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石上的冰裂紋,會是松石開裂的罪魁禍首嗎?

綠松石除了鐵線,還有什麼線?對綠松石頗有了解的朋友估計然想到:冰裂線!跟大家聊聊裂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冰裂線其實叫它線不太準確,它是一種裂紋,是一種線型紋路。與鐵線不同(指絕大多數的鐵線),冰裂是綠松石一個較致命的缺點或者叫瑕疵。

松石上的冰裂紋,會是松石開裂的罪魁禍首嗎?

1、冰裂紋是怎麼來的?

出現冰裂紋一般有兩大誘因:天生,人為。

天生

天生的冰裂紋是綠松石在礦脈形成過程中遭遇四圍巖石的擠壓、地殼壓力衝擊,還有地殼運動中產生的變形等等,這些都是無法避免與預知的。

松石上的冰裂紋,會是松石開裂的罪魁禍首嗎?

人為

人為的冰裂就是綠松石開採與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先說開採,綠松石是礦洞裡開採的,在以往,要麼用較重型機器,要麼直接用炸藥炸,這些衝擊力可想而知,出來的綠松石原料冰裂更多。再說加工,尤其是原礦加工,不管切割還是雕刻、打磨,都會產生衝擊力,造成冰裂的產生。

松石上的冰裂紋,會是松石開裂的罪魁禍首嗎?

2、哪些綠松石容易有冰裂?

大家都知道瓷度用來指綠松石的硬度,瓷度越高,則綠松石越脆,這樣的料子更容易出現冰裂。從目前產品市場總結來看,軍綠、軍黃或者黃褐色的高瓷綠松,它們出現冰裂的幾率較小,而高瓷藍或者高瓷綠綠松則比其它略高。

松石上的冰裂紋,會是松石開裂的罪魁禍首嗎?

3、綠松石的冰裂容易發現嗎?

冰裂紋在原礦綠松石上是較常見的。冰裂往往是像頭髮絲一般細的細紋,並沒有很粗很大的裂紋。如果不是很細緻觀察往往難以發現。所以經常聽圈內朋友說,商說完美的料子,而消費者買回家卻發現有細細的冰裂紋。畢竟綠松石在工廠加工時的工人可能都沒看到,而商家拿貨回來也不一定能做到每件貨都拿放大鏡檢查到位。

松石上的冰裂紋,會是松石開裂的罪魁禍首嗎?

4、鐵線與冰裂有什麼關係?

沒有半毛錢關係!很顯然,這是兩個不同的東西。鐵線,是綠松石在地質形成中自然生長伴生一起礦物質的集合體!鐵線有粗有細,有松有密。而冰裂是一種裂紋。不要把兩者搞混了。

松石上的冰裂紋,會是松石開裂的罪魁禍首嗎?

天然鐵線,看著像裂,其實非裂

5、冰裂能接受嗎?冰裂算質量問題嗎?

其實,冰裂對於加工者和賣家來說,並不算質量問題,畢竟冰裂是很常見的。大家都知道,原礦綠松石加工的時候是一直有水在澆著的,就是為了避免綠松石在萬能機上打磨的時候溫度過高導致綠松石料子的結構不穩定而炸裂。既然保護措施都做到位了,冰裂依然產生,那是誰都無可奈何的事。

松石上的冰裂紋,會是松石開裂的罪魁禍首嗎?

能不能接受要看冰裂的程度與消費者的審美要求。細如髮絲的冰裂紋是不會存在安全隱患的,正常佩戴不會變壞。而一眼看到、明顯手摳得到的大冰裂安全隱患就大了。有點消費者不能接受任何天然瑕疵的,那也只能等到真正的完美料子了。

6、經過把玩,冰裂會消失嗎?

冰裂一旦產生是不會消失的,但是佩戴或盤玩的時間越長,綠松石得到滋潤和包漿,那麼人體分泌的體脂會將冰裂層層包裹,冰裂是看不到的。因此朋友們大可放心地盤玩。可以認為的是把冰裂給“治癒”了,它不是真正的消失,只是看不見了。

7、平時應該做些什麼保養措施?

避高溫、避曝曬、避碰撞這“三避政策”幾乎適用於所有珠寶玉石,這裡不再重複說了。綠松石有個嬌氣的毛病:怕幹。所以平時的保養就時常給它泡泡水,如果你盤玩得完美包漿,可以時間隔久點泡一次。

松石上的冰裂紋,會是松石開裂的罪魁禍首嗎?

要注意一點的是,在乾燥的空氣裡放久了的綠松石,失水會很嚴重,勢必會出現暗裂,突然泡水,或者輕微碰撞都會使綠松石碎裂,甚至帶著帶著就裂了。所以不能立馬泡水,可以拿澆花的噴水噴幾次水霧讓它吸收,然後再泡水。

玩原礦的朋友更要注意,不管多頂級的綠松石,不沁,不帶,不過蠟,不保養,過個幾年誰都不敢保證他還是那個成色,誰也不敢保證他不會裂。最好的保養就是常佩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