坐在中心化的王座之上。規則制定者,規則推翻者,運動員,裁判員,快速崛起的失控者。

對王座的覬覦勢必引發戰爭,如果說94之前是瘋狂個體的炒幣行為讓大眾誤解了區塊鏈,那麼在今年,是交易所以及交易所之間的廝殺把整個行業帶到了危險的邊緣,一次次為了利益和權力的變革並沒有促進發展,反而讓巨輪偏離了航道。

高額的上幣費令謀求發展的正規項目失血嚴重,與之形成對照的是空氣幣也能憑藉關係和花錢刷票成功上市交易;交易即挖礦高舉變革者的旗幟,上演的卻是高價ICO的戲碼,投資者因看重所謂的分紅而進場,殊不知那些分紅流量都是刷出來的虛假交易;幣改以實體企業為改造對象,投資者衝著上市公司而購買代幣,但恐怕連交易所自己也說不清楚,這些生生多出來的新資產來自何方,畢竟,公司的價值已經有股票與之對應。

就像94之前ICO幾近失控一樣,在94禁令快滿一週年的時候,交易所似乎拖拽著整個行業陷入一個難以自救的漩渦。終於,8月21日,沒有任何事先的通報或警告,針對區塊鏈行業的整治行動開始了。

21日,多個涉及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微信公眾號被永久封停;22日,北京朝陽區下發文件禁止承辦虛擬貨幣推介活動;24日,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人民銀行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佈《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28日,中國互聯網金融舉報信息平臺將“代幣發行融資”內容列入舉報範圍。

94禁令一週年,區塊鏈行業迎來的是一個更為嚴厲和具體的新禁令。

02

半“幣”江山,一地雞毛

代幣發行融資被禁止,但在世界範圍內,與“幣”相關的種種始終佔據著行業的半壁江山。

據普華永道和瑞士加密谷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初始代幣發行增長速度和普及度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僅2018年上半年,就有近600個初始代幣發行項目,募集到的資金規模達到142.7億美元,超過2017年全年融資總額的兩倍多。

與之相應的,數字貨幣交易所的數量也在以每半年超過3000家的速度增長,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數字貨幣交易所數量已突破一萬家,交易的數字貨幣達1900餘種。

在投資領域,諸多老牌基金宣佈進入加密資本市場。據福布斯報道,傳統對沖基金正在成為加密數字貨幣的重要參與者,雖然目前大多數在隔離的專有基金中運作,但參與力度不小。

這些參與者中包括擁有260億美元資產的索羅斯家族基金,它已經獲得交易數字貨幣的內部批准;也包括洛克菲勒家族,它將通過旗下的風險投資基金Venrock投資數字貨幣和區塊鏈商業創新領域,並表示自己是“有耐心的長期投資者”。

與喧囂的表象相對應的,卻是低迷的市場。CoinMarketCap的最新數據顯示,數字貨幣總資產已經跌破2200億美金,與今年年初的高點相比,僅僅半年就蒸發掉6300多億美金。

項目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普華永道的研究報道顯示絕大多數初始代幣發行項目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項目獲得了成功。專注於統計“死亡”數字貨幣的網站DeadCoins最新的數據顯示,已有908個數字貨幣進入“死亡清單”。

在中國,情況更為嚴峻。

據區塊律動統計顯示,截止到8月21日,2018年國內主流交易所一共上幣 337 個,除去跨交易所重複上幣,共計上幣 264 個。而這 264 個幣種的破發率高達 98.8%,僅有 3 個幣種出現上漲。

絕大部分項目在上幣之後的數月時間內就跌破發行價格,幣價下跌區間集中在70%~98% 之間,其中有96 個項目已經跌去了 90% 的價格,正在或者已經成為空氣幣。

隨著幣價一起跌去的,還有信心。尤其是對於“人”的信心。

很多投資者和從業者進入這個市場,尤其是94禁令之後進入的,是出於對區塊鏈行業未來的看好,而這種看好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部分業內人士的號召作用。可當人們真正踏入這個市場,種種非正常非正規現象以及三不五時爆出的黑幕,讓大眾開始質疑起那些業內人士的真正動機。

錄音事件和之後爆發的“大佬互撕”加速了這種不信任,一時間,“區塊鏈最大的共識就是割韭菜”成為了所有人的共識,而這一共識傷害的不僅僅是幣價和人們的信心,更是區塊鏈行業的未來。

03

未來可期

幸運的是,行業中有大量真正的中流砥柱正在針對“幣”的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索。

Vitalik Buterin 提出DAICO,它包括“閥門”和“退款”兩大機制。

閥門機制是智能合約限制發行團隊從眾籌融資中提取以太幣的速度,也就是說,開發團隊只能提取一個合理的每月開發資金,當項目取得進展後才能逐步提高這個金額;退款機制是允許用戶通過投票來決定是否中止ICO,它可以清空所有剩餘的以太幣並將它們按比例退還給代幣持有者。

把Token和ICO分離也是一種探索的方向。Token可以代表各種各樣的資產,代表未來價值的權益型Token只是其中一種,用它實現融資也僅僅是Token諸多功能裡很小的一部分。

發行Token不等於銷售Token,區塊鏈項目應該在Token的其他功能上進行挖掘。區塊鏈不能沒有Token,但可以沒有ICO。

該如何設計Token機制和構建Token模型,讓它助力於區塊鏈項目的發展和服務於區塊鏈應用生態的建設,但又不會淪為各種投機者的工具,是區塊鏈行業努力的一個方向。

一年前的今天,區塊鏈行業並沒有因為禁令而一蹶不振,反而從投機者的炒幣時代進入到吸引了更多優秀人才加入的區塊鏈產業鏈建設時代;一年之後,新的禁令也不是行業的危機,只有找對方向,從ICO亂象從抽身出來,才能真正去實現區塊鏈行業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