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剪不斷的鄉愁 紮根在心裡的家


鄉愁,是一首永遠唱不完的歌。生在林區、長在林區的我,雖然已經在城市工作、生活多年,但每每想起兒時家鄉的模樣都感慨萬分。

這樣的房子、這樣的雪景、這樣的燈光、這樣的夜晚,如今想起來仍然歷歷在目。

不管時代怎麼發展,兒時的生活經歷是不會忘的,深入骨髓的鄉愁是不會忘的,大興安嶺亦如此。

都說,一個人每當回憶的老時候就老了。作為70後的我雖然還不算老,但我甘願老去,也也不願捨棄對大興安嶺的這份鄉愁。

大興安嶺開發建設之初,父輩們就是住在這樣的房子裡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

幾代務林人曾經就住在這樣的房子裡,薪火相傳、吃苦耐勞、爬冰臥雪為國家源源不斷輸送優質木材。

“板夾泥住房”對外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詞彙,但對大興安嶺人來說卻是融進血液裡的溫暖的家。

“板夾泥住房”裡不知承載了多少林區人的故事。

這樣的燈光,不知照亮了多少林區人前行的路。

這樣的炊煙,不知溫暖了多少林區人的夢。

回望這樣的場景,不知多少林區人會淚眼婆娑、熱淚盈眶。

大興安嶺是剪不斷的鄉愁、是深深紮根在心裡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