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重慶樓市下半場預判——核心區域飆升 外圍競爭加劇

近期,同事們奔走於各大售房部,然而看到的市場反饋卻不盡如人意,不知是因為8月的重慶實在是熱skr人,還是正如接下來的天氣,重慶房產市場下半場也要“涼涼”了嗎?總之,相比去年同期,這段時間的售房部確實稍顯冷清。

然而,樓市一年中真正的火爆期“金九銀十”才剛剛拉開序幕,準確地說,還未正式開頭,若此時就妄下論斷:“2018年重慶樓市將就此一蹶不振”未免太過草率。

2018重慶樓市下半場預判——核心區域飆升 外圍競爭加劇

8月30日,騰訊在麗晶酒店舉行了騰訊社交廣告房地產行業營銷峰會,地產行業精英們相聚一堂,共同探索了當下社交廣告如何為房地產營銷痛點破局。事實君參與了此次發佈會,在此次發佈會上,銳理數據分享了近兩年重慶樓市的格局,對重慶樓市2018年下半場及未來走向進行了預判。

2018重慶樓市下半場預判——核心區域飆升 外圍競爭加劇

經年劇變,今年蝶變

2016—17年,重慶房地產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量變到質變,重慶樓市從未如此瘋狂。與其說,那兩年的樓市劇變是由外地人組團來渝炒房引起的,還不如說是重慶樓市經年累月的結果,只是剛好這時候外地人的出現加速了這片市場的劇變。

然而,縱觀17年下半年——18年上半年,重慶整個房地產市場不管是產品,還是區域發展或是房地產整個市場發展,都在迅速升級換代,這段時間的重慶樓市在“質變中蛻化”,從根本上發生了“蝶變”。

首先,政策方面:從年初上調房產稅起徵點到後來的從嚴處罰炒房、捂房、捆綁銷售再到促進房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等,顯然,相比17年的限制性政策,18年更偏向監管。此外,在經濟發展、人口紅利及“水陸空”交通條件等都集體開掛的條件下,重慶作為一個準一線城市卻並未像其他一二線城市一樣“限購”。

2018重慶樓市下半場預判——核心區域飆升 外圍競爭加劇

眾所周知,“限購”意味著影響人才引進以及城市化進程,當下的重慶正處於人才引進與城市化的高速階段,而人口紅利是驅動房產市場的核心要素。所以,未來兩年甚至未來十多年,重慶房產市場依然會保持每年至少2000萬的高速週轉。

其次,土地方面:從量上講,近3年,主城平均每年保持2萬方的供應,今年上半年完成了1萬畝左右,跟政府節奏基本一致,這也意味著下半年仍將有大面積的土地供應;從價上看,16-17溢價明顯,18年稍有回落。當然,政府的紅線開發商定然不會去觸碰,但是開發商也有相應的對策,比如收併購以及轉戰利潤空間較大的市場,比如巴南龍洲灣、渝北龍興、水土、以及西區等板塊。總的來說,據不完全統計,下半年仍將有50餘個純新盤陸續面市,熱度依然。

2018重慶樓市下半場預判——核心區域飆升 外圍競爭加劇

回到樓市重心,首先,18年上半年重慶主城樓市整體供銷勢頭依然猛,供應1700多萬方,供銷比高達0.98,其中有85%的“日光盤”,而房價雖說漲幅不如17年,但並未下降,而且,由於核心區域的資源緊張,導致重慶樓市整體價差相當大,但核心區域房價還將持續上揚,畢竟除了稀缺之外,它們也是外地投資者的心頭愛。當然,由於下半年的主場在外圍,在認購率和漲價方面或將雙雙放緩。

其次,在產品方面,由於二胎政策的放開,高層在逐步向90㎡+的改善型房源為主;洋房在向舒適型發展,面積基本會控制在110-150㎡區間;而大平層也在向“小精尖”的方向發展,去年,300萬—500萬佔了半數以上,今年大平層總價250—400萬佔了56%;而別墅的部分客戶在往大平層轉移,這也使得別墅市場自身在往130—150㎡的大眾型別墅發展。

2018重慶樓市下半場預判——核心區域飆升 外圍競爭加劇

當然,無論哪類產品,能迎合客戶的核心需求才能最終打動他們的芳心。未來這幾年主力購房人群依然集中在70-90後,而他們共同的需求便是圈層與便利,這也是現在公寓大發展的原因,比起和父母一起住在綠蔭環繞的生態健康城,年輕人更願自己“蝸居”在20㎡的小型公寓中。

總而言之,銳理數據對重慶樓市下一個趨勢的預判可大致歸結為4點:1、上升通道依然存在;2、核心資源樓盤價值還將保持高速上揚;3、新興區域競爭會加劇,增量超速,去化放緩,整體價格回穩;4、投資需求持續旺盛,投資方向會發生變化。

2018重慶樓市下半場預判——核心區域飆升 外圍競爭加劇

接下來,事實君將前往各個售樓部,對“金九銀十”做系列性的實地探市報道,且看重慶樓市的下半場到底將如何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