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的舞台更大了

不久前,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話劇《茶館》再次登臺,一張入場券,讓購票長龍望不到頭。每次人藝、國話經典復排,“一票難求”是常事。隨著人們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如今,不僅國有院團的經典劇目受到熱捧,民營話劇團體也為話劇市場注入了越來越多樣的新內容,同樣受到不少觀眾的喜愛。

近年來,在話劇領域,民營團體逐漸成為演出市場中不可忽視的力量。道略演藝產業研究中心近日發佈了2017年全國大劇場話劇演出票房排行榜,包括《烏龍山伯爵》《莎士比亞別生氣》《二馬》等在內的21部話劇作品的票房收入排在前列,其中的絕大部分劇目由民營劇團出品,且有些已是連年上榜。

民營話劇團體在文化市場中表現不俗,靠的是什麼?

原創劇目或用新方式呈現老故事,劇團各有所長

北京開心麻花娛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心麻花)是近年來民營話劇團體中的佼佼者。自2003年創辦以來,開心麻花以每年兩部左右的頻率,共推出了20餘部話劇作品,均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回報。開心麻花總經理劉洪濤介紹,從2011年開始,在演出場次、票房收入、觀眾人數這3個指標上,開心麻花一直在全國的話劇演出團體中保持領先。

去年,開心麻花出品的劇目在全國70多個城市演出了2100多場,票房收入超過3.2億元,劉洪濤認為這與他們堅持原創的理念分不開,“公司成立之初,原創就是我們企業文化中的一部分,不僅是大的情節和故事,劇中的每個細節、每個包袱,我們都要求原創。”這樣的堅持一方面是為了鍛鍊企業的創新能力,讓創意團隊可以保持較高的創作效率,能夠不斷地推出新劇,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企業完全掌握作品的版權,在文化市場中佔據主動位置,可以為未來的衍生創作打好基礎。

除了開心麻花,還有不少民營話劇團體也把原創當做自己的追求,如至樂匯、大道文化、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等,近年來出品的《驢得水》《陽臺》《蔣公的面子》等原創劇目也都廣受歡迎,巡演不斷。

當然,原創之外,還有一些民營話劇團體選擇了不同的道路。

同樣在市場上成績不錯的《新月飯店》《三體》等劇目,故事並非原創,都是從文學作品改編而來,本身就有很好的受眾基礎,但在這些故事從文字呈現轉換為劇場呈現的過程中,創作方並不僅僅滿足於用老故事吸引老粉絲,而是更多借助劇場的演出空間,利用3D投影、全息影像、無人機等現代舞美技術在劇中增加科幻色彩與奇幻元素,通過提升感官刺激、增強視聽體驗打造科技範兒的劇場呈現,也逐漸形成了一種話劇類型,吸引了一批新觀眾。

創作、宣傳及營銷,各環節都力求與受眾更親近

“場外大雨不斷,場內歡笑不停。我們是在看這臺前的熱鬧,他們則是在給我們演繹著臺後的風雲。人常道這臺上精彩紛呈,殊不知那幕布之後有時則更是好‘戲’連臺呢。”這是網友“艾米曹”在豆瓣網上為話劇《戲臺》寫下的短評,《戲臺》講述了民國時期一個戲班子於亂世之中求生存的故事。該劇於2015年在北京喜劇院首演以來,至今演出逾150場。在豆瓣網上,這部劇的評分高達9.1分,是名副其實的“高分喜劇”。

喜劇,也是近年來許多民營戲劇團體在創作類型選擇上的一大共同特點。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藝術系主任高子文曾多次赴美國與歐洲訪學,在他看來,話劇舞臺上,喜劇更受觀眾歡迎是當今世界範圍內文化市場的共同現象,“美國當代劇場裡,很少有一個劇目是觀眾從頭到尾不發笑的。文化休閒方式愈發多元的當下,喜劇在商業上更有長處,與觀眾更‘親密’”。民營戲劇團體在創作類型上對喜劇的選擇,是一種市場行為的必然。

以觀眾為導向的創作,在有些戲劇團體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據劉洪濤介紹,開心麻花擁有一個20人左右的編劇、導演團隊,團隊成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成立工作組,孵化劇目創意,交給公司的藝委會進行評判。創意通過後,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工作。而在之後故事梗概、故事大綱、主創陣容的確定、劇本一稿二稿到進場排練和彩排的每一個步驟都需要通過藝委會的評審,在評審中一個很大的標準就是觀眾的接受度。

“一個新劇正式開演之後,我們還會根據演出中觀眾們的反應對劇目進行調整,有時可能只是一句臺詞、一個舞臺調度。”劉洪濤表示,這些調整的目的是為了讓戲更好地契合觀眾的審美,讓觀眾能夠喜歡。

除了創作中的“觀眾導向”,在劇目的宣傳和營銷上,不少院團也力求與觀眾更加親近。除了開辦講座,進行演後談、座談會等傳統方式,開設公眾號、微博賬號,創建劇團粉絲群如今也已經成了常規操作,在與觀眾的互動中,觀眾有了更多、更方便表達自己對劇目感想和看法的機會,從而增進了對劇目和劇團品牌的認同感,對一部戲“二刷”“三刷”已經是不少觀眾的觀劇常態。

量的積累帶來質的提高,收穫一批穩定觀眾

一直以來都有聲音認為,民營話劇團體的作品思想性不足、藝術質量不高,表現內容上題材總是描寫城市白領和少數群落,內容偏小、格調偏低、缺乏深度,且在整體的製作與舞臺呈現上較為粗糙。但近年來,這些問題有所改善,不論是題材的選擇還是製作的水準上,不少民營話劇團體已經有所突破。

北京的鼓樓西劇場是一個演出場所,但其也作為出品方,連續排演了《晚安,媽媽》《那年我學開車》《背叛》等一批國外現當代經典劇目,通過全新的本土化演繹展示了創作者的思想解讀與劇場風格,與之相類似的還有上海的戲劇團體“椎·劇場”,他們的作品普遍製作精良,且具有一定的藝術水準,也收穫了一批穩定的觀眾。

“在穩定的政策和市場環境下,商業戲劇‘量’的積累會帶來‘質’的提高。”高子文認為,近年來出現的一批既有票房又有口碑的民營話劇是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伴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媒介傳播的便捷,越來越多人正在被吸引進劇場,觀眾看得多了,審美提高了,低質量的作品就不再有市場,也就要求戲劇創作能夠提供質量更高的作品。

除了創作水平的變化,這幾年,不少民營戲劇團體正在把自己的優質劇目向劇場外推廣,許多話劇被搬上大銀幕,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有些甚至成為現象級影片;不少團體也開始“七十二變”,劇目出品之外還開始涉足藝人經紀、文化創意、影視攝製等多個領域,提供電影、電視劇、廣告等多種文化產品。有理由相信,民營劇團的發展,不僅會進一步繁榮中國戲劇,也會給整個文化市場提供更多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