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寿山石矿已近枯竭的时代,一尊清代寿山白芙蓉佛像的价值

寿山石,被称为中华瑰宝,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寿山石是不可再生的珍稀矿产资源,储量非常有限,经过几百年的开采,特别是现代的大型机械化开采,上等寿山石矿已接近枯竭了。

在这个寿山石矿已近枯竭的时代,一尊清代寿山白芙蓉佛像的价值

历史上的很多皇帝都喜欢寿山石,尤其是乾隆帝,收藏了不少珍品,于是吸引权贵、文人雅士争相收罗。现如今寿山石名列国石候选的榜首。即使不玩玉石的普通人,都知道寿山石的名头。2002年10月,寿山石再次亮相京城参加第四届国石的评选,并正式被中国宝玉石协会命名为“中国国石”。

在这个寿山石矿已近枯竭的时代,一尊清代寿山白芙蓉佛像的价值

芙蓉石又称白芙蓉、白寿山。即寿山芙蓉石,是寿山石中产量最大的一种。其硬度较低,约为3,可以使用常规刀具雕刻。上品芙蓉石天生丽质,雍容华贵,微透明而似玉非玉,手感特别好。前人形容其“如脂如膏如腴” 、“拂之有痕”,这是形容人们对芙蓉石非常珍惜,唯恐有所损伤。

在这个寿山石矿已近枯竭的时代,一尊清代寿山白芙蓉佛像的价值

以上藏品为清代寿山白芙蓉佛像一尊,底径10厘米,高18.5厘米。整尊佛像由寿山白芙蓉石雕琢而成,其雕工细腻,佛像衣带飘然,结构多有纤细狭长的线条状布置,且以镂空工艺表现,超凡的技艺令人惊叹。莲座部分彩绘镶嵌宝石,肉髻部分也用贴金,尊贵之象按捺不住,无论从材料本身,还是技艺,以及后期的贴金彩绘,这尊佛像都是高贵品质的直接表达,毫无疑问,这是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

在这个寿山石矿已近枯竭的时代,一尊清代寿山白芙蓉佛像的价值

寿山石,历经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风雨洗礼,不声不响的沉淀着历史的故事,却又暗自酝酿着质的蜕变。寿山石质地温润细腻,给人以庄重沉稳之感,同时又具亲和力,“细、凝、腻、润、灵、透”六德齐俱;寿山石雕技法风格多样,并融合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深受国内外鉴赏家与收藏家的好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